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论文写作的“六个一”

2024/9/30 9:18:20  阅读:45 发布者:

一、一种理念:“论文”是做出来的

“论文”加引号,指广义的论文,系教育写作的书面呈现,既包括狭义的学术论文,又包括调研报告、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说论文是“做”出来的,是说论文写作强调“亲在”,即写作者的亲历,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包括“教”“研”“写”三重内涵。“教”是教师的首要职责与任务,只教不研则浅,研教结合方能提升教的质量,写又能促进研教质量的提升。有教有研方有写。教与研是写的前提,也是写的基础。写“教”,包括写教育故事、教育随笔、计划总结、教学设计等;写“研”,包括写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文献述评、教学案例、研究报告、研究方案等。

凡做一件事,大致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论文写作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用五个词给此处的“做”下一个操作定义,即“找(发现问题、确立选题)、阅(典型文献、自己经历)、用(阅以致用、内化建构)、行(实践实证、改进提高)——写(成功点、问题点)”。

二、一种取材:米是自己碾出来的

基于论文是“做”出来的这一理念,要体现“亲在”特质,如何去获取写作材料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出一篇论文,得有内容可写。获得“米”的途径,笔者主张自己“碾”,即“亲历”。这就是说,论文写作要写自己工作中的所做、所思、所感、所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写作材料。碾米可分解为取谷、舂槌、煮饭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对应论文写作事前基于选题的文献阅读、事中基于运用的实践梳理、事后基于结果的转化求新三个步骤。

(一)“取谷”:基于选题的文献阅读

做研究首先要确定一个选题。这个选题一般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实实在在存在、不得不解决且通过研究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例如,笔者就是在教学中发现传统的“一课一学、逐课推进”教学模式零散而缺乏系统,缺乏知识间的联系,由此确立了“整合阅读”这一选题。

阅读文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笔者在确定“整合阅读”这一选题后,通过阅读新近核心期刊相关文献,从整合的意义、策略、方法三个方面对其予以吸纳内化,发表了《师本化整合:三级课程实施的理想境界》一文。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之前研究成果进行再思考再提炼,从整合的要旨、依据、原则、路径方面进行融通重构,又发表了《中学阅读教学师本化整合的实践探究》一文。之后,笔者进一步聚焦“整合路径”进行专题阅读,并在直用、改进与逆用中吸纳与内化——直接运用夏峥嵘老师《课程论指导下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思考》中的方法提出“运用课程论进行整合”的路径,改进王跃平老师《初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中“运用学段特点进行整合”的路径及伏荣超老师《让课标贴着地面行走》中“运用课程标准进行整合”的路径,逆用赵桂霞老师《语文的“病”与“变”》中“运用项目主题进行整合”的路径及杨建章老师《“组合式课文”的效能与教学策略》中“运用文体论进行整合”的路径,发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路径实践探索》一文。

(二)“舂槌”:基于运用的实践梳理

舂槌,是将谷子去壳除糙变为白米的过程。可以类比研究中运用文献学习所得进行实践实证的过程。通过实践实证,研究者的认知可能会发生变化,或产生一些新的做法,或发现一些新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案例。研究者要敏锐地捕捉实证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并主动、及时予以述评。仍以笔者“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路径实践研究”为例加以说明。

在认知变化上,对“整合式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价值的认知,笔者从初始的问题不清、逻辑边界不明,到问题较具体但逻辑边界仍然模糊,再到认识逐渐理性,最后对此变化进行述评,发表了《整合式阅读教学的理念与价值》一文。

在新做法上,笔者抓住“课堂”与“教师”这两个支点展开实证行动,并据实梳理提炼,发表了《区域开展整合式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案例初探》一文。

在新案例上,例子就比较多了。如笔者曾通过解剖研究初期运用课程论的单元整合案例,梳理反思整合式阅读教学课堂大赛课例,听评整合阅读展示课等等,撰写并发表了相应成果。

(三)“煮饭”:基于结果的转化求新

将谷子舂槌成白米后,看似任务已经完成,其实还少了最后的步骤,那就是煮饭,即将成果予以运用。做研究亦然,实证阶段之后,还需要做“基于实证结果的转化求新”工作,通过论文写作将研究过程或成果呈现出来,供读者学习运用。

