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024/9/30 10:20:56  阅读:31 发布者: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思维的重要载体与抓手。审视当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依然存在“一刀切”现象。很多教师无视学生差异,仍然采用“四统一”(内容统一、题量统一、形式统一、标准统一)的方式布置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四统一”作业违背了“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要求,不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探讨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任重道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一些粗浅思考和做法。

“个性化作业”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作业。“个性化作业”变传统“千篇一律”的作业模式为个性化设计,对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彰显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1. 顺应个性需求,增强内驱力。

个性化作业遵循差异性原则,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作业的可接受性与可选择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跳一跳摘到“果子”,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增强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2. 开放作业时空,彰显个性特长。

个性化作业遵循开放性原则,开放作业空间,引导学生跳出课本,走出教室,在现实世界中学习数学;开放作业形式,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在实践中体验;开放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彰显个性特长。

3. 发挥能动作用,促进个性发展。

个性化作业遵循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赋予学生作业选择权;通过增强作业的生活性、趣味性与探究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作业活动之中。个性化作业为不同类型学生搭建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其自信、自主的信念和无限的创造潜力,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个性化作业能够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应融入个性化元素,不断优化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改进作业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

1. 三性”作业:从内容上求“活”。

传统作业拘泥于教材习题、教辅练习题,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要凸显趣味性、生活性与探索性,用鲜活有趣、富有探究色彩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他们对作业“爱不释手”。

1)凸显趣味性,让学生成为“喜欢数学”的人。

布鲁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往往对生动有趣的习题津津乐道,对习题的兴趣又会诱使他们对作业展开更加用心、更加投入的思考。据此,我们不断丰富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充分挖掘数学学习中的“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趣味的作业。通过凸显作业的趣味性,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好感,成为数学爱好者。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之后,我们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小明给爷爷的一封信——“爷爷:您好!我今年已经9 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身高已经120 米,体重已达30 克。每天早上我能吃掉一个60 千克的蛋,喝掉一袋250 千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 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1 克的米饭吃光。爱你的小明。”

爷爷看完小明的信后,笑得直不起腰,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的作业,借用“数学书信”的形式,将枯燥的计量单位练习变成富有童趣的数学故事,不仅能巩固对相关计量单位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认真、严谨等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2)凸显生活性,让学生成为“乐于实践”的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个性化作业设计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坚持树立大教育观,注重挖掘学生生活中含有数学元素的材料,引领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走向火热的生活,让他们真切感受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学以致用的意义。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这节课后,我们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国庆期间,明明一家3 人和欢欢一家2 人相约到天目湖风景区度假。两家合住面积为113 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卫的民宿。明明家住了30 平方米和20 平方米的两个卧室,欢欢家住了25 平方米的卧室。客厅28 平方米、卫生间10 平方米为公用部分。

这套民宿一天住宿费是450 元,两家如何分摊住宿费才合理呢?

这样的作业内容来源于真实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愿意主动完成。他们在分析、比较、选择、综合、联想等思维活动中,不仅能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与内涵,而且增强了用数学方式思考现实世界的自觉性,感受到数学应用的价值。

3)凸显探索性,让学生成为“勇于探究”的人。

数学学习不应将学生束缚在固定的思维框架内,而要不断拓展学习时空,使他们积极尝试、主动探究。在设计个性化作业时,我们注重突出探索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尝试和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完成探究性作业的过程中积累探究学习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不断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之后,我们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工人师傅准备为学校的旗杆换一根新的升旗绳。你能帮助工人师傅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长的绳子吗?学生初识问题,认为旗杆太高,无法爬上去测量。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后,有学生提出可以测量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阳光下旗杆的影长、参照物的影长以及参照物的实际长度,利用正比例知识推算旗杆的高度,进而估算绳子的长度。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经历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测量计算、估算推理等学习活动,不仅能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也提高了分析、推理、探究等能力。

2. 三型”作业:从形式上求“新”。

提升学生参与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要优化作业内容,还要创新作业形式。我们通过设计层次型、反思型和开放型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素养。

1)设计层次型作业,满足个性化需求。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布置作业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而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心理,设计难易有别、形式各异的层次型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课程目标。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分层作业:

A. 王叔叔用24 1 米长的篱笆在空地上围一个长方形菜园。怎样围才能使面积最大?

B. 王叔叔用24 1 米长的篱笆在空地上围一个正方形菜园。这个菜园的面积是多少?

C. 王叔叔用篱笆在空地上围一个长6米、宽3 米的长方形菜园。这个菜园的面积是多少?

有差异的作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大大增强了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提高了作业实效,又减轻了作业负担,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作为。

2)设计反思型作业,展示个性化收获。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往往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反思型作业不只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简单巩固,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数学周记、思维导图、好题推介、妙解共享等作业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方法、策略等进行回顾反思,在梳理完善的同时,形成反思意识,促进个性发展。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之后,我们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①想一想:本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

②理一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③查一查:在本单元的作业中,自己出现过哪些错误?原因是什么?

④问一问:关于本单元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的作业,赋予学生更大的空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在回顾梳理中展示自身收获,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扩展认知结构,获得各种启迪。

3)设计开放型作业,发展个性化思维。

条件完备、结论唯一的“封闭型”作业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在个性化作业设计中,我们变封闭为开放,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解题路径不固定、解题策略多样化、问题结论不唯一的开放型作业,努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之后,我们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利用下面三种纸片(如下图,正面涂色,反面不涂色。尺寸略),你能拼出哪些图案?怎样求出所拼图案涂色部分的面积?

这样的开放型作业,既能让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作出解答,也能满足部分学对多样化拼法的需求。学生通过拼摆组合、计算比较等活动,拼出了下面的图案(如下图),既深化了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认识,又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空间观念。

3. 三类”反馈:从评价上求“变”。

作业评价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发潜能,提高学习信心。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多维、多次、多向的作业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让他们在作业评价中修正错误、舒展个性、体验成功、多元发展。

1)多维评价,凸显个性。

传统作业评价过度关注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忽视对学生作业过程中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创新精神的评价。

基于此,我们在开展个性化作业评价时,摒弃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积极构建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作业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评价,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2)多次评价,体验成功。

个性化作业中,很多内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学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特别是学困生,更需要教师适时给予阶段性评价,既肯定前期取得的成绩,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又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指明后期努力方向,并在他们重新完成作业之后再次给予评价。这样的多次评价,改变了以往教师批改、学生订正的作业评价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作业过程,有效完成作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知错就改等必备品格。

3)多向评价,形成合力。

个性化作业评价需要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融入,也需要家长的指导和配合,或社会力量的协调和参与。我们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单向评价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多向评价。通过优秀作业展、妙解共享、亲子互动、家校互联、社会实践等,大力构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形成评价合力,以全过程评价、全方位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是一项创造性工作。教师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个性化作业中获得成功体验,彰显个性特长,实现快乐成长!

转自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