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颁布以来,除了各学科都强调的核心素养外,语文学科的热词无疑是“任务”“任务群”。课程的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是任务群,在教学操作层面,“素养导向”“以文化人”“学为中心”“创设情境”等都依托或指向“任务”。因而,在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语文新课标培训中,专家们讲得最多的也是“任务群”和“任务”。对于任务如何设计,教学中怎样体现,有人提出“大单元”“整合”的建议,也有人对此提出不同的质疑和零星的建议,还有更多的人在观望和等待,寄希望于新教材。
新课标背景下,作为语文学习内容的“任务群”虽然被赋予了诸多特质,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分类,与其他学科学习内容中大的分类如“领域”等类似。语文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分类,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明示语文的学科特质:不以教授系统知识为本,而是体现用中学、学中做,在生活情境中去解决言语表达的“真”问题。一个“真”问题的解决就是完成了一个任务;众多的不一定能穷尽的解决“真”问题的任务,又组成了“群”。
想说清什么是“任务群”,可以用最质朴的方式。而构成“群”的个体,即单篇或单元教学中需要设计怎样的相对应的任务,就不是两三句话能说明白的了。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所受诟病太多,归结为一点就是:课堂中教的效率低,生活中学的用不上。近一年来,笔者带领工作室同仁反复研读新课标,结合对以往教学和研究的反思,提出任务群教学应“让阅读真实发生,让思维真正生长”,力求研究真问题,探寻新出路。
在笔者看来,新课标背景下的任务式教学设计,其实就是为学生构建一个激发思维生长的模型。“模型”一词本是工程学的术语,因其包含了目标、变量和关系等要素,具有可测量、可显示等特性,所以被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所采用。把语文教学的任务设计视为构建一个激发学生思维生长的模型,是有充分理由的。单篇或单元教学内容属于某一学习任务群的一个任务或几个任务的小群,理应用“任务”的方式来完成,这是最基本的认识。而任务的设计需要整合情境、内容、方法等各种要素,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及完成的预期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任务带有驱动效应,要求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投入思维活动、参与情境交互、展示个人成果。从开始明示学习目标到展示评价学习成果,整个任务的完成就是一个有操作性、可测性、显现化的多种思维力生长的过程。
既然可以将任务设计视为构建一个激发思维生长的模型,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求教于同行。
一、任务设计首先要保证有真读书的时空
新课标提出的六个学习任务群基本是以阅读文本的类型来划分的,因此阅读应是“完成任务”的首要任务。阅读是根本,是起点,其他形式的学习(如听讲、讨论、质疑问难、交流表达、完成某种语用样式的成果)都是在“读”的基础上生成和拓展的。教师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重引导、激励、指点学生从文章的“读”中获得启发,用可迁移的方法、策略、技巧等去完成“任务”,力求将自己“读”的理解结合生活实践经验加以灵活运用。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太少。一节现代文阅读课,教师通常要分初读、再读、细读(赏读)三个讲析程序,而初读一般都是走过场,学生大多来不及读完。初中学生阅读(默读)的速度不经训练每分钟最多300字,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这类两三千字的长文,学生对内容又有陌生感,在课堂上给学生10-15分钟去初读都不为过。学生如果没有默读完课文,就谈不上整体感知,课中只能勉强跟着教师“跳读”“速读”,过后“记不清”文章内容也就不足为怪了。有教师曾做过相关调研,学新课前能预先认真完整阅读课文的学生仅占被调查者的21.4%。[1]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驱使教师试图用“短、平、快”的方式去解决需经“体味”“熏陶”“涵泳”等“慢功”才可培养的文学素养,阅读课只能去赶进度,课上几乎没有让学生自己阅读作品的时间,指望学生课外去读也只是语文教师的“良好愿望”。语文课堂上教师再不给时间读书,学生哪里会有阅读的实践积累?
