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什么,学生就变得不喜欢什么,怎么破?

2024/10/24 15:04:17  阅读:22 发布者:

真有这回事——教什么,学生就变得不喜欢什么?从现实角度看,的确存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怪现象:教了什么之后,学生就变得不喜欢什么。很明显,在入学前的幼儿,是善于说话的,是可以交流的,是能够阅读的,是喜爱表达的。尤其是表达,特别自然流畅,见到什么,拿起笔就画,见人就说,且没完没了。

进入小学,经过课程化学习,学生就变了:话说时语义不清,交流时局促不安,阅读时止步不前,表达时畏首畏尾。为什么实施了教学,不进反退?

关注教学实践过程,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发现原因大致有两方面:

原因一:过于着急要结果,希望学生尽快达成“心中期待的样子”。

所谓“心中期待的样子”就是学科教学理想的状态。教师希望学生尽快提升,对中间成长的过程缺乏充分考虑。然而,进步需要经历过程,提升需要逐级迈上台阶。在每一个应有的提升的阶段中,因为达不到预期,给予学生的,可能就是“差评”。没有人能够在差评中坚持进步。不要以为教师口头上说“你真棒”,学生会当真。廉价的表扬听多了,会觉得烦,感到假。

原因二:给予的方法和辅助,与学业进步的路径不匹配。

我们经常教给孩子这样或是那样的方法,总以为学生有了这些方法就能够进步。但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问题的关键在于:所给的方法和学生在这一学习领域中进步的路径不匹配。此时,方法就产生反效。

以作文教学为例,著名教育学者顾黄初先生就提出“半截子作文教学”的理念。顾先生说:我们所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和文章产出的流程是不匹配的。因此,学生学的是半截子的作文。这样的“半截子作文教学”几乎是常态,自然就造成不良的后果。例如,学习口语交际,原本学生可以“逢人语自新”,经过严格的“讲礼貌”训练后,每与人交谈,必要问候;每交谈结束,必要说谢谢。这与日常会话实际情况不合,参会与交际后,反倒让熟人之间变得生疏。

再比如学习写作,不断让学生制造美文。最常见的有:套用修辞硬写,只要是句子,都可以变成比喻句;甚至指导用所谓的“写冷不用冷”“写笑不用笑”“写什么不用什么”的古怪方法来编造。再比如说,举着“运用积累”的旗帜,强制添加成语、古诗词等,对文章进行“美化装修”。还比如说,好好的句子非要排列成诗,简单的表达却非要添加内容拉长……无病呻吟,生搬硬套,方法的套用在短期内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刚开始,学生看到文章的改变会有欣喜,但这些简单粗暴的“伪方法”终将成为噩梦,成为学生真正走上写作之路的绊脚石。

就这样,教什么,学生慢慢的,不喜欢什么了……

不喜欢,是问题的关键,解决就从喜欢入手,重新唤起对“热爱”的重视。缺少“热爱”的学习,只会培养拥有惰性知识的人形木偶。教学在“热爱”的促进下,成功也就完成了一半。

以统编五年级下册的半命题《他( )了》为例。如果不激活热爱,学生就只剩下僵化地写“他怎么了”。写的过程中,生硬地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描述出“他到底怎么了”。其间夹杂着是是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可通用的,非正常人具有的样板外貌、夸张神态、动作等描写,还会出现在正常交流中不曾出现的语言描写。这些煞费苦心憋出来的文字,就是为了表现出“他怎么了”。整个写作过程让学生感到压抑,索然无味。写成的文章也没有传播价值。退一万步,即便单从“训练”的角度看,所练就的恰好就是“如何造假”。

“热爱”的角度重构,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参与的写作经历是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可迁移的。具体说,形成“热爱”,可以在三个方面入手。

1.热爱源于对目标的明确理解

本次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学生明确这一目标之后,需要优先补充好题目——《他( )了》。这里需要填补的就是人物的内心,例如:他崩溃了,他失望了,他欢喜了,他兴奋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应该成为标题中核心关键词,也是为本次写作的目标。

写作实践,就是通过描写去展示“他”的内心世界。当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随之才能激起抵达目标的动力,才可能对达成目标发出主动的追逐。写作如同游戏,有热爱就有动力。

2.热爱助力达成目标的方法生成

没有“热爱”的写作,教师也教得异常简单——发布命令之后,学生自由写。上课后,教师会交代说:请大家仔细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展示人物内心。这段指令并未给予指导,命令中不提供任何帮助。要知道,指令发布,对于会写的学生而言,依然会写;对于不会写的学生,不但无法产生辅助作用,只能将其逼往抄袭之路。这也是“优秀作文选”等,大行其道的原因。

“教”不能在“学”的过程中缺位。教师需要给予有效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其成功体验,热爱也由此产生。以本案为例,教师可以提供三类辅助:

1类:辅助学生优先构思事件。指导学生构思整个事件,将事件作为写“他怎么了”的平台。借助一件事,让“他”置身与事件中产生内心体验、感受、情绪等。优先构思事件,让内心情感成了有根之水。

2类:辅助学生计划写作内容。要想能够突出展示“他”的内心世界,就要注意合理安排写作内容。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并安排突出哪些方面的写作,能够更有助于体现人物内心。

以写一个同学“通过练习百字而获得写作进步”的事。在事件的起因阶段,可以通过写同学“看到作文就头疼”的神态描写,突出对作文的畏难;在练习进行阶段,可以写“他”写作时的动作,与同学的对话等。此时,动作和语言描写,就成了主角;到故事的高潮部分,写同学的进步,可以着力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例如,写他因为进步而发出的欢呼、呐喊,自言自语等,还可以写其夸张的动作,体现人物的内心。不同阶段,写不同的内容,构思先行,成为写作保障。

3类:辅助学生安排写作序列。不要总是从开头写起。可以先让学生试写全文最核心,最需要教师辅导的片段。例如,当堂优先写“练习百字作文”的过程,写到“他”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将最复杂的部分提前写,教师主动介入,协同攻关。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更容易突破难点,体验成功。

核心片段写就后,再添加写事情的开端和结尾等其他部分。科学的教学流程设计,能够带来成功体验,能够激活“热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回顾单元课文的写法。例如《军神》一课中的人物对话时,刘伯承的话少,几乎没有提示语,沃克医生话前,都有提示语。这样的“繁简对比”可以借鉴。手术过程中刘伯承忍受剧痛时的动作细节刻画等,可以模仿。教师指导学生温习之前所学,主动运用在当下的写作实践中,借助读写的融合,让“热爱”持续升级。

3.热爱生发于写作过程的师生相伴

在写作全过程中,教师不能坐享其成。在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中,师生应当共同参与。教师时而提供方法,时而给予评价,时而满怀期待进行鼓励,时而针对问题一起讨论,协商解决。教师的参与状态,能够让学生感到安全,更加自信。“热爱”在相互携手同行,师生相伴中变得更加浓郁。而学生也需要这样的陪伴,写作课程是育人的课程,是促进生长的课程。学生需要得到辅导,教师在课程中也应有学伴的姿态。

反复阅读上文案例可以发现: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就能够热爱写作。每次成功体验,都能够让热爱加深一层。“教什么,学生就不爱学什么”,问题出在教学中,问题也就在改变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过程中得到解决。

转自语文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