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浅谈中学历史需要培育哪些思维能力和怎样的人文情怀?

2024/9/6 14:23:08  阅读:28 发布者:

(一)培育文本分析运用能力

文本分析能力也就是查阅、评估、提取、运用史料的能力。这里的文本不仅仅指文字史料文本,还指图表文本、影视文本、甚至还包括漫画文本。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教提高我们文本分析能力,一要思考文本的来源是什么?这直接决定史料文本的可信度和可用价值。二要思考文本经历了怎样的流传。是一手史料?二手史料?还是……几经转手或者转载的文本可信度就相对较低。流传直接影响史料的可信度与使用价值。三要思考文本的作者是谁?他有怎样的立场?因为作者是具有主观感情色彩和必然保护既得利益的个体,他的立场直接影响文本的观点和立场。四要思考文本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因为所有的文本史料都是时代的产物,深深打上的时代烙印。例如:有关中美关系的史料在中美建交与中美贸易战时期所反映的中美关系信息肯定不一样。五要思考同一史事还有没有别的文本记录,这里强调“孤证不立”,追求史料的信服度。总之,文本分析能力主要指评估文本真实性的能力、判定文本内容真实性的能力,分析文本内容是否符合逻辑的能力,提取文本有效信息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运用文本史料的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考虑是否符合前因后果、主体一致、符合史实,符合时代背景,是否前后矛盾等等,历史解释要符合常规逻辑,逻辑自洽是人文学科研究的最核心原则之一。进一步说:作为历史学习者和教育者面对历史现象和信息多自问以下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和信息我们是靠直觉感受还是理性分析?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二元论”的局限性,也就是非黑既白思维定势的局限性,能不能以一分为二辩证思维分析历史,是否意识到“线性思维”的缺点,所谓的线性思维就是单一的、单方向的、直接表面的、抽象的思维。面对历史事件我们是否先入为主,带有个人预设来看历史事件?我们是否明确我们的思想来源是什么?这就有利于思考我们的思想是否受到别人的主导。

(三)培育语言驾驭能力

语言驾驭能力包括语言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听得懂说得清。同样的话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客体、不同的语气、不同的重音、不同的断句、不同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和信息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既要追求历史语言表达的客观性,也要追求历史语言的可读性和生动性。我们要既要追求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要追求文本写作表达能力。如在面试或答辩时我们该如何驾驭我们的语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平时注意最多的就是:我该说什么?往往忽视了该怎么说?以怎样的条理、语气、肢体语言和内在语言说?按照55387”理论前者只占完美程度的7%,后者占完美程度的93%,这里我认为自信是我要流露的内在语言,但千万不能给人感觉你很自大,可以以请教、商量的方式作答,给评委感觉你很尊重他们。比如在答辩反思前加上这句话:对刚才所上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刚好借此机会向各位专家请教,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还可以在反思结束时说上这句: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还是有几点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我会在以后教学中努力改正缺点和不足,力争更大进步。总之,我们既要表答出内容的全面性和条理性,也要表达出自信、志向、优势、努力、甚至感恩、尊敬等的内在语言,这样才可能得高分。

()培育人文素养

我们培育的历史人文素养到底是什么?就是我们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例如:面对抢劫互殴这类社会现象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们是不分青红皂白去帮处于劣势的人员呢?(反映出:不理性、有同情心、有仁爱之心),还是选择录视频留下证据以备法庭后用?(反映:理性沉着)还是打电话报警?(反映法制理念深入骨髓)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映:冷漠、没有责任感),还是选择安全第一后退三百米(反映:自我保护)?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我们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归根到底还是培养学生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

历史思维和史学育人是历史课的两颗璀璨的明珠,需要我们广大历史教育者用智慧孕育思维,用真情铸造人文情怀。

自维言大义 历所能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