1.转化。

一是注意转化单项成果。为了探究“运用课程论进行整合”这个假设是否可行,经过前期策划与准备,笔者在听课后对“定篇”“例文”“用件”三节整合式阅读教学研讨课做了集中点评。对大多数研讨者而言,一次研讨课在经历了“课前策划、课中实施、课后点评”后,也就自然结束了。笔者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从“探究缘起简述”“案例要点呈现”“集中研讨精要”“优化路径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述评,撰写了《单元整合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例探究》一文。

二是尽力转化主要成果。“阅读教学整合路径”实践研究中,笔者将“整合的意义、依据、原则、策略、方法、路径”予以实证,用如下图示作了提炼,并公开发表了《整合式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一文。

三是结题后还要继续思考。课题结题就算是完成了研究任务,这是一般人尤其是一线中小学教师主持课题的常见做法。笔者的整合式阅读教学研究于2014年立项,201612月以优秀等级结题。然而,结题不等于结束,笔者仍继续思考探索,后续又撰写了《基于经验的理论提炼——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路径实践研究为例》《四真:有效科研促进有效成长》等文。

2.求新。

一项研究中,前期假设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措施、方法随着研究过程的深入推进,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需要适度调整改进,还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是获得研究新突破的契机,要及时敏锐地捕捉新问题并展开研讨,还要及时述评,产生新的研究成果。例如,笔者开展整合式阅读教学研究时,在“教师”这个支点上开展了“体验合作学习理念下的阅读课堂”“设计整合阅读理念下的阅读课堂”“验证整合阅读理念下的阅读课堂”“建设整合阅读理念下的阅读课堂”共四个阶段12天的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总结会上,有教师感叹单元整合阅读教学的整合点不好找。于是,笔者从“整合依据”“支点探析”“设计案例”三个方面进一步展开探索,将成果整合为《单元现代文阅读教学整合点探析》一文。此外,研究初期笔者提出了“课程论”“学段特点”“课程标准”“项目主题”“文体论”五条整合路径,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其逻辑边界不够清晰,又进一步调整为“课程论”“文体论”“话题论”“跨界论”的“四论”路径,这也是一个新突破。

三、一种提炼:名字是让他人方便的

材料获取到了,如何对材料予以合理加工呢?

很多一线教师的草根性、实践性行动研究之所以难出好成果,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提炼出的概念有效度不高。论文写作是一个“理论提炼”的过程,即对研究的过程资料进行理性的整理、归类、概括,超越描述现象与罗列事实,实现理论升华,具有客观性、规律性、创造性与推广性,注重用概念来表达所提炼出的成果,给他人以清晰、明白之感。

(一)有名:提炼的作用

将研究成果用词语、短语或短句予以概括提炼,这些用来表达成果的词语、短语、短句,就是表示成果的概念,相当于成果的名字。有了名字,就方便别人转述。如“作文如何求新”这一选题,到底该如何求新?笔者就提炼出“占有:目光常新”“选材:革旧鼎新”“提炼:推陈出新”“切入:弃旧图新”“布局:焕然一新”五个概念予以表达,清楚明了。

(二)取名:提炼的思路

提炼科研成果概念的思路一定要有创新成分在内。根据笔者的经验,如下的创新思路可供参考:

1.提出新概念。这是一种提炼教育科研成果有效而又常用的思路。笔者开展整合阅读研究之初,从管理视角的“三级课程”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需要实施者予以再组织、再改编、再开发的现状,提出了“师本化整合”这一概念,由此催生出《师本化整合:三级课程实施的理想境界》一文。

2.总结新做法。从新的做法去提炼科研成果,也是有效的提炼思路之一。在开展整合阅读研究过程中,笔者抓住“课堂”与“教师”这两个支点展开实证行动与成果提炼。基于“课堂”支点,笔者将文献学习明认识、教学设计大赛助转型、课堂教学大赛促提升三个阶段的实证工作,用“整合式阅读教学行动研究三步曲”予以概括;基于“教师”支点,笔者将为期一年、按“体验”“设计”“验证”“建设”四个阶段实施的“整合式阅读教学”骨干培训工作,用“整合式阅读教学行动研究四阶梯”予以概括。最终发表了《区域开展整合式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案例初探》一文。

