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读是进行课例研究有效且重要的方式之一。所谓“课例研读”,是指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设计、实录等方式,反复揣摩品味课例,以期获得新感受、新发现、新思想。比起现场听课、观课,课例研读所涉及的资源更多、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多次阅读的便捷性以及自我选择的主动性等特点,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为此,应遵循课标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对“课例研读”这一教研方式展开深入探究,最大化地发挥其优势,从而获得良好的教研效果。
一、聚焦主题,沉浸式研读
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教学方法不胜枚举。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地域特点、个人喜好等,可以研制出众多的探究主题。教师可借助课例研读,将自身的关注点、兴趣点聚焦在某一主题上,好好地驻足赏析、细心揣摩,全方位、多角度地感悟,从而形成对某一主题的深度思考。
例如,某次校本教研活动确定了“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融合”这一研究主题,并向教师推荐了薛法根老师教学《火烧云》一课的课堂实录。为此,笔者对这节课展开了研究。具体而言,笔者先整体浏览整篇课堂实录,了解薛老师教学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框架,对这节课形成整体认知。然后提取课堂中涉及读写结合的两个环节:一是在学生潜入文字,充分感受火烧云动态美的基础上,薛老师出示了火烧云的图片及展示其形状变化的视频,让学生认真观察火烧云,大胆想象,使自己笔下的火烧云也动起来;二是在学完课文后,薛老师设计了“间接写”的创意微写作环节,让学生将“烈日炎炎”这个成语转化成一段话,要求只能借用描写霞光这一段中写到的人物和事物。结合这两处练笔环节,笔者进行了深度思考,并与执教者对话,从而意识到:第一处练笔是“近迁移”,要求学生在理解了作家的语言表达特点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模仿和实践,在学和做中提升表达素养。第二处练笔旨在带给学生一种“新奇感”。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却改变了学生“只要用上成语,语言表达就美”的思维惯性。由此,学生在学习“间接写”的过程中,悟得了在写作中有时要少用成语,多用描述性词句,这样可以使文字更生动形象、更有意境。
实际上,有关阅读教学的研究主题极为丰富,如学习任务群、语文要素、大单元教学等等。课例研读有助于教师心无旁骛地对某一主题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对其的深刻体悟。
二、潜入情境,补白式研读
不管是课堂实录,还是教学设计,都是执教者精心设计的结果,都呈现出清晰而有条理的教学思路。研究教学过程,方便教师感知其设计思路,并模仿其进行教学。在遇到某处难以处理的内容时,研读者不应直接参考执教者的处理方法和策略,而应将整节课视为一种认知情境,故意脱离这部分内容,结合前后的教学环节反复揣摩应如何设计教学,从而以补白的方式完成个性化的教学设想。再与执教者的设计及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优劣,基于自我反思领悟教学的真谛。
例如,《自相矛盾》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对学生来说,“思维”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暗箱”。故而学习本课的重点应聚焦于分析与把握“因果关系”,了解人物言行背后的思维过程。为设计教学过程,笔者阅读了王林波老师执教这节课的课堂实录。当读到“任务三:推测想象,展现思维过程”时,笔者故意停止阅读,并深入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鬻盾与矛者为何弗能应也?在全然不知路人思维过程的情况下,如何走进人物的内心,想象路人明知楚人无法应答还故意发问时的表情、语气?思考过后,笔者再阅读王老师的课堂实录,不禁醍醐灌顶:王老师不仅借助再现情境、出示“表情包”等方式,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从中找出人物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还在学生懂得“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之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因此产生疑问:矛和盾难道真的不能同时出现吗?它们有没有可能同世而立呢?书本上的知识会不会有误呢?于是,王老师给学生看了一样东西——坦克,并让学生在它的身上找一找“矛”和“盾”。学生从而明白:正因为有盾的存在,矛才会力求其利;正因为有矛的存在,盾才会力求其坚。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至此,文言文教学没有停留在读懂故事、理解词句的层面,而是让“矛盾”无限升级,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存在的价值。
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要建立在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阅读教学实录时,教师不能完全被他人的思路牵着走,而要在必要处驻足深思,体悟执教者的设计和自己所想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两者的优劣。这种补白式研读,为教师的实践与思考提供了鲜活而有效的认知载体,也为他们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路径。
三、同课对比,立体式研读
课例研读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受空间的限制。研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将同一课题下不同思路、不同理念的多个名家名师课例归置在一起,采用对比的方式,对课例进行立体式研读,在对比中举三反一,洞察规律,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思想。
