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是活性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凡在问题解决中有用的、能处于迅速且确凿地被唤起的状态的知识,谓之“活性知识”。很遗憾,在不少课堂教学中,学生从教材和教师身上获得比较多的是“僵死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作为语言性命题与事实在记忆中储存起来的,天长日久不发挥任何作用,慢慢地被遗忘了。
戏剧课,本来学生是非常期待的,学生期待的是自己的活动、自己的演出。但某节戏剧课一开始,教师就用了长达半小时的时间去介绍相关的知识,直接把一部分活跃的学生讲得无精打采。好不容易到了第二个环节,结果教师又用16分钟的时间去介绍分组的方法,最后下课。戏剧课的确牵涉到很多戏剧知识,但未必都要老师先行讲解,可以让学生先练起来,先动起来,先学后教,先练后教,边练边教,学生行为是最好的教学形式。
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随时指导,随时点拨,随时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因为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练习、实际行为来教的,学生领悟接受的效果就更好,这就是“活性知识”。反之,脱离学生行为的单纯知识介绍就是“僵死的知识”,学生既然听不进去,也就毫无意义。
语文课《盼》,教师带着学生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学生知道了“得到雨衣”“盼望穿衣”“如愿穿上雨衣”但这些就是现象的简单罗列归纳而已,学生知道这些事实性结论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语文课重在语用,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方法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一些现象性的事实罗列,但没有实质性的方法所得或技能提升,上课像是走过场而已。如果课没有使学生增值,这堂课就无意义。
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知识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式方法,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抽象,不能只是掌握事实,知道一大堆的事实不如学会一个个思维的方法。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应该让学生知道本质上是什么,还可能是什么。学会抽象,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以语文课的课文分段为例,不能仅仅让学生知道本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段落大意是什么,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本文本质上是一种什么结构方式,还可以有哪些结构方式,不同的结构方式其存在的根本特性是什么。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结构的基本范式、基本思维方法,这样才能把知识教活,才能把学生教活。
要把学生教活,就要把教学设计成学生参与的丰富而具体的学科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活的,也就是在解决现实问题时能够起作用的知识。而且学生对于知识的意义的感受与理解,往往是通过在学科实践情境中的应用来实现的。
语文课《竹节人》三个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梳理文章的整体结构,体现作品是一个整体;第二个环节是分析一个局部的思路结构,体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第三个环节通过一两个细节的分析,揭示那个时代的特征及个人境况,见时代,见人生,见世界。由于内容较多,于是教师急匆匆地牵着学生走:像是拽着学生急匆匆地赶路。教师始终没有放手,设计的一些问题全都有标准答案,最终都把这些标准答案和盘托出给了学生,这本质上还是在教事实性知识。其实第一个环节作为样板,老师带着学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分段方法;第二个环节就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独自“行走”;第三个环节,可以先由老师交代以小见大的方法,以细节见人生、以细节见时代、以细节见世界,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文本中寻找、去发现。
做父母的都有经验,只有放手让孩子走,孩子才能最终学会走路。数学课也是这样,第一个环节,教师教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作为样板;第二个环节,本课的第二个知识点,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学,借助电脑自己学习,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学习。叶圣陶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前面的教是为了后面的放。
行动是最好的学习形式。
创意写作课,颇有设计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很有意义的素材。师生讨论,开启学生创意的想象:仙人掌中的鸟窝可以躲避天敌的侵犯,用蜘蛛丝缝合的鸟窝也是别出心裁…自然界的现象很多是神奇的,激发学生的创意,最后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给自己搭建一个特殊的鸟窝,并描述造窝的过程。于是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构建有独特创意的鸟窝。
新媒体技术课,先让学生学习新的技术,然后让学生实践,学生即兴创作艺术作品,很有想象力,很有创意。学生学习成果能够物化的就尽量物化(不能物化的不要强求),将作业变成产品,将产品转化成作品。这两掌课把教学设计成学生活动,在致用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学习才是真实有效的学习。
转自教学评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