3.梳理新变化。随着研究过程的深入,研究者的认知也会发生新变化。敏锐地梳理其变化要点,也是不错的提炼思路。笔者《整合式阅读教学的理念与价值》一文便是例证。

4. 分析新案例。扎实的实证过程,一定会有诸多有价值的案例产生,敏锐及时地展开反思解剖工作,也是提炼科研成果的有效思路。前文已有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三)写名:提炼的技法

笔者一直主张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从写什么这一角度来说,理论提炼过程中,要写自己真正用心想过的,能够自圆其说;要写自己真实做过的,实做实证;要写效果明显的,阐述客观实际效果;要写因果相关的,注意逻辑严密。这几个方面,前文也有笔者研究实例可以说明。

四、一种文面:衣服是穿给别人看的

材料加工完成了,如何组装成成品呢?

写作一篇文章,其文面就相当于人的衣服。穿衣首先讲求的是大小得体,其次是性别适宜,之后才是求美抢眼。这三点讲究,也可以用于撰写文章的文面要求。

(一)要合体:格式合规

同一类文章的常见文面也有大致的规范,需注意如下两点。

1.文章结构的常规性。学术论文有学术论文的常规结构,诸如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的写法都要符合规范要求;调查报告有相对稳定的几个部分;文献综述有相应的结构样式;课题研究报告必须符合相应管理办法与管理细则;教学设计有必不可少的几个要素;等等。相比之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故事等的写作可以灵活一点。下笔写作前,写作者一定要清楚自己写的是哪类文章,各类文章要符合对应的文面结构要求,切忌搞混。

2.文章板块的匀称性。这主要指一篇论文中主体部分的几个同级子标题下的篇幅应做到大致相当。如笔者评阅参评论文时,读到《关于学校管理班主任的思考》一文,有三个一级子标题,其中只有标题二下面分了五个二级子标题,而这五个二级子标题中,又只有子标题三下面分了几个三级子标题,其他均没有再细分。这就是典型的文章逻辑不顺畅、结构不匀称。

(二)要顺眼:对象区分

写文章要看读者对象,读者对象不同,撰写文章的角度也不同。这里举一个笔者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以供启思。

笔者曾偶然读到《人在表现最好的时候》一文,深受感动。感动之余,又觉得此文对于学生、家长深有启发,于是写了一篇赏析文字发表。后来,学校要求我们每学期命一套期末试题,交到教务处选用。于是,笔者在命作文题时,将《人在表现最好的时候》全文后4段删掉,让学生续写。这道考题后来被学校选用。从阅卷来看,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发散收束求异法”与“逆向求异法”上表现突出,不乏佳作。想到这可能对中学生或语文教师有所启发,于是笔者分训练目的、方法点拨、训练材料、例文选析几个部分撰写了《挑战原作结尾 拓宽作文思路》一文。此外,从学生作文内容来看,当前语文教学对学生正义与良善的濡染不够,应该引起关注。于是,笔者又从这一角度撰写了《“人文性”的忽视必须引起关注》一文。

(三)要抢眼:观点显明

文章是表达观点的,教育类文章与文学类文章的最大区别在于观点的显与隐。文学类文章观点越隐藏越好,教育类文章的基本要求则是要做到“观点显明”,即在显眼位置提出自己的论点。这个论点不仅指论文的中心论点,同时也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支持、证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如果文章没有运用一级子标题,则需要运用好段首主旨句。如果有一级子标题,则需尽量做到主标题与一级子标题中有关键词相呼应。如笔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路径实践探索》一文,五个一级子标题依次为“运用课程论进行整合”“运用课程标准进行整合”“运用文体论进行整合”“运用项目主题进行整合”“运用学段特点进行整合”。如果一级子标题下有二级子标题或者三级子标题,亦应尽量运用段首主旨句的技巧。

五、一种增量:小树苗是慢慢长大的

成品产生了,如何让其不断增量呢?

