学校教育发生的主要“场所”与“时空”在课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教育是谁“得课堂”,谁就“得学校教育天下”。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样态,课堂呈现了学校育人的“完整过程”。如:课堂是以课程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是师生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方式、有评价的学习活动,课堂是师生学习与生活的成长样态,等等。
所有学校,所有校长,所有教师和所有教育研究者如果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那就是关注“课堂真正的状态”与“课堂正在发生什么”。可以说,“课堂优,则质量好、学校强”。
1
课堂是什么?
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阵地。
笔者有一种担心,在教育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还把课堂定位于“知识与技能”为课堂学习的主阵地,会不会“落伍”,会不会给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落地“拖后脚”。细想一下,我描述的课堂是我想表达的课堂,不是完整的课堂和课堂的全部,只不过以此促进大家从概念,从政策,从实践,从现状,从发展,从全面等不同视角去思考一些教育问题与现象,并非以完整解释完整,以全面解释全面,以概念解释概念。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目标,以课程为基础,以课堂为形式。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目标的“部分”,也可以理解为课程其他目标的“基础”。当然,这并不是把现在以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进行人为“分解”,而是采用“进阶思维”理解课程目标发展过程与阶段。
如果,知识与技能还仍然是“新课程”目标的组成部分;那么,课堂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阵地的认识与观点,还有立足之地。
学校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是以课程形式出现,而课堂就是落实课程的主阵地,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自然在课堂中落实。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围绕着“知识与技能”进行教与学,以此,让学生整体素养得以提升,也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核心素养的提高。核心素养包括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也是通过课堂予以落地。
没有“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课堂,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课堂?
2
课堂是什么?
是能够,也应该让师生“质疑”“对话”“互助”“惊喜”与“惋惜”的时空。
有好多人,包括一些专家、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师的公开课提出“异议”,认为公开课不是“正常的课”“真实的课”“常态的课”,甚至认为公开课是“作秀”,是“贪功”,是“谋利”,应该取消。
大家对公开课有不同看法,是件正常的事,不同看法基于不同视角。本文不讨论公开课的相关话题,如有机会,专门写篇《公开课是什么?》,来说说公开课。但通过有些人对公开课的“异议”,可以考虑“课堂是什么”的问题。
课堂实则是师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不同方式、场景、工具,使之达到一定目标,并一起度过有质疑,有对话,有互助,有惊喜,有惋惜的“时光”。
关于课堂,这里就有几个问题。
一是,课堂是听人讲了,就信,还是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或疑惑;
二是,课堂是听专门的人讲了,就可以,这里专门的人是指老师和老师预先选好的人,还是师生可以对话,生生可以对话,自己可以对话,人本可以对话,不同观点可以对话;
三是,课堂是每个人在公共场景下的学习与成长过程,是否可以采用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已知与未知互助,信与疑互助;
四是,课堂的一切都在预设中,一切按预设路线、节奏、效果的完整且完美的“演出”,课堂可不可以有意外出现,包括意外的惊喜与惋惜;等等。
如果,课堂可以这样;那么,课堂就魅力十足,效益提升。如果,课堂不可以这样;那么,课堂就枯燥无比,效益低下。
3
课堂是什么?
