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开展语文教材中乡土作品的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乡土作品的题材、文体、群文教学以及主题中等各方面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乡土文本,感知乡土世界,进而体会乡土世界的精神文化与价值内涵。
一、乡土作品的比较阅读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乡土作品篇目较多、文体丰富、内容多样,如果仅仅只是对某一篇或者某几篇乡土作品进行传统的阅读教学,很难深入获知乡土作品的教学功能。因此,在教材篇目的编选情况下以及乡土作品的教学功能的引导下,比较法不仅能够促进单篇乡土作品的深入学习,还能够串联各个乡土作品的阅读教学,将不同乡土作品的异同点贯穿起来,整体深入了解乡土作品的内涵;与此同时,在同一题材作品多角度的比较阅读之后,能够形成相对具体而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能力。
(一)同单元乡土作品的比较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选入了 4 篇精读课文和 4 篇自读课文,其中乡土作品就有 5 篇,精读课文 3 篇,自读课文 2 篇。该单元巧妙地将《阿 Q正传(节选)》与《边城(节选)》设为一课,将《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与《秦腔》设为一课,这 4 篇乡土作品就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同单元乡土作品两两比较的学习形式。本节将以鲁迅的《阿 Q 正传(节选)》与沈从文的《边城(节选)》为例,阐述同单元乡土作品的比较阅读。
鲁迅与沈从文是两个创作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家,两位乡土代表作家笔下塑造的乡土人物、乡土世界以及对乡土的主观态度也不尽相同。尤其是两位作者的经典之作《阿 Q 正传》与《边城》所展现的内容与态度形成了“两极化”的对比。作为同单元的两篇乡土作品,设计者别出心裁地将其放在同一课的教学任务中,目的在于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二者的比较,在“两极化”的差异中寻求共同的创作目的。仔细比较阅读可知,《阿 Q 正传》一文塑造了阿 Q、赵老爷、举人老爷以及未庄的一群看热闹的民众等人物形象,构成了描绘未庄人们的一张丑态图。而《边城》则是塑造了翠翠、祖父、傩送、天保等一类淳朴自然的人物形象。
通过细致描绘这些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沈从文塑造了一个不被近代文明沾染的、充满浪漫色彩的湘西世界。这个理想的世界中,人们都是自然与爱的象征。作者通过展现人物的爱与美来讴歌自然人性,表现一种“健康、优美、自然”的生命形式,以此来达到对人性、生命乃至民族的重造。由此可见,鲁迅的《阿 Q正传》与沈从文的《边城》以不同的情感态度,塑造了两个迥然不一的世界。前者力求“揭丑”来批判国民性的劣根,后者是极力“显美”来讴歌人性的美与自然。两者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表达极具差异的情感态度,但是,“国民性的启蒙”与“人性的重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可得,二者具有殊途同归之处,共同指向的是乡土社会乃至中国民族的发展问题。
(二)跨单元乡土作品的比较
教材中的乡土作品分布于不同单元主题下,分散广但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新课改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群文式的教学方式,即加强文本之间紧密的阅读教学。跨单元的多篇乡土作品如何进行比较阅读教学?这就需抓住关键的比较要素,如抓住乡土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乡土元素、乡土主题等进行比较。如将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中的《乡土中国》与第一单元中的《哦,香雪》、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中的《小二黑结婚》进行互文比较阅读教学。
根据《乡土中国》中所阐述有关乡土社会结构的概念,引申到其它乡土作品的教育内容中,进行互文比较。如《乡土中国》中论述的“文字下乡”“从欲望到需求”等概念具体在《哦,香雪》和《小二黑结婚》中的体现。《哦,香雪》中香雪对知识的渴望、改变命运的需求都体现了“文字下乡”和“从欲望到需求”所反映的乡土社会的变化;《小二黑结婚》中追求婚姻自主以及支撑婚姻自主的法律同样也体现了“文字下乡”和“从欲望到需求”对原始乡土社会的影响。通过乡土作品的互文比较学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乡土社会基本格局的理解,也深化了文本内容所表达的价值含义的感知。加强学生对乡土社会结构的认知不再只是存留在抽象的概念上,而是透过具体形象获得深刻的感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思考。
(三)课外拓展的比较
乡土文学作为现代以来的主流文化,题材丰富多样。除选入教材的乡土作品,还有许多优秀的乡土作品值得我们学习与品味。因此,仅局限于教材内乡土作品的比较阅读是不够的,还要扩展课外乡土作品的比较阅读。由此,一来是扩宽学生的阅读途径与阅读数量,二来多方面、多角度感知乡土作品的价值内涵。例如学习了教材中沈从文《边城》(节选),可以进一步回归小说的原文整体感知沈从文的边城世界。也可以涉及沈从文其它的乡土作品,如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长河》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感知沈从文对原始乡土社会的向往与依恋,以及对近代文明侵蚀下乡土变迁和自然人性消逝的痛恨和惋惜。在此基础上,感知乡土社会的历史发展变化。也可以挑选《湘行散记》中精彩的篇目与《边城》(节选)进行比较阅读与鉴赏。
