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师行动研究的起点

2024/9/20 10:29:48  阅读:17 发布者: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他的意思是教师只要走上研究这条道路就再不会觉得工作乏味,就会享受到工作带给我们的乐趣和幸福。教师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的研究应该开始于行动研究。

一、什么是教师行动研究

教师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教师行动研究有如下特点:

1.研究目的: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2.研究主体:教师,强调做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3.研究性质:属于应用型研究,强调教学行为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相结合,集各种研究方法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强调自我反思,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4.研究问题: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因此研究的课题就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直接指向师生的教与学,选题宜小,但挖掘要深。

二、教师行动研究的起点在哪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人,贵有自知之明。人最难的,不是读懂别人,而是读懂自己。所以教师的行动研究首先应研究自己。实生活中,我们教师群体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研究别人的时候多,研究自己的时候少。很都时候都在研究别人、研究名师,向名师学习,以求追寻名师、超越名师,而很少研究自己。研究学习名师没有错,但绝不能忘记研究自己,因为成长中最大的敌人在于自己,最大的挑战也在于自己,我们只有多研究自己,不断反思,不断反省,我们才能不断战胜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不少的优秀教师都是从研究自己开始的。而研究自己的起点在哪里?课堂是师生的主阵地,也是我们研究的主阵地。因此,作为教师研究自己的起点一定在自己的课堂。

三、研究自己课堂的行动策略

教师行动研究的起点在于自己的课堂,怎么研究自己的课堂呢?我认为着力点在于坚定地实施好“四步策略”。

(一)第一步策略:精细备课

研究自己的课首先要在自己的备课上下功夫。我们发现现在教师备课上有两种极端现象:一是独立备课,不参考其他可以借鉴的资料,不应用其他可以借鉴的资源,只凭自己的认知备课、写教案;二是不备课,直接借用别人的教学资源和教案,完全没有自己的消化和认知。这两种备课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其本质都是教师懒惰的表现。

精细的备课一定是教师扎实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教师要深入学习和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教材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核心素养等方面的教育要求,还要做到与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相融合。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教法和学法、备过程、备训练、备板书设计、备教学课件等。

学校如果有集体备课要求的,教师一定要积极参加学校集体备课,根据集体备课的教案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以及所任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再次加工教案,形成自己的上课教案,教师上课只能使用“自备教案”上课。

(二)第二步策略:开展试讲

教师的备课完成后不是直接就上课,而是还有一个试讲环节。现在很少有教师知道上课前需要试讲,当年我们在师范毕业后的试用期以及参加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重要的课都要试讲,不试讲就不上课。试讲就是在没有学生前提下的上课演练,犹如一台节目演出的彩排,虽然没有观众,但彩排是必须的,才能保证正式演出的成功,教师试讲具有同样的意义。试讲一定要大声的讲,就像和真的上课一样,通过试讲我们可以熟悉教案、熟悉教学流程,可以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可以知道怎样控制好时间分配,可以提前发现和处理一些备课中的不足问题,让我们上课时心中有底,不至于仓促上阵。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做到每一节课都试讲,但我们可以定时、定单元、定课时试讲,可以在研究自己课例的时候试讲,真正发挥好试讲在研究自己课堂中的积极作用。

(三)第三步策略:深度研课

怎样对自己的课堂做深度研究呢?现代手段为我们提供了可能。首先是录课,把自己的课堂全程录下来,这是深度研究自己课堂的前提。第二是观课评课,评价自己的课堂,可以从如下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课堂:看流程、结构是否清晰、合理;看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符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看自己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是否机智有效;看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是否及时准确;看课堂效果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训练了学生哪些应该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哪些应该的核心素养;看教学语言是否精炼、准确还是啰嗦、重复、废话连篇。第三是比较研课,寻找名师、名家的同类课堂,对比观察名师、名家的课堂,从而比较出自己的得失。

(四)第四步策略:落实改课

当我们的研课完成了前三步策略后,更为重要的任务就落实在“改”上了。“改”有可能是改思想、改方法、改流程……“改”要不怕阵痛,小改不伤筋骨,大改推倒了重来,但都要有勇气改正。“改”最终要落实在教案上,形成新的更加科学的课案;要落实在反思上,形成成长的经验和智慧。

教师在研究自己的课堂中也不仅仅是孤立的行动,还可以邀约同伴一同研自己的课堂,倾听同伴的意见,学习同伴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改正、提升自己的课堂。

转自仁华汐语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