是充满“问题发起”“问题追问”“问题研讨”“问题认知”和“问题的问题”的状态。
为什么需要课堂?因为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要课堂有什么用。
“问题发起”是课堂的开启。如:语文老师在这节课或这两周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议论文单元。议论文的本体知识,以及议论文相联的知识,不仅包括其他类型文章,文学知识,语文基础知识,还包括跨学科知识链接,生活、社会场景等方面的知识与实践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课堂的问题,而课堂都是由师生“问题发起”而开始,在“问题发起”而推进,以此形成了课堂。发起问题实则是发现问题,问题发起实则是“教与学”的开始。
“问题追问”是课堂的灵魂。如:一堂课按照老师课前“预设”,按时、按节奏、按要求完成课堂内容,问题提出是多么合理与及时,学生回答是多么的准确与标准,整堂课看似“酣畅淋漓”。而另一堂课老师课前有“预设”,可上着上着,师生就出现了一些“分歧”,且相互缠绕着“追问”,以至于课堂没有达到“预设”的过程进展,甚至于没有完成本节课的任务。试问,这两节课,哪堂课是“好课”?哪堂课有“灵魂”?一堂课,如果没有问题追问和追问问题,尤其是没有即时性与生成性的追问,这堂课是没有灵魂的。
“问题研讨”是课堂的精髓。如:现在比较“潮流”的课堂样态,有小组合作制学习,有主动有效学习,有研究性学习,有项目化学习,等等。这些课堂教学改革,都指向学习的本质,即:以“听、说、做、研讨”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且是相互支持与促进。课堂如果只有听,只有说,只有做,而没有研讨,这样的课堂有形没神。研讨问题与问题研讨充斥课堂的全部,有主体的全部,有内容的全部,有工具的全部,有方式的全部,有评价的全部,等等。
“问题认知”是课堂的价值。如:课堂是由不同的问题“堆积”而成,课堂应该是不断的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有的是教材内容中产生的问题,有的是通过教材内容产生出新的问题,还有是教师与同学提出的质疑而产生的问题,等等。课堂实则是“产生问题”的场所,每个人都是问题的产生者,问题追问者,问题研讨者。大家围绕着“问题追问与研讨”,对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最后,师生认识问题并对问题有了新认知,课堂周而复始。问题认知是课堂存在的价值,课堂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工具,让大家对问题有了更广、更深、更开放的认知,使课堂有了存在的价值。
“问题的问题”是课堂的收获,也是新一轮课的发启。如:教师们经常会在一节课结束时说,通过这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应用了什么,为我们成长带来什么。但很少有教师还会这么说,通过这堂课,我们从什么问题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在解决什么问题时,产生了什么问题,等等。课堂的结束,实则包括两个方面的收获,一个是探讨、研究、解决了什么?二是发现、生成、遇到了什么?前面是问题,后面是问题的问题,这就是学习。学习实则是解决问题和产生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学习的深度与效度得不到体现;不能产生问题,学习的广度与衔接度得不到体现。
4
课堂是什么?
是服务于人的成长的行为。
成长是什么?成长是一直朝前走,并不断抛弃过往,迎接未知的体验;成长是知道自己的“无知”,又走向新的“无知”,还在嘲笑前面的无知;成长是在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成人的“需要”,并设计一套从价值、从内容、从路径、从要求、从资源、从评价、从管理体系化的“标准”。
课堂就是落实与服务“人的成长的行为”。
那么,人的成长包括那些?从主体来说,有师生成长;从内容来说,有“五育”成长;从样态来说,有“多样”成长;从评价来说,有“多元”成长;等等。
课堂是“行为”,是帮助人“成长”的行为。从主体来说,帮助师生成长,指向师生平等与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课堂就应该从单主体行为变为多主体行为;课堂就应该从单向输出与输入行为变为多向的输出与输入行为;课堂就应该是从单一的需求变为群体性需要;等等。课堂,师生共成长的行为。
课堂是“行为”,是帮助人“成长”的行为。从内容来说,凡涉及到人成长的内容都应该学习,如果,抛开“教育社会价值”,学习的内容可以“积极”,可以“健康”;也可以“不积极”,也可以“不健康”。但是,不积极与不健康的内容对人成长“弊大于利”,而教育的价值是助人为善、向上。因为人的“顺向思维思考往往大于逆向思维思考”;因为人容易接受“不积极”与“不健康”的内容,这是人的“人性之短”“人性之痛”;所以课堂的学习内容都是“积极且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课堂是“行为”,是帮助人“成长”的行为。从样态来说,课堂是多样态。可以是讲授式,可以是解答式,可以是回答式,可以是分组式,可以是研讨式,可以是场景式,等等。
课堂样态服务于目标,育人目标,如:课堂的方式如何服务于核心素养的提升。课堂样态服务于人,不同基础、习惯、态度、价值等特点的人,如:学生公共性与群体性学习,学生个性化学习,等等。
课堂是“行为”,是帮助人“成长”的行为。从评价来说,课堂是多元化。如:谁来评价?可以师评生,生评生,师生自评和生评师等;评价什么?可以由教师设计评价内容,可以由师生共同商量评价内容,可以学生自己设计评价内容,可以同伴或第三方设计评价内容等;怎么评价?可以正式评价,可以非正式评价,可以评价过程,可以评价结果等;评价结果如何使用?可以用于正式考核,可以用于非正式考核,可以作为建议,可以作为过程资料,可以作为基础与起点等。
课堂是什么?依然复杂,至少比一年四季要复杂,至少比喝茶聊天复杂,至少比看书散步要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堂观”,就像有自己的“四季”,自己的“休闲”,自己的“学习”一样。
转自中小学课程研究者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