例如,《手指》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针对这篇课文,笔者曾与备课组成员共同阅读了两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其一来自薛法根老师,基于文体表达本位理念。其二来自武凤霞老师,基于发现文本言语表达密码理念。这两位教师对本课的处理是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和思路展开的。通过深度研读可以发现:薛法根老师紧扣文本语言特点,设计了真实的任务情境。他借用“比较”的方式,设计了具有趣味性的“读一读”“比一比”“写一写”的任务群,让学生做“小裁判”,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丰子恺语言幽默风趣的密码——“夸大特点举例写”和“夸大特点拟人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一回“代言人”,模仿丰子恺独特的表达方式,用幽默的语言写一写“五官争功”,为自己的五官代言。薛老师将一个个任务连成任务群,从而使学生在连续的任务学习中拾级而上。武凤霞老师则围绕课后习题“课文的语言很风趣……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一核心任务,将品味文章语言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语言风趣幽默的秘密藏在“语言的拟人化”“大量单音节词的使用”“有节奏的短句子表达”等方面。同时,品味每一种语言特色时,都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高品质阅读的能力,使读、品、悟和积累、表达融为一体,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
在阅读针对同一课文但处理方式完全不同的两个课例后,可以就此展开深思。首先,要在课例研读中洞察教学方式所依托的核心理念。其次,从操作实践角度看,这两个课例从不同的维度展现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从而将阅读、积累、表达和运用融为一体,同时利用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真实、高效的发展。
多课例的对比研读需要教师紧扣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将教学的关注点放置在执教者不同的教学思路和认知方式上,便于教师在对比、借鉴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跨越时空,勾连式研读
语文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基于不同理念所实施的教学行为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跨越时空进行勾连式研读,将多年前的课堂真实客观地还原出来,并运用当下的理念和思想对其进行辨析与思考,一方面可以评判过往教学手段和策略的优劣,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强化自身对当下理念的认知与体验。同时,跨越时空勾连式研读同一名师不同时期的“同题”课例,可以洞悉这位名师的思想发展历程,有助于研究名师的教学风格,形成对名师的全面认识,发现名师成长的密码。
例如,笔者观看了宋运来老师在第12届江苏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的写作课例《变》的教学视频。宋老师的教学理念极其鲜明:第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言说欲,并将二者导向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生成。第二,执教者以学习者、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但仍是学习者中的“首席”。第三,写作教学兼顾口语交际、阅读等语文教学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际上,宋老师在14年前曾执教过这一内容,当时课题的名称为《愁女的故事》。笔者遂将本课的教学实录与《愁女的故事》一课的教学实录进行勾连式研读,发现除了课题名称,宋老师的授课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愁女的故事》一课的教学主要聚焦三个核心词语,即感悟、情境、想象。这在当时已经属于非常前沿的教学理念了,但用当下的眼光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与阅读、口语交际等环节脱节的问题。虽然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悟”,但学生还未来得及深入理解就进入了写作实践环节。虽然教师提醒过学生写故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要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但学生的习作成果仍缺乏表现人物性格的个性化语言。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宋老师在十多年后改进了教学理念,创生了《变》一课。以学生擅长的质疑贯穿课堂始终,一次次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成功打通写作课与口语交际课之间的壁垒,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由此,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明白了同样的场面,不同人物的反应是不同的,还懂得了人物的情感也会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发展。
通过跨越时空的勾连式研读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理念的更新,当下的语文教学较之过去更加强调任务群视野,注重以任务活动的方式推进教学,倡导在“做中学”,重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课例研读是课例研究的重要方式。教师只有主动开展课例研读,充分发挥其优势,才能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转自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