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研组逐步走过了“经验交流说”“管理组织说”“学术团体说”和“发展共同体说”四个阶段。而现在我们更认为教研组应该是被定义为“基于成员共同发展的学术合作小组,组内成员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全员参与互助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最后达成教师发展的共同目标。”
如何形成这样的学术合作小组,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思考教研组的问题和策略。
当下,教研组存在的各种问题
1.教研的深度——浅层化
对于教研,我们往往容易出现“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导致教研没有长程性,教研活动缺乏长期思考。
由于日常工作的琐粹,做的教研目标是杂乱的;因为疲于应付任务,做的教研计划是敷衍的;因为忽略教研活动的精心安排,做的教研活动是准备不充分的。
一方面,作为教研组长,因为理论功底的缺失,自身专业不够,或者因为不敢大胆展开工作,使教研组少了引领性,导致了工作的浅层。另一方面,教研组内成员都是一线老师,长期疲于应付日常的琐粹教学,导致教研组内缺乏整体的深度思考。
以上,都是让教研浮于表面化、浅显化的原因。
2.教研的形式——碎片化
因为一线老师事务较多,所以,教研的内容一般是日常的、琐碎的、马上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各级部门任务的安排,也容易导致教研的内容以当下发生的任务为主。再次,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形成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教研方式。
比如,某地因为突然来了上课比赛,全组的教研活动就围绕比赛展开;不久又来了基本功展示,教研组工作就围绕基本功展示开展,这些都容易让教研缺乏整体思考,急于应付各种检查,最后忽略了教师整体素养的发展。
同时,由于新时代教学理念的层出不穷,让教研组的话题应接不暇,当前面的主题都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又换成新的教研主题,再加上事务性的工作,考试升学的要求,使教研变成——熟知了学科知识,重视了陈述性知识,而忽略了程序性知识。
3.教研的组织——少活力
我们进行了多地研究,发现教研往往是少数人的参与项,或者轮流参与,有教研任务的老师能够参与,没有任务的老师不参与,或缺乏深度参与。
比如,被安排上课任务的老师,要么是组内骨干力量参与,其他不参与;要么是机械性发言,发言完毕,教研活动也就完毕;要么是新老师参与,老教师不参与。这些都是让教研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整体教师教研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会出现平均参与,这一次你上课,下一次我来,表面似乎公平公正,实际上教研质量仍然缺乏深度参与,并缺少活力。
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其一,教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老师们不愿意参与进来。其二,未能满足教研需求,教研需要解决真实的问题,没有深入思考老师内心之所需。其三,分工不够明确,一部分老师在行动,而一部分没有思考。
因此,要想教研组内充满活力,就要聚集所有老师的智慧。
改进教研组,这些策略可参考
1.教研组整体建设——注重教研专业化
为了营造教研组内部的专业化氛围,首要任务是强化教研组长的专业素养和领导力。教研组长需不断提升自我,不仅注重自我学习和成长,还要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以确保在专业领域具备全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课程与教学的能力、执行与管理的能力、科学设计和自我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能力、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沟通的能力。
同时,教研组长的人格特质也至关重要,他们需要热心、真诚、正直、有责任心,并具备结构化思维、研究性思维和融通性思维等专业思维品质。
当然,还要带领同伴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比如安排专业阅读(线上+线下),将前沿资料分享到团队群组中,鼓励教师自学,促进其深入思考。此外,集体阅读、解读课标、深入探讨教研主题等活动也是构建学习型专业化教研组的关键步骤,团队成员应积极参与,做好读书笔记,共同促进教研组的专业化水平提升。
2.解决教研浅层化——教研主题化
若要使教研从形式走向真正的实效,我们需从短期的教研活动中抽离出来,转向对长期教研活动的深度思考与设计。主题教研是有效途径之一,而主题的确定必须紧密围绕课标的指导和现实中真实问题的出现。新课标顺应了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其教学理念已从“教知识”转变为“教素养”,从过去的教授“专家结论”进化为培养“专家思维”。
