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为“预测”策略单元。这是小学六年中涵盖的4个策略单元的第一个,是小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第一次经由教科书中编撰的课文,正式接触策略学习。
因此,关于这一单元学习的研究,有多人论述,还有专家、学者从学理层面,告诉一线教师“什么是策略”“什么是预测策略”“什么是阅读策略”“策略教学的原理”等。这些论述对一线教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单元的特殊性,的确为教学带来一些困惑。
预测,是读者个体的内心活动,是阅读时自然生发或者刻意追求的,同时结果也是众说纷纭,各不相同的。不同读者的阅读经历不同,阅读水平差异,都会影响预测结果。如今要统一纳入课程体系,在课堂学习中集体掌握与接受,确实会遇到些许瓶颈与局限。
例如,有专家建议预测单元不应让学生预习,而应直接教学,为的是制造陌生感。
而实际情况是,学期初学生拿到课本的时候,大部分就已将课本看完,所谓“不接触课文”是不存在的。更不要基于好奇心,教师越是强调不要布置学生预习,学生越是会去“偷看”,这是儿童的猎奇心理。
还有人说,预测就是要允许学生“大胆、自由”猜测。
殊不知胡乱猜测,绝非预测,反倒是对预测的一种破坏。
从阅读时的心理机制上看,学生作为阅读者的预测,是对文章发展脉络、走向的预判,同时在做出判断的过程中,展示读者对文本理解的主体意识,是主动学习的重要过程。
阅读过程中,是否进行预测,由读者的理解水平、文本对读者构成的刺激程度、阅读时融入的特殊心境等所决定,激活的是读者的深度学习,启动的是理解、判断、创造等的高阶思维。同时,预测是元认知策略,体现了读者本人在阅读实践中的自我审视与反思、修正,是一种高级别的思维。而胡乱猜测,则与此背道而驰。
学习预测,不仅要掌握预测方法,形成主动预测的意识,养成优质的深入阅读习惯,体验经由作者本人更为独特地理解与体会文本内涵,预估文本发展走向等带来的非凡感受。
因此,在教学领域中如何进行预测学习?面对已知的课文,应如何设计教学呢?成为思考的重点。
以最为典型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尝试确定单元首篇的教学取向,突破现状对学习的限制。正如单元导读页面中提出的学习目标为“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本课是学生第1次学习策略,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方法多了,运用灵活了,就能形成策略。
那么,这些需要学习的方法,来源于何处呢?
关注统编教科书,可以发现编者以读者的身份,在这一课中设置了七处批注。这其中就带有预测的基本方法。
必须说明:实质上这些方法称不上策略,充其量只是学习策略的一些基本操作,开启的是学习的端口。或者勉强可以称之为进行预测时运用的一些小技巧。但也需要看到辞典中对策略的解读,就表述为“方法集”,集也就是诸多的小技巧、小窍门、小方式等,组合起来就是策略。
如果掌握得多,运用得好,自然而然地融入阅读实践中,还能形成组合,构成体系,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事实上,这个整体的认知水平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灵活调用,随阅读而随时展开预测,也就是形成了策略。
有学者指出不应过度注重对批注的学习,不应局限于教科书编者所设计的这些一望便知的阅读提示。认为这样的学习过于简单和直接,虽然能获得部分预测方法和可执行的工具,但也极易使这些方法变成新的“套路”,限制或锁定读者预测的深度和广度。
固然,所有的“技术”在“艺术”面前都会显得苍白,表现为操作演练时所需的流程、程序、步骤,降格为工具。而作为体现读者本人阅读深度的预测,必须带有个性化的解读元素,富含读者富有深度的洞见。
工具、流程、步骤等,是无法促成深度学习的。但请不要忽视学习者的特征——第二学段三年级的学生。也不要忘记本次学习的特殊性——首次学习策略。建设基本的学习路径,获得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针对首次学习预测,可行的最佳的方案就是在单元导读页面中提到的“一边读一边预测”。这既是单元学习目标,也是基本的教学方案。
具体而言,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合教科书,逐段阅读,读到哪段,预测到哪段。
第二步:将自己的预测与教科书中的批注相比对,重点掌握批注中提及的预测小方法。诸如:根据题目预测、结合插画预测、读到关键句预测等。
第三步:不断将自己的预测和课文延展的内容进行比对,修正自己的预测,让预测更为精准。
实际上,课文内容就是提供学生进行比对预测结果的样本。从这个角度看,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预习”与“不预习”,不应该作为预测单元教学成败的关键去强调。同时,作为预测策略的起步阶段学习,及时借助课文给自我以精准的反馈信息,还有助于预测结果不断趋于准确,学习效果不断改良与提升。
反思以上的学习步骤设计,从学习角度看,至少具备以下三个优势:
优势1:首次学习的价值大。
首次教学中,学生就获得实用型的技术,奠定了学习的基础,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诚然,对技术的崇拜也让这一次的学习少了些许温度,让预测的结果缺乏灵性与深度,但学习的结果是得到保障的。在这一结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学生真正拥有策略时,才能对文本有更多元的解读,才会达到预期的创造性高阶思维体现。
不成规矩,无以有方圆。基于方法与技术的预测,成功率较高。
同时,不得不说教科书的编者选用以典型的反复结构写成的童话作品《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学生学习预测的优质样本。仰仗于本文的特殊结构,学生较为容易发现文中的类似的情节与多次重复出现的关键句等,以此为参照,做出准确预测。成功率将带来初次学习的美好体验。因此,单元首篇的学习价值是可贵的,这是不容置疑的。
优势2:有效确保学生作为主体展开学习实践。
基于样本以及编者批注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保证。学习的内容已经明确,学习的目标也清晰,学习的参照也完备,就是确保学生在这一次学习中能成为主力军,积极大胆地展开预测;针对同伴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合课文予以验证反思,这些学习活动即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又保障学生抵达目标,获得学习成果。
反之,倘若教学中特别关心“学习童话”,让学生不断对课文进行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或者进行童话中的人文内涵提取,童话中的角色性格分析等,都不符合本次学习的基本要求。特别提醒:不要以为在学习过程中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填写表单、绘制思维导图、交流阅读感受等当作是本次学习活动中的有效组成部分。表单、导图等都是工具,是手段,是阅读时认为搭建的支架,并不是有了它们就是主动学习,更不能让其越俎代庖占据了教学的主体过程。
优势3:学习的成果易于拓展。
本次学习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不至于局限于“本课”之内。策略的学习,得法之后就要实践,实践就是检验方法的最佳途径。针对本课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两篇带有反复结构的文本进行拓展学习。选取的文本可以不完全出现,不让学生知晓文章的结局或是关键部分的情节,而是让学生尝试预测。之后再呈现文本的相关部分进行比对,验证预测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看,单元次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编撰得极为合理。看起来是要“反复下去”,实则上戛然而止。当学生的预测和原文比对后,应该说会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刺激,面对其他文本的预测时,答案也会更加丰富。
转自语文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