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就要和语言较真
2024/9/18 14:41:54 阅读:24 发布者:
最近在课堂教学中深感品味语言的重要性,通过品味语言才能切实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实现训练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传承文化,培养审美能力的育人功能。特将自己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和做法整理出来,公诸同好,敬请指正。
为何要和语言较真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因为各种情境的需要,我们要在保持基本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对遣词造句做出一些调整,使得语言表达出现不同的面貌。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语言和语境的感受、分析、概括和综合,捕捉语言的意义,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语言使用的能力。在语文的四种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处在首位,是其他三项素养的的载体和基础。近年来,随着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认识的深入,对语言运用效果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实现“语言的建构和应用”,除了必须具备识字断句的基本语言能力,还必须中必须具备斟酌语言分量、体会语言情味、剖析语言效果等高阶的语言能力。
如何和语言较真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要紧扣文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修辞处较真。凡修辞处必是作者用心着力之处,当仔细琢磨。反复是一种常用的修辞,能起到强调的作用。朱自清在《春》开头写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把人们对春天的热切期盼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堪称经典。《以工匠精神铸造时代品质》一文中写到:“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作者连用四个“一”来概括匠人的工作环境,突出了工作条件的简陋、工作追求的执着,表现了工匠精神耐得住寂寞、倾心工作、心无旁骛的专注的内涵,也体现出一种用精神力量对抗物质力量的伟大,为下文进一步揭示工匠精神的人生境界内涵和人生哲学内涵做了一定的铺垫。
2、在反常处较真。语言的运用不求千篇一律,而应当千变万化。如果陷入“套板反应”,那就成了僵化的语言,毫无表现力可言。所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一定是新鲜的,或者说是“陌生化”的。最典型的例子是《祝福》中描写祥林嫂的句子:“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鲁迅选择了倒装句来表现祥林嫂经济上的赤贫,把定语“空的”和“下端开了裂”单独提取出来,放到了能独立成句的地位上,增强了表现力。因为倒装句打破了正常的语言结构,使得原来的主谓宾定状补的表现力也发生了改变。除了语言形式的反常,还要注意语言环境和语言内容的背反。明明是批评会,说出来的却是表扬的话,那就要考虑这表扬的话语的真实含义。《拿来主义》中说:“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进步”一词明显就不是表扬的语气,这很容易看出来。而“活人”和“古董”的比较则非常值得玩味。人和物本就不处于同一层面,而作者却偏要物和人的对比,将物的“古”和人的“活”对立起来,把无物可送而又不得不送的窘态写活了,用怪异的词语组合嘲弄对方的丑态,表达了自己的轻蔑。这就是常说的“敲锣听声,说话听音。”
3、在隐晦处较真。教材选文基本上是传世名篇,文字精彩,底蕴深厚。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其一是《赤壁赋》中的歌词,其二是《登泰山记》中的写景。《赤壁赋》中的歌词采用了“骚体”,“桂棹”“兰桨”自然包含着象征的意味,“美人”也用的是比兴的手法,那么,“渺渺兮予怀”就自然不是闺思之情。这是全文感情的枢纽。如果不在这里还原到历史的场景,琢磨透彻,后文的“潜蛟”“嫠妇”就成了表面文章,乐景之下深藏的仕途挫折、人生失意的悲戚就难以被挖掘出来,大大降低了阅读的质量。故在此隐晦之处,须特别设一个环节,把传统文化的对君臣关系的特殊表达系统介绍给学生。《登泰山记》就不能仅仅用“桐城派”散文的普遍特征去看待,而要真切地体会到其在简练到极致的语言背后是一种凝重郁结的气脉。作者为何会把文章写到没有一个多余的字?除了他的文字功底之外,更是作者的一种情绪传递和审美追求。从情绪上说,这篇文字的情绪是冷的,又是刚硬的。作者冒着风雪,走四十五里的山路,“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是何等的艰难;而结尾的景物描写更是冷硬,“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不用再多,就这几句,透露出浓厚的寒冷。语言简洁的背后是“懒言少语”的真实心绪。他辞官归田,冒着风雪登泰山看日出,虽然自然伟丽,人格傲岸,但毕竟仕途坎坷,似乎种种不顺意都包含在了这“雪与人膝齐”的绝顶寒冬之中。这不是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4、更要在寻常处较真。寻常的文字里也包含着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答司马谏议书》和《与介甫书》同是题目,但是比较一下也是有差异的:一个称对方的官职,一个称对方的字。这里不仅有写作意图上的差别,也能显示出二人的个性特点,玩味一番,会有收获。《侍坐》篇中的子路之言也值得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常常根据“子路率尔而对”说子路是率性、鲁莽的,却很少有人从子路的言语内容和言语方式来分析子路的“率尔”。子路在言志的时候,从言语内容上看,其言“大”:说自己可以治理“千乘之国”,能够对付“大国”,而且“三年”可以收“有勇”和“知方”的大功;从言语形式上看,其言“狂”:子路采用了递进的句式,条件重重加码,从治理大国到制衡大国、同时应对战争、饥荒等极端条件,还给自己订立期限,最终要实现百姓“有勇”而且“知方”的教化目标。这种层层加码的表达方式,显示了他的自信满满,甚至是夸夸其谈。《礼记·儒行》说:“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意思是儒者在大事情上谦让,让人觉得有傲慢之感;在小事情上谦让,让人觉得有做作之感;在处理大问题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处理小问题时,非常恭谨,好像心中有愧。让他们去争取点什么有点难办,让他们放弃点什么倒比较容易,自卑谦让像是无能之辈。子路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儒士应该遵循的的“礼”。所以,后来孔子批评他的时候说“其言不让”——一点不谦恭!想一想当时的情形:孔子好不容易把课堂气氛烘暖,结果子路完全不按照老师教的回答,在那里自由发挥,完全由着自己的鲁莽性子来,孔子能不给他踩刹车吗?
5、当在直觉处较真。上面的四种方法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但是,好的语言表达会“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强调直觉的作用。当你觉得某种说法、某个句子、某种表达“有味道”的时候,就要紧紧抓住这种感觉,琢磨一下,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并且深入思考:这种效果是词语、句式带来的,还是修辞手段带来的?比如《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提出来的“送去主义”“拿来主义”等概念,非常富有表现力。那我们就要思考一下,这种表现力从何而来。词典上说,“主义”是“指某种理念或思想体系及信念。”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大词”,而“送去”“拿来”则是表示一般行为的“小词”,这种“大词”和“小词”的搭配不但打破了人们的一般语言习惯,给人以新颖感,还启发人们去思考“送去”“拿来”这些行为的表象之下的“理念”“思想体系”,深挖它们的根源,从而深化了认识,语言的表现力不可谓不丰富。
和语言较真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是由语言构成的。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真正把课堂建立在语言品味之上才是语文课的正道。只有回归到语言的层面,语文课才不会成为历史课、思想政治课;只有真正回归到语言层面,我们也才能够真正吃透文本,实现认识的深化和升华,真正感受的语言的魅力,增强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实现文化和审美的传承。也只有和语言较真,阅读才能知其意,并且知其味,进而在说话和写作中才能达其意,传其神。
转自长在铁一中的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