基于这一理念,教研组需要精心选择大主题,备课组则应细化小主题,确保每次教研都有主题、有抓手、有任务。此外,教研的有效性不仅在于主题的选定,更在于每位教师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和积极思考,以及将这些思考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从而真正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
以语文教研组为例,针对当前教学碎片化的挑战,我们决定以大单元教学作为教研的大主题。大单元教学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课标、教材与教师落实之间顶层逻辑、中层逻辑和底层逻辑综合融通的路径。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教研工作都是围绕课标展开的,从课标要求出发,逐步细化到学期目标、单元目标以及课堂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包括课例研修、微课研究、课堂反思和读书笔记等,都将围绕大单元教学这一主题进行。
如果这学期做不完,下学期还可以继续完善和优化,把一个主题做透。这样,我们不仅能确保教学质量与课标要求保持一致,还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深度学习。
3.解决教研碎片化——教研课程化
要解决教学碎片化的问题,就要从教研的整体结构化设计开始,从而以“课程化”思路促进学校教研组深度教研,有助于促进教研文化的建设。同时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系统化思维的构建、课堂教学的整体构建,以及后续的每个年级的继续沿用。同时,课程化设计需要纵横交错进行。
以语文组为例,我们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为主题,横向的课程设计是:
1. 大单元的大概念确定
2. 大单元的核心知识确定
3. 大单元目标确定
4. 大单元文本解读
5. 大单元学习任务群设置
6. 大单元情境链设计
7. 大单元活动设计
8. 大单元评价设计
而纵向设计是以每个年级作为支点,以年段特点作为基准进行活动设置:
初一:记叙文大单元展示
初二:说明文大单元展示
初三:议论文大单元展示
高中:文学专题展示(可以做成散文、诗歌、戏剧、小说)
通过系列化的设计,把教研形式推向了整体性建构。
4.解决教研少活力——教研项目化
每次教研时,如何调动所有成员的参与性,众筹所有人的智慧,让教研组的成员尽量参与进来?我们采取将活动项目化,具体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进行思考,每个阶段每个人都有具体的任务,从而把教研做到实处。
项目式教研
流程 | 学习任务 | 教研形式 |
准备阶段 | 1.教研组布置任务 2.备课组进行主题确定 3.确定上课成员、微讲座成员、评课成员、棘手话题成员 4.备课组打磨上课、讲座、话题 5.备课组内改进 | 备课组活动 |
实施阶段 | 1.上课成员设计主题思考清单 2.上课成员现场展示 3.评课老师根据清单评课 4.主题微讲座分享 5.主题棘手问题组织研讨 | 校内活动 片区教研 跨校教研 |
总结阶段 | 1.简报的撰写 2.反思的撰写 3.撰写研究案例 4.形成成果样稿 | 写作打磨 课题实施 |
教研组改变后的实践结果
教研组实施更级迭代策略后,实现了以下方面改变:
1.实现专业提升
通过教研组的主题聚焦和系统项目式的实施,教研方式得以转型,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变得越来越专业,同时,组内成员实现了观念的转变,提升了组内成员的研究思维,专业知识逐步结构化,由以前的经验型走向研究型。
2.形成教研文化
教研组的文化不是简单的表面包装,而是真正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精神和价值观,并且逐步有了学科内涵,形成了普遍认同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教研组长作为这个实践群体的灵魂人物,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各司其职、人人担当且具良好价值取向的教研环境。由此,良好的教研组文化就水到渠成了。
3.形成教研长程
由于系列化主题教研的深入开展,教研主题实现了长程化,有效聚焦了教研的观察视角,并规范了信息收集过程,从而充分展现了教研活动的科学性。通过长期坚持,这种教研模式促使我们从过去的单项输入转变为多元互动,从短暂的单一选择进化为全局性的整体思考,从浅尝辄止的表面分析深化为对问题的深入挖掘。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教研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利于后续成果的梳理以及辐射影响的广泛推广。
当教研组围绕特定主题开展深度教研时,通过系列化、深层次、进阶性的持续研讨,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许多教学问题。这些研讨不仅注重理论探讨,还结合项目式活动及具体环节的有效落实,确保教师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