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 是以小组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和自主教育体系。他是课改的标志,没有小组就没有正常意义的合作学习。
新课改以后,很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但现实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毛病,比如:形式化、表演化、平庸化、模式化、低效化等,这五大毛病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如何克服毛病,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科学建构学习小组
小组组成(人数;构成;形式);小组管理(分工;职责;要求;培训);小组显性文化(名称;目标;组徽;组训;组歌)都是科学建构涉及的系列问题。
1.小组学习人数
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多少人比较合适。我们的经验不宜超过4个人。超过4个一定有人卷不进去。
2.怎么分组
比较流行的同质、异质分组,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异质分组,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到一起,这种分组法毛病在哪里?某种意义上,好生就是学习的高手,高手就需要接受不断的刺激。名校聚集了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顶尖的高手,你每天接受高手的挑战,你会不断的成长。你天天和低手在一起,没有成长的价值。同质分组也有问题,基础差的在一起,缺乏引领。如何分组?解决的办法是不断交叉,轮换,弹性分组。不宜一学期或一学年都是同质或异质分组,可以这个月同质,下个月异质,取长补短,互补共生。
李希贵不是搞走班制吗?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搞走组制呢?
3.如何分工?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谁作主持人、监督员、记录员、小组发言代表、补充发言人等要有明确具体的分工。分工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也在于小小分工背后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有句名言叫做“一个人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了分工,才会有责任;有了责任,才会有担当;有了担当,才会有更好更快的成长和发展。不要小瞧分工,他会将教育和责任融通到一起。这样的小组分工,就把教学与德育、成事与成人融合联通起来了。
分工还不能一成不变,要实行定期互换。
4.小组文化
名称、目标、组徽、组训、组歌等属于小组文化。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确定,去创作,教师加以引导,不要过多干涉,只要是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就行。
二、优化小组学习策略
分工负责;程序化学习(小组内自学——小组内交流互助——小组汇报——其他组评价补充);形成习惯(独立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举手质疑;遵守纪律。);小组内有效交流程序(聚首——交流——讨论——补充——总结)。这些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必要的学习策略。如何优化这些策略,要力求从细节做起。
1.小组合作学习从哪里开始?
对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了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才能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但这些方面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地提出几个要求,让学生领会一下即可生成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系统培养和训练,这里的细节不是培养的时间长短,而是训练的起点:从哪里开始培养和训练?可以从同桌合作开始,先尝试让同桌两人之间相互言说、倾听、补充与合作,再逐渐过渡到小组合作。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和适应过程。如果同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合作,如何指望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小组合作?
2.开展合作学习有哪些前提条件?
第一,合作前尽可能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实践,带着思考和体验来合作探究。
第二,想方设法激发孩子们的需要,有了合作的欲望以后,才能跟别人更好地合作,怕就是怕根本没有合作的需要,为合作而合作。
第三个前提条件,特别容易被忽略的。适合小组学习的内容。
很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同桌就可以解决,个体也可以解决,没有必要通过小组来展开。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旦有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想想是不是有这个必要。
3.需要有什么合作的规则?
规则就是小组合作中对学生该如何做的具体要求。其中代表性的合作规则是“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或总结”。判断弱者和强者的标准,不只是成绩,还有性格和习惯:个性内向、内敛,课堂上不爱主动发言表达,沉默寡言者即为“弱者”,反之则为“强者”。
4.小组合作是否有“时间底线”?
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后,不到1分钟就匆忙结束,这样的小组合作不可能有实效,只能沦为形式化和表演化的小组合作。在我看来,真实有效的小组合作时间,至少不能低于3分钟。当然,到底安排多长时间,要视学情和合作学习的内容而定。
5.小组内如何交流?
小组内合作交流要有必要的程序,这个有效交流程序就是:聚首——交流——讨论——补充——总结。
6. 如何做互动交流
小组合作结束之后,进入到全班大组交流,此时很容易陷入“报幕式交流”或“割裂式交流”的误区:小组代表各讲各的,组与组之间没有任何交集地互动,彼此割裂……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需要在第一个小组代表发言之前,发出清晰明确的指令要求:第一小组代表发言之后,其他小组代表在介绍本组合作学习成果之前,先对前面小组代表的发言,或评价、或补充、或提问、或质疑……在此基础上,再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成果。这样一来,小组与小组之间就有了互动、对话和交流。
7.如何做展示交流?
与互动交流相关的,怎么进行分享和交流。台上同学在展示,台下同学怎么办?包括表演。台上在表演,台下怎么办?
一定要对台下同学下达清晰的指令和要求。他们在展示,你在干什么?他们和我的有什么相同,不同。这个细节非常关键。这是如何把分享变成共享,如何让互动真正走向生成,特别是分享变成共享。交流不是各说各的。只有分享后才能生成。
8.如何对小组代表发言进行评价和反馈?
一方面,评价谁?有的老师习惯性地点评小组代表,这是一种方向性的错误,实际上应该评价其背后的小组合作质量与成效。我们倡导教师这么评价:通过这位小组代表的发言,我发现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很有成效,具体表现在,1、2、3……教师的评价语言切忌抽象的表扬或批评,越具体、明晰,越有针对性越好。另一方面,谁来评价?不只是教师,也可以让小组和学生之间互评,还可以让小组与个体学生自评,如此一来,就具体实现了“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9.小组合作如何体现年段特征?
这不仅涉及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的小组合作特征、要求与方法的具体化,甚至包括同处一个学段,如小学,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等,各自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特殊合作要求和方式如何拟定。同时,也需要对不同年段之间的小组合作如何实现有机关联、衔接、转换与提升,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研究。
10.小组合作如何体现学科知识特性?
例如,语文课如何开展小组合作,体现“语文味”?数学课如何体现清晰的“数学文化”,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不同学科的小组合作如何展现出明晰强烈的“学科感”?再进一步而言,即使是同一个学科,如语文,教“议论文”,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散文、小说、古诗词等又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研中重视和解决。
三、教师精巧点拨
1.培养学生合作中的倾听能力和习惯
合作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倾听,实现生命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这里的关键细节,是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并鼓励学生做好批注或笔记,把同学、老师在讨论中生成的好的观点、思路、方法和语句及时记录下来,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这个细节有助于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提升捕捉、提炼资源的能力。
2.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有的教师基于根深蒂固的教案意识和教案情结,完全按照教案预设的小组合作时间节点来安排,不到这个节点就“按兵不动”。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及时生成处理。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动态生成”。
3.小组合作中的老师巡视
巡视有很多东西可以把握。老师在什么位置说话是最佳的?你的路线该怎么走?巡视中老师怎么说话?巡视中发现问题该怎么处理?这里面有三大误区:
(1)唠叨。干扰学生的思考。
(2)轻声。学习中对一个小组轻声细语的点拨、指导,这是不够的。发现一个小组有问题,就不能轻声细语,要大声说出来。让其他小组都听到,这叫滚雪球。
(3)沉默。至始至终沉默不语,不发一言,咱们不要做沉默的巡视者。要在学习中体现教师的介入力、引导力、引领力。
这两年特别强调教学中教的介入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
4.用好差异资源
你会发现有好的小组合作,也有不好的小组合作。如何利用优质资源?一是让好的小组介绍和展示他的成功经验。二是让好的小组指导差的小组。
如上点点滴滴的细节,教师如果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关注并践行,那些形式化、表演化的小组合作,就能走向扎实有效的、真正的合作学习!
使小组成员在同学习、同实践、同活动、同竞争、同评价的过程中形成感情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行为共同体。
转自仁华汐语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