二、乡土作品的还原阅读
孙绍振在语文文本分析与阅读教学中提倡还原法,它不同于现象学的还原,而是“遵循黑格尔矛盾论,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就是“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现象想象出来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选入教材,成为师生教学的乡土作品定当是时代所认可的经典之作,经典的作品是作家不断加工创作而成的;同时,选入教材的乡土作品会考虑到篇幅编排等问题的限制,作品会略有删减或改动。因此,经典之作的阅读教学需要运用还原法,还原作品初始的样子,深入作品背后,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与教育价值。
(一)乡土作品文本的还原
《阿Q 正传》(节选)、《小二黑结婚》(节选)和《边城》(节选)等作品选入教材均有所删减,单单以教材所呈现的文本进行教学不足以深入感知乡土文化的内涵。针对此类乡土作品的阅读教学,我们必须采用还原法中的文本还原,深刻感受文本精妙的布局、缜密的情感路线,更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学习。如《边城》(节选)中翠翠和祖父格外关注过渡的娶亲队伍,娶亲队伍走后,翠翠请求祖父用双管唢呐吹奏《娘送女》,表现了翠翠和老船夫各自微妙的心理。如何深入体会他们各自微妙的心理?就需要还原文本,即从小说前部分了解翠翠母亲的遭遇,由此体会老船夫看到与翠翠同龄姑娘出嫁的场景,内心的欢喜与担忧,这种复杂的情感一直在老船夫心底,直到死前,还牵挂不已。
再如《阿Q 正传》(节选)开头就写道:“阿 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是渺茫”,紧接着就对其行状渺茫的特征进行一番描述。对“阿 Q”名字、籍贯渺茫性的具体感知有助于理解鲁迅塑造这个人物的普遍性,这里就需要还原小说前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此外,教材节选中着重表现阿 Q 工作方面、与人相处方面的“精神胜利”法。要整体理解“精神胜利法”在阿 Q 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还原文本。由此而来,通过还原,能够整体理解阿 Q 的人物形象,理解鲁迅塑造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讽刺和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二)乡土作品创作背景的还原
乡土作品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其所描绘的乡土世界、塑造的乡土人物以及表达的乡土中心都与之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另外,作家在创作乡土作品包含作者本身的经历等因素,因此对该类乡土作品的阅读教学需要还原一定的创作背景。在时代背景的还原下,促进学生在掌握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与价值时,也形成自己对不同时代乡土特征的感知。如《哦,香雪》一文,作者塑造了一个渴望获取知识、渴望用知识改变自身与家乡命运的人物形象——香雪。一个拥有理想、追求自我成长的农村少女形象正好顺应了当时所处的时代特征——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潮流。这是一个新事物不断崛起,人们不断追求开放、自由与成长的时代。对时代特征的还原,能更加立体感知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塑造这一农村少女形象的目的,暗含了乡土社会的发展。
正因为乡土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所以对当下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因此就可能导致学生对乡土作品的阅读理解存在一定误区。由此,促进学生对乡土作品有效的阅读,需拉近学生与作品所处时代的距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才能促进学生与文本近距离地阅读,达到有效阅读并获得自我体验的成效。
基于乡土作品的特点及语文教学功能的把握,还原法还能打破传统划分段落结构并进一步理解主题中心的学习方法。抓住不同乡土作品的特点与重点,对文本多方面的还原,深入文本进行阅读教学。于学生而言,能够激发联想思维,获得自我的审美价值体验;于乡土中心的教学而言,深入挖掘了乡土作品的作者、人物、时代等方面的内容,极大展现了乡土文学的价值与影响意义。
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学蕴含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独特的面貌,也彰显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生命形式。因此,乡土文学蕴含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当今社会,教学的与时俱进要求教材的编选更突显时代的价值,乡土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