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大”在哪里?

2024/10/22 10:34:45  阅读:20 发布者: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大”在哪里?

(一)

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我们该怎样做教师?怎么做才更能彰显教师的本真?才能真正让教师这一称呼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这是我们一直都在思考的一个时代命题。事实上,这个命题已经有人给我们答案了,我们来听听习总书记是怎样说的吧!

20214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022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指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不言而喻,在习总书记的多次讲话中,都明确提到了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的一种期望与要求,这犹如一缕春风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严爱相济、润己泽人、垂范世人,犹如一座灯塔指明了我们广大教师的前进方向。

(二)

2024910日,这是值得广大教师引以为豪、欢欣鼓舞的日子——第四十个教师节。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联合推出《大先生——中国教育名家列传》系列纪录片,展现了当代六位杰出教育名家的光辉旅程,他们分别是:于漪、卫兴华、高铭暄、顾明远、潘懋元和龚全珍。

“人民教育家”于漪,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90多岁时仍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她的教育事迹和贡献必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是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全国影响力和发行量名列前茅的经济学教材;著名法学家高铭暄全程参与编纂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刑法典》,为中国刑法学学科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和宝贵经验;教育学家顾明远,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教育家,躬耕杏坛七十余载,在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均有建树,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几乎所有的重大教育改革;潘懋元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开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等教育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的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众多第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阿姨”的龚全珍,从少年立志教育报国,到中年扎根乡村教育,从学生们的“妈妈”,到幸福学习小组里的“奶奶”,她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命运。

六位大先生毕生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作为人民教师的内心温度,品味到他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教育情怀、精神力量和教育家精神,书写了一部为共和国教育事业而奋斗的育人史,折射出新时代的教育家风貌。

(三)

《礼记·曲礼》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这里的“先生”指的就是老师。我们认为,只有在人格、品德、学业等能为人表率者,方能称之为大先生。

那么,广大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究竟“大”在哪里呢?

大理想。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国著名企业家任正非也说过:“总要有人去仰望星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么,作为中小学教师,就应该是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是当今时代的天选之子,是教育不断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只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征服星辰大海的学生,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大事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说,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件大事业,我们中小学教师显然是最为中坚的力量。我们要牢牢铭记,做教师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业,是在做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中小学教师应以做大事业引以为豪,把做大事业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尤其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那么培养民族复兴大任和实现中华民族梦的时代新人重任就落到了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肩上。

大德行。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小学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面对一群天真稚气的未成年人,中小学教师平时的举手投足皆示范,言行穿戴皆影响。爱教学,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就是大德行;爱孩子,一个都不放弃,就是大德行;爱每一次作业的批改、每一次班会的组织、每一次的社团活动,就是大德行。大德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高大上,而是要从小处着手,细处作眼,时时处处皆楷模,点点滴滴做示范。以德立身,以行立足,教书育人德为本,修养身心德为先。

大学问。毫无疑问,教师是属于知识分子的群体,那么教师就应该具有很高的学问、学识和文化素养。文学家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与解惑,显然是需要教师拥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专业能力,才能胜任教学事业,才能带领学生实现更高的目标。大学问,首先应有扎实的学科专业能力,这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其次,应有博学多才,一专多能;其三,当今是信息社会,应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当然,还应了解一些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教育理论,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大学问,大智慧,才能培养“大写的人”。

大爱心。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写道:“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爱孩子,是教师的一种本能,是教师应有的高贵品质,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为教育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基本教育原则。爱孩子,就要不分家庭出生,不分高矮胖瘦,不分男生女生,不论学习成绩好与差,应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当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下,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与明天。这,就是大爱心。唯有大爱,方能致远;唯有大爱,方能成功。

大理想、大事业、大德行、大学问、大爱心,这是教师成为大先生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先生的灵魂。中小学教师作为大先生,就是当今时代的教育引领者、社会创造者和正能量的代言人。因此,我们教师要争做一名大先生,成为一名让人仰慕的大先生。

(四)

人人都想成为大先生,人人都可能成为大先生。一个伟大的时代,必然有众多的大先生涌现出来;一个社会只有拥有了众多的大先生,才能彰显一个时代的伟大。

那么,中小学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大先生呢?

一是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与成长需求。中小学教师要成为大先生,首先就是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包括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等。也就是说,教师应不断强大自己、提升自己和改变自己。其次,教师应不满足于现状,时时刻刻都要积极追求进步,做更好的自己。这种持续性的成长需求,就是教师不断成长的动力源泉,就是成为大先生的必备要素。正如马克·劳伦斯说:“对于成功,最重要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和自我激励。”

二是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的助力。在一个用分数或成绩作为唯一或主要评价标准,来考量一名教师优劣的大环境下,这显然是非常不利于教师成长为大先生的。事实上,分数或成绩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用分数或成绩评价教师显然是以偏概全或急功近利的。而且,正是由于这种一刀切、急功近利和杀鸡取卵式的评价机制,让那些立志成为大先生的中小学教师,变得越来越平庸,个人成长迟滞不前。因此,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标准,创设教师的良好成长环境,保障教师福利待遇,提升教师教育地位,少折腾教育,少折腾教师,让教师自由成长,让学生自由生长。

三是社会的包容与豁达。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教师也是人,而不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情绪起伏,也有喜怒哀乐,甚至于教师中也还有不乏个别的害群之马。因此,我们社会不应拿“放大镜”去窥视中小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捕风捉影,无中生有,而应多一点包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尊重,给教师一些自由生长的空间,让教师呼吸一点自由的社会新鲜空气。

不言而喻,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其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其中,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与成长需求是核心,是关键,是原点,是内在的影响因素,而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的助力以及社会的包容是外在的影响因素。没有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与成长需求,那么教师要成为大先生显然是天方夜谭、无稽之谈。而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的助力以及社会的包容,是助推中小学教师成为大先生的有利因素。显然,在教师成长为一名大先生的过程中,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缺一不可。

结束语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尊师重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社会楷模与良好形象的代言人。那么,中小学教师之所以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爱戴与仰慕,与我们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是分不开的,包括个人良好形象、高深学问、优秀品德、崇高理想、博爱之心等,这就是大先生应具有的内在品质和良好形象。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们可能距离“大先生”还有一段较远的距离。但是,我们不应灰心丧气,不应自暴自弃,而是应当朝着“大先生”的这个方向持续性努力。我们应先做好教师,先做“小先生”,再做“大先生”。“小先生”是“大先生”的基石,做不好“小先生”,成为“大先生”显然也是枉然。无论是“小先生”还是“大先生”,显然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都应扎根于我们日常的教育行动中。

每一名教师都是一名潜在的大先生,每一名教师都可以成为大先生,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大先生。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内在需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应拥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断努力、奋起拼搏,才能取得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尊重;同时,应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个人涵养,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发扬甘为人梯的精神,才能成为社会的贡献者与引领者。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