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改革

2024/9/18 14:51:07  阅读:31 发布者:

“双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双减”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双减”实现回归教育初心(义务),重构教育生态(教育现代化)。

何为回归教育初心?

免费公平——人人能上学,人人都上学;

优质均衡——人人上好学,人人学习好;

人民满意(幸福人民)——幸福学生,幸福家庭。

这就是教育初心。

怎么重构教育生态?

目标生态——教育强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精神生态——精神家园,人人有希望,人人有信仰。

成长生态——成长乐园,和谐发展,快乐成才,根除无序竞争,消除内卷、躺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双减”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我们都要勇作适应“双减”的学校改革者。

改变观念 用义务教育思想武装头脑,牢记教育初心。

改变心态 坦然、积极面对,最难的是克制私欲、利欲。因为以前的教育都为私欲、利欲服务过,那不是真教育。

改变行为 危害家长和学生利益的行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都要止于“双减”。比如红包、教辅资料回扣、有偿补课等;比如歧视低差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后进生,成绩公开排名,座位根据成绩挑选,义务教育办重点班、实验班等。

一、学校管理改革

1.改革教师的出勤管理

弹性化上班制 “双减”后的课后服务大大延长了老师的上班时间,教师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私事、家庭中的事、生活中的事。还要求教师坚持打卡上下班、坐班制是既不人性,又不人道的管理。改为弹性上班制(取消打卡按时上下班、取消坐班制),满足教师的需求。为了解决学生事务,做好安全管理,配套改革班级管理机制,建立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机制。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管理和服务出现空挡。

2.改革学生的作息管理

科学化作息管理:尊重学生生命健康,缓减学生疲惫之负。一是杜绝学生过早到校,8:30之前不准上课,学生上课前到校,不迟到就行。不要在规定一个到校时间。二是推行集体午休制度,学生中午至少坚持1小时的午休(讲讲邓小平时间的故事)。

实现每天四个1小时:锻炼(游戏)1小时;劳动(手工)1小时;阅读1小时;午休1小时。将会是基础教育了不起的成绩。

二、改革课堂教学

1.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重塑课堂形态

1)打破以往的预习、新授和复习三段式教学。

以往的教学通常都布置有预习,让学生先在家中自主预习、学习,第二天进行课堂新授。“双减”后,不可能让学生再进行大量的预习,特别是书面预习作业。要果断地“砍掉”家庭预习作业,改为在课堂上初读学习内容,再进行集体研究新授内容,在进行总结或拓展。

2)打破面面俱到,落实一课一得,有效践行单元统整教学。一个课时40分钟,只确定一个课时目标,只抓一个课后练习,一项单元训练要素,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课后练习系统。真正做好一课一得,目标明确,让训练有针对性、实效性。

3)打破满堂灌,改为讲练结合。

一个课时教学重难点突破后,立即用剩余的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巩固或拓展训练。在对训练进行针对性纠错和总结。

2.学习新课标,开展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改革

1)更注重政治使命和育人导向

政治属性是新课程、新课标的第一属性,首先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问题。

改革:把育人真正放在首位,真正落实“先成人后成才”,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更注重核心素养导向

新课标将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分解到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形成了立体的动态的核心素养系统。

改革:

从抽象的人和标准到具体情境中的人和持久价值转变。

从面面俱到到关键要素,特别是到挑战性情景的实践智慧。

3)更注重“做中学”的情景化学习

认知学习为主,转为实践性学习为主,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改革:

实施跨学科学习,跨学科教学将成为常态。“原则上,各门课程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改革综合学习方式,大单元教学、主题化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教学活动将会成为常态学习方式。

4)更注重“教学评”一致的综合导向

新课标明确提出来“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了学业质量标准”,还细化了评价与考核建议。

改革评价:

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协商式评价”“推进表现性评价”等。

3.做到八个清晰,探索建构高效课堂

李政涛高效课堂八个要素:八个清晰

一要清晰概念。

无论文科、理科都要有对概念的敏感。一线教学工作者一般对概念不敏感。对案例、课例、故事、操作方法很敏感。

有什么样的概念理解就有什么样的教学。

比如语文老师怎么理解语文的概念,就会怎么教语文。

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那文字要习得、巩固、熟练,就必须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就很鲜明,教学时,老师就会把语文当作一门工具来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文字。

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学,那语文就不只是教文字知识,对文字表达进行训练,还要给学生文学气质和修养,对学生进行文学启蒙。上语文课的方法就是体现极其强烈的人文性。

同样是教朱自清的《春》,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可以教写法,教学生像朱自清那样写出自己眼中的春天;还可以教美,不是春天之美,而是写出春天的语言之美,汉语之美,母语之美,还有文学之美。

二要清晰课标。

三要清晰教学内容。

四要清晰教学目标。

五要清晰教学方法。

六要清晰教学环节。

七要清晰给学生下达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指令。

八是最基础的——清晰学生。

三、改革作业设计及管理

1.明确“双减”文件对作业的底线要求

难度 不超国家课标。

总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布置 分层、弹性和个性化布置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批改 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这是作业设计及管理改革恪守的红线。