一棵小树的成长,一般而言是根往土里钻,树干往天上长,树枝往旁边伸;旁伸的枝,先是形成盘状,再一盘一盘地往上形成梯状,随着枝梯量的逐步增加,主干也就会越来越高。同样,要通过写作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可在根钻上着力,在枝伸上用力,在枝梯增量上努力。

(一)根钻:纵向深探

树根往土里钻得越深,其根越壮,其干越高。这种一根深潜的成长,运用于教育写作上,即围绕一个点,不停地深入探索,更新写作,就会增量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譬如,笔者围绕“划片管理”这个“根”,逐步深入探索,先后发表了3篇文章。

先是笔者在负责拟写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划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时,经历两个多月的时间,数易其稿,终于完成。随后,笔者进一步思考,结合文件与实施方案,选择校本教研这个点予以提炼,形成了《单元教研: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质量》一文。后来,学校又探索出“校领导联片”“教研员挂片”“基地校帮片”的“联挂帮”研训机制,仍由笔者负责拟文并制定实施方案。工作完成后,笔者“如法炮制”,发表了《“联挂帮”:县域教研机制的创新探索》一文。随后,学校又对“联挂帮”研训机制进行改进,由于帮扶效果显著,又由笔者主笔负责该项目的申报。花了近两个月时间,申报书与成果报告终于完成,成果报告也有幸发表。

(二)枝伸:横向多面

选定一个话题,从不同方面去探索,可产生更多的文章成果。譬如,笔者开展整合式阅读教学路径研究时,研究内容主要有“阅读内容的整合”与“整合内容如何教学”两个方面。在“整合内容如何教学”的探索上,笔者采取“面上推进”与“点上突破”的实施策略,并在“点上突破”方面选择了“课型建构”“合作学习”“骨干培训”三个点。课型建构方面已发文《单元现代文阅读教学整合点探析》,骨干培训方面的做法已成为《区域开展整合式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案例初探》一文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合作学习”这个节点,笔者从不同方面展开探索,发表了6篇文章:

管理方面,笔者认为合作学习不仅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且应从学校管理变革开始,由此研讨发表了《合作学习理念下的小组自主管理探析》一文;课堂方面,合作学习的主要阵地是课堂上,但不应局限于简单的分组讨论,笔者据此展开研究,发表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提质路径探究》一文;学科话题设置方面,当众多一线教师随便抛个话题让学生讨论,讨论完毕后又回归到一对一的师问生答时,笔者据此展开研讨,发表了《合作学习的话题设置与操作建构》一文;评价方面,当课堂评价呈现教师主观的“赋分”或“赠送”时,笔者据此展开探索,发表了《客观量化:纠偏合作学习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一文;实施案例方面,从阅读与作文两个视角,笔者分别发表了《合作学习视域的整合教学审视》《基于合作学习的读写改一体的作文教学探索》两篇文章。

(三)枝梯:叠加多元

树干往上长到一定节点,一定会从不同节点伸出树枝,组成向上攀登的枝梯;若干枝梯合抱又促使主干更加茁壮。这也可启思我们的教育写作。某一项目或任务就相当于树的主干,当其有硬性规定由各个要点或各个要素组成时,可以在若干要点或要素上去出成品,成品的要素叠加起来,其增量成品的目标也就实现了。例如,笔者开展阅读教学整合路径实践研究时,其结题的必要条件是“研究报告”。按《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细则》的规定,“研究报告”这一主干应由如下要点组成:研究背景及意义;理论基础及依据;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目标及内容;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方法及运用;研究成果;研究影响与效果;问题与讨论;结论与建议。在这些要点上,笔者或单独在一个点上用力,或组合在几个点上使力,发表了一系列侧重点不同的文章,实现了成品的增量。如基于“研究背景及意义”发表《整合式阅读教学的理念与价值》一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发表《师本化整合:三级课程实施的理想境界》《中学阅读教学师本化整合的实践探究》等文;基于“研究影响与效果”发表《基于经验的理论提炼》一文;等等。

六、一种追求:别为功利而坚持写作

怎样才能做好论文写作这件事呢?

首先,写作的功夫只有在坚持写作中方能练就。怎样才能具备写作的功夫呢?胡绳在《想和做》中的一段话可以启发我们。

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

游泳如此,写作亦然。只有在不停地写作中才能获得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坚持写作中才能练就写好的功夫。

其次,不能为功利而坚持写作。没有功利就是最大的功利,要坚持写,但别为功利而写。作为教师来说,通过写作求得的功利不外乎评职称评优秀、晋职晋级、评骨干评学科带头人、评名师评特级教师等等。如果只为此而写,那么一旦目标达成,就可能放弃写作。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只有不为功利而写,才有坚持下去的可能。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