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花大半节课画图,到底是不是好课?

2024/9/20 9:19:26  阅读:21 发布者:


如果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教师指导学生花大半节课绘制一幅图。绘制的过程看起来也是精心组织的,分为各个小组进行合作。之后,各组汇报合作的结果,整节课展示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成果表现上看,学生绘制的图,好看;学生汇报时的话,侃侃而谈。

如果是这样,你会怎么评价这节课?

在新课标时代,这样的课,会不会被认为是实践色彩浓厚,学生自主学习充分的好课?会不会被树立为新课改时代的经典示范课?毕竟这样的课既有语文学习的基本特征,例如画画之余的朗读、阅读、口语表达等;又有跨学科学习的气质,显而易见的是图例的绘制;还有合作学习这一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的学习方法。

到底,这样的课如何评价?

上文说的课例是真实的,我在现场听课,教师执教的是统编六年级上册策略单元的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许多看课的同行都给予了高度认可,大家似乎对这样的“绘图”“合作”“学生抢话筒介绍”的形式毫无防御力,无节制地使用溢美之词进行赞赏。而我则发出提醒:评价一节课,绝不能看形式,应该重实质。

什么是评课中应该关注的实质呢?

如果,一节课执教后,能达成既定的目标;教师根据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学生能在学习后抵达目标,这就是一节好课。否则,形式再多样,学生再活泼,也无法评估为“优秀”。为科学评价这节课,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首先:优先理解学习目标。

此课是六年级的策略单元,学习目标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读,这一目标可知,教学前就需明确“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教学中要思考的是“为达目的,该如何做”;教学执行应表现为:为抵达目标,主动调整、调用、组合、筛选,使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达成目标。以上就是评估这节课的关键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教科书编撰的体例。本课在单元中是第三篇,也是“略读”课文。教科书编者照例在课题之下,编写了导读提示,明确出示了两个学习任务: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在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

显然,之前看到的“半节课在画图”,学生画的就是一日游的线路图,看起来的确是在完成任务1。而且,由学生自己画,体现了略读课文的“自主学习特征”。但这还不够,这些行为是否必要,需要继续思考。

其次,明确学习内容,确定评价方案。

理解了目标之后,我们可确定,执教《故宫博物院》,至少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第1方面是“关于阅读方法的评价”;第2方面是“关于教学内容的评价”。这就等于明确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根据内容,确定了评价方案。

具体阐述如下:

01

如何读?

完成学习目标,课堂上的读书学习须分为两个层面。

1层面为“宏观”,即统整读好本课的四个材料。

本课由4个阅读材料编撰而成,在学习之初,须让学生整体阅读4个材料,知道材料中都写了些什么。读后可知,4个材料中的内容分别是:

材料1,对故宫景点的整体介绍;

材料2,讲述一段奇闻故事,原来太和门是被焚毁和重建的,在初次重建时,居然是“纸糊”的;

材料3,是一个告示,告知所有游客,故宫自201172号起,确定从南到北的直线参观路线;

材料4,提供故宫的平面图,鸟瞰整个故宫能发现它的中正布局。

整体了解,有助于接下来在抵达目标时,精准选择方法,调取不同的材料,抵达目标。

2层面为“微观”,即根据目标选择内容,进行“有区分地阅读。”

以导读提示的第2个学习任务为例,学生要为家人做讲解,阅读的方法就可以是“精选材料,进行精读”。选择材料2进行精读,之后家人介绍“太和门”就能抵达目标,完成任务2的学习。太和门既是故宫的一个重要景点,又带有离奇的色彩,且故事真实可考。假如家人游览到此,能结合场景介绍,这就是最佳的效果。其实,这也是在真实的旅行中,专业导游常用的“讲经典奇闻异事”的小技巧。

学生完成任务2,根据目标,选择精读材料2最合适。精读中,还可以做好批注,提取关键词。例如,关于太和门的故事,可以提取的关键词有“烧毁”“大婚”“纸糊”。三个关键词能唤醒记忆,分别表示“太和门因守门军士玩忽职守而烧毁”;“烧毁后时逢光绪帝大婚来不及重建”;“找到民间纸糊艺人,制作了纸糊的太和门,达到以假乱真”。精读与提取关键词的方法组合,能让学生讲好太和门的故事,完成第2个任务。

完成第1个任务,读的方法有变化。此任务的完成,很容易产生一种“去绘制导游图”的错觉。实际上,这是语文课,应该从“读书”这一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浏览全文,提取信息。浏览材料1,掌握故宫到底有多少个景点,提取景点关键词。

步骤2:对比阅读,确定重点。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作者在详略上的写作差别。如,用了多个自然段来写太和殿,可见太和殿以及和太和殿齐名的“三大殿”是游览时的重点景区。此时,可以确定太和殿为一日游的第一景区。再如文中还花了很多笔墨描写“后三宫”,分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可见“后三宫”也可以确定为一日游中的第二景区。同时,由于“御花园”的位置特殊,是由南向北游览时,出故宫的必经之处,因此“御花园”也可以确认为一日游的第三个景点。

步骤3:浏览材料,继续提取。通过关注材料3,确定“由南向北”的游览顺序。同时直接在材料4上,按照这一顺序,对平面图进行批注,锁定一日游从“午门”进,再由“神武门”出,完成一日游的基本线路设定。在平面图上继续做批注,圈画处“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完成一日游的线路图设计。

请注意:课文中已经提供了平面图,不需要学生现场绘制。虽然绘制的线路图有手绘的动漫色彩,有个性化特征。但和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无关,属于“不必要完成的任务”。

至此,花大量实践绘图,到底算不算好课,答案已经浮出水面了。

02

怎样评?

评价一节课的优劣,还可以注重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三个要素:

要素1:达标的效果。能够完成两个学习任务,且属于经由对材料的阅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完成的,那么评估就应该为优秀。这是评估此刻的前提。

要素2:过程的充分。本课是策略学习单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参与,就是评估要点。充分参与表现为:能选取适当的阅读方法么?能够注重各种方法的组合加工么?能在使用中展示对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水平么?如果能,则为优秀。例如在精读和批注时,能否精准找到关键信息。又比如在浏览时,能否快速把握信息。还如在对比阅读中,能否获得对比的结果?能不能在运用方法时,做到协调、互助等。对学习过程的评估,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估。在策略单元学习中,对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的熟练度、准确度等,理应成为评估重点。

要素3:认知的发展。本课是单元中的略读课文。评估还应关注在之前所学的《竹节人》一课中,是否有对“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阅读方法”的策略有所了解。在《宇宙的生命之谜》一课学习中,是否对这一策略进行强化练习。在这一课学习中,是否能主动运用阅读策略,实现更为主动的学习。策略应用的水平,对策略的认知发展,则是本课评估的特殊性。

评估一节课的优劣,不能停留于形式。特别是新课改时代,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纷至沓来,还有最时髦的任务单、学习单、评价单等充斥着课堂。一线教师不要被乱象迷失了双眼。牢牢锁定目标,才能够看清真相。

转自语文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