2.建立“研、训、督、管、赛”五位一体的作业管理机制

研:开展作业设计研究。保证作业设计的高质量。

训:开展“双减”政策贯彻和作业设计培训,提升学校全面贯彻文件的执行力,和全面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督:学校要建立“双减”执行情况督察组,对教师作业设计及改进情况,课后服务作业指导进行督促检查。保证教师贯彻精神不走样,执行要求不掉队。

管:学校要形成推进“双减”落地的常态管理机制,或者将“双减”的管理职能分解到学校日常管理部门之中,开展常态管理。比如,德育部门负责“双减”文件的学习,与师德相关的考核等;教学部门负责课堂研究、作业研究、教学常规管理、课后服务管理等;支部和工会负责“双减”工作督导等。坚持常态管理,才能确保“双减”精神真实落地。

赛:学校要组织系列落实“双减”情况的比赛、展赛,积极推进“双减”工作高效、出成果。比如:教师作业设计比赛、学生日常作业展示、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双减”论文比赛等等。

3.改革日常作业方式、办法,重塑作业新样态

1)做减法。

减去所有机械重复的作业,比如语文:预习本、课堂抄写本、课堂听写本、家庭抄写本、家庭听写本、单元检测试卷,以及各类教辅材料。这些该减则减。

减去家庭书面作业(真正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2)做整合。

比如,将家庭抄写、家庭听写、课堂抄写、课堂听写整合为课堂“识写听作业单”。在突破了重难点字词后,教师组织学生练习“识写听作业单”,将“先认,再自写,后听写”训练于一体。可以实现当堂过关。将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整合。跨学科整合。

3)做加法。

一是布置“家庭口头作业+讲错题训练”。讲给家长听,直到把家长教会为止,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二是布置班级共读一本书。尽可能选择与教材文体相同或主题相近的图书,每天家庭课外阅读不少于30分钟,并与家长一起交流讨论。第二天语文课上,开课的前三分钟,轮流由一位同学大声朗读前一天晚上读到的精彩片段。

三是创新作业方式。思维导图、设计手抄报、制作心愿卡等等都是可以探索的作业方式。

四是增加体验性作业。可以开展体育锻炼、家务劳动、手工制作、人际交流、商务活动等等。

五是开展社团培训。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化发展。

4.对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建议

第一步是学会选择,在教师拥有的众多资料中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作业,提升教师的判断力。

第二步是学会整合,在教师拥有的众多资料中学会将适合的、有用的、有价值的作业进行嫁接整合,提升教师的整合力。

第三步是学会创造,深入钻研教材,把准目标要求,深入研究作业设计和命题设计,把握命题理念、原则,深入研究学生,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情,学习名师作业设计和命题设计经验,寻启示,找节点,巧构思,创造性地实施作业设计和测试命题设计,提升教师的创造力。

四、改革学生评价

育人目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1.改革学科素养测试

2022年下期开州区一二年级语数学科测评改革,废除了纯纸笔测试,实施了学科素养测试。

上期末开州区教委印发了关于《开州区小学一二年级上期学生语文、数学学科素养评价指导意见》的通知。这个通知是在《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小学一二年级语数学科非纸笔的素养评价建议》基础上转换过来的。我们在《建议》中明确了评价原则,这就是期末学科素养测试的基本方略。即:

1)评价目标“依标扣本” 期末非纸笔学科素养评价在目标确定上一定要“依标扣本”,即根据小学一二年级语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研发期末监测工具,不允许脱离课标、教材要求,不允许超越课标、教材要求。做到监测工具的命题难易适度,不人为拔高,不超进度,不给学生出偏题、难题、怪题,而违背课标精神。

2)评价方式多元 研讨多元化评价方式,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结合,废除一张纸的监测方式,既检测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又检测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水平。

3)评价方法情景化 创设解决问题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察学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核心素养。

4)评价结论综合呈现 将学生学习过程与期终监测结合,既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又重视学生期末评价,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与期末监测相结合,按照过程大致(20%-40%),期末检测大致(80%-60%)的比例合理分配评价分值,最后确定学生的综合等级。以等级呈现学生的学期学业成绩。

在语数学科的具体测试中我们又建议了测评的系列方式,即:

开展游戏测评;创设情境测评;设计活动测评;操作表达测评;设置重测机制。

各学区、各学校较好地落实了教委的《指导意见》,也还体现了不少学区、学校特色。

这些都是大胆的创新和改革,非常值得肯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继续着力:

一是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方案,组织更科学、实施更严密、操作更简洁高效。

二是考虑拓展和延伸。我在想这种学科素养的测试方式可不可以延展到3-6年级呢?是完全可以的,比现在一张纸的测试应该科学得多。

2.学生评价将走向更加科学

更为全面: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

更重选择:“基础(学科)+选择(学科)”或“基础+抽测”。

更重特长:合格+特长

更加多维:Z+”的评价方式,即“自评+校评+同学评+家长评+

更重发展:“成长袋”评价,见证成长的历程,自我比较,自我肯定。

这些都是学生评价的趋势,校长们在自己的田园里完全可以先行先试,敢为人先。这才是有理想、有情怀的校长的担当。

自仁华汐语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