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的研修路径与方法
2024/10/22 17:19:13 阅读:22 发布者:
教学案例是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真实的、有探究价值的教学片段的描述,并通过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教学思考提炼出具有普遍性、可借鉴应用的教学观点与方法,是教师解决教学问题、增长教学智慧的有效方式。教学案例研究具有常规性、便利性,非常适合一线教师,是教师走上教育科研之路的简捷、又有效的途径。
一、教学案例的研修路径
一是基于操作层面的借鉴应用。所研究的教学实例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也可以是别人的,这种合作可以扩大个人的实践领域,使自己的观察视野更为广阔,实现教学方法的共丰富。二是基于思考层面的对话交流。可以借助说课、评课、办公室随机讨论等广泛开展交流,在倾听不同的分析体会、看法见解以及讨论中,使各自的想法得到补充和完善,逐步丰富自己的理解,实现经验的共引领。三是基于学科、学校之间的互补优化。可以跨学科研究,在不同的学科中寻找教学的共性,进行有效整合;也可以跨学校研究,通过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实现校际教学资源的共分享,使研修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层面。教学案例的研修路线为“取材别人(自己)的实践——建立自己的新观点、新做法——指导实践”的阶段式循环,可以将教学常规工作充分利用起来,将同伴引领式与自主式研究有效结合起来,打破学科、学校为壁垒的封闭式研究,给予时间与空间的相对自由,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案例的研修方法
(一)记录实例
阅读课堂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边听边记。记录的好处在于在听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融入,记什么,如何记,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听课行为。记录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学的整体性、活动的合理性、策略与方法的适宜性三个层面。
1.标题式框架构建。每节课都是由一段段互相联系的小节组成的,可根据每小段涉及的具体教学活动和特点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如小学四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一课:①创乌鸦喝水动画情景,引出空间;②比物体空间大小,转嫁体积;③多方式参与练习,加深理解。这样的教学框架可演绎为“情景引入—比较探究—练习拓展”的教学模式。整体性课堂阅读有利于我们构建教学模式概念,认识和区分不同模式的特点、作用,在教学设计时做到整体把握,合理选择段式教学活动,使整堂课拥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2.流程图活动连接。教学活动是学习内容附身的载体,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途径,其中渗透着教师教的策略,体现着学生学的方式、思考的脚印、努力的方向,在同一问题而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的效果、效率、效益是各不相同的。好的教学活动是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构建新的认知。如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一课,教师为学生建立形的概念设计了“印一印——描一描——涂一涂——剪一剪”四级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通过不同感官的作用感受并建立形的特征。阅读教学活动尤其是学生学的活动,可以促成自身“以教促学”观念的成熟和行为的优化。
3.关键词细节描绘。阅读教学要从记录细节开始。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参与的活动,都可以用重点词、关键词、图示画例点出来,尤其是一些好的组织、引导、评价等教学语言更要细录,力求做到教学过程的完整摘要和重点复制。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蕴藏着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如教学语言的表述;何时如何引导;给予学生怎么样的支持;什么时候放手个体学习,什么时候收于预设目标,怎么样处理学生的生成;用什么方式方法调控课堂、营造教学氛围、维持学习状态……这些都是需要在借鉴中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反复雕琢的教学技能。
(二)生成案例
不论是一段成功的还是遗憾多多的教学活动,都会给听者留下正反两方面值得研究的素材。从记录中提取要研究的教学片段,借助自身经验和理解,根据案例所反映的主题,选择、加工并生成案例研究的第一部分——教学实例。教学实例不是对教学过程原封不动的复制,要围绕主题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诸多事件中能够反映案例主题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师生双方的行为以及有意义的情境与细节进行详细描述,使它成为一种教学典型,也就是可以借鉴和套用的过程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案例研究的价值,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可以用详述和概括两种方式来写作案例:
1.详述。详述是以教学事件原型为基础,用白描的方式加工成研究用案的一种写作形式。这样的表述方式能突出案例的现场氛围,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使人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2.概括。概括就是根据需要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概括式描述,集中反映教学事件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操作、实验等探究活动,以及一些课堂外的教育活动。案例的描述可根据教学事件的内容和研究的需要灵活选择。
(三)读懂案例
如果说上面形成的教学实例是一篇课文,那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走进文本,去理解案例内容,读懂案例含义。
1.横向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拿案例中的做法和自己以及别人类似的做法进行比较,看看怎样做才是最合理、最有效的。
2.纵向分析。深入案例,思考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好处,能够对学生产生哪些影响,这样的实践分析就是孕育一种新观点产生的过程。以《体积与容积》教学为例,我的分析如下:
教师演示,用小石子引出空间,用大石子拓展空间,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大小体验,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身边物体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空间大小认知的构建,有了这样的思考铺垫,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体积这一新概念。
(四)提炼观点
读懂了案例的内容和含义,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提炼教学观点。这一部分是案例研修的制高点,可以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更为下一步的教学实践给予策略引领。如学习就是不同感官共同作用的活动,如果没有了眼、手、耳等的活跃,大脑也就无法获取构建知识的充足原料,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转自智知师教库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