除了时间上的保障,教师还需予以学生边读边思的空间,不要早早就以自己的预设框定学生思考的方向和范围。阅读应该是通过自己的视觉所见,将具体的文句组合连缀成篇(解码),形成对作者思路、手法及表达目的的理解(解释)。真实的阅读应该是学生有自己真正从文本中读出来的收获。教师过早地干预学生阅读的指向,不给学生自己去理解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对话”的主要内容只能是浅层的文本的修辞、手法及体裁信息等。特别是对于实用性、思辨性及文学类等文本类型,按“套路”引导学生阅读,似乎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只是在表层空间走了一回,遑论真阅读。
说到真阅读,我们提倡教师多为学生创设原生态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条件,尽量减少教师的“有所为”而造成学生“有所不为”的情况,少一些华而不实的讨论,多一些平心静气的读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当是激励、引导学生乐读,启发、点拨学生会读,要确保所有的课文是学生自己读完的而不只是教师讲完的。文学教育是借助一篇篇课文进行的,不同于工具书上的“词目”可以简单记忆,而是要依托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剧本评论等文学样式真正进入学生的视野和思想,使这些五彩纷呈的内容最终成为学生终生拥有的财富。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二、任务设计要导向多体悟让思维得以操练
由新课标对任务群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断出:任务是以读为先导行为,将知识积累、理解感悟、体会品味、质疑探究、交流表达等不同形态的课堂活动整合,融入真实的情境,用明确的主题引领,完成带有一定创意的活动“成果”(不是划一的标准答案)。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多种思维能力的表现,包括理解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联想想象、推理论证、判断创造等。从“读”到“做”,需要“体悟”做中介。体悟,意为体验、体会、领悟、感悟。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的特质,有入情入境的个性化色彩。
再说思维操练。我们说“操练”而非“训练”,意在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可用于人和动物,操练只能用于人。思维是大脑的运动成果。在谈思维操练前,我们需了解大脑有哪些基础的特性。有人认为大脑的本能是思考,其实不然,大脑的本能反而是逃避思考。或者说,凭借记忆作出直觉判断才是大脑的本能。
大脑要运动才能提高思维力。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关注学生文本阅读和言语思维活动中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体悟,要让他们的思维“跳一跳”,以达到所谓高阶思维也能得到操练之目的。阅读经典作品,不同于读报纸览网页式的“快餐”阅读,要让学生从微观分析入手,沉下心去,克服浮躁,力避快捷,认真体会、品味、揣摩、感悟“这篇”作品的细微特点。读后能说出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低阶思维结果;而在细读作品中咬文嚼字、品味赏析,形成个人品味语言和赏析作品的经验,并能琢磨如何在任务表达中“试水”,有创意表达的欲望,则是高阶思维的表现。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已不能包打天下。语文教师该做的,是在教学的言语实践中培育学生的思维力,特别是高阶思维,通过学生个人的体会、感悟而促进思维生长。
设计任务要有鲜明的导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多多体验、体会,领悟、感悟,不应只是设想以任务形式的新颖去吸引学生。比如,教学《溜索》设计拍电影的任务,教学《游山西村》让学生设计文创产品,学生“体悟”的聚焦点会被成果形式上的兴奋点取代。一位教师上《一滴水经过丽江》,提供给学生熟悉的两三个景点,设计的任务是:介绍这几个景点时要像文中“一滴水”那样,有创意地变换视角。这一任务设计始终扣住课文用“一滴水”来写的优势,突出体验和领悟,在全省的“中语论坛”展示活动中受到好评。
三、任务设计要着眼会表达的意愿和效果
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多为“XX阅读和表达(交流)”,这与传统语文教学倡导的“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理念有显见的传承关系。“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也都强调实践中的交流。因而,任务设计的着眼点一定应是让学生想表达、能表达、善表达,完成任务的结果也一定是或说或写的外显型成果的形式。
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应是融入情境(应包括文本和学生生活两方面),整合学习内容、目标、方法、相关资源,规定要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结果样式,因而具有真实性、目的性、实践性和教学性。判断任务是否合宜,当然要看其是否包含了以上要素,体现了其特质。从操作层面讲,最直觉的却是学生有没有想去“做”这一任务的意愿。有教师教学《济南的冬天》让学生设计一组明信片,教学《溜索》让学生拍电影,表面上看这样的任务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可实际上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少接触明信片,显然这样的任务有些不合时宜。而对于拍电影的任务,教师提供长镜头、特写镜头、拍摄角度、蒙太奇等太多的专业知识,也会干扰和弱化原文独特的文字表现力。
任务的设计既不能与阅读文本割裂,也不能是教师为表现自己解读的“标新立异”而深挖细究。笔者看过一节省级评优课,执教教师教学《大雁归来》设计的“大雁宣传员”“大雁观察员”“大雁研究员”“沙乡绘画师”四个任务,看起来环环相扣,但面面俱到且任务太多,最后只能用碎问、浅问代替学生完成任务。
合宜的任务对学生来说能形成一种无形的激励,促使学生愿做乐做。我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时间的脚印》一课,执教教师通过剖解作者运用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推导的方法,从文中“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更困难些”引发任务:以文字博物馆解说员的身份,通过举例和形象化的语言,写一段汉字上时间的脚印的说明文字。解说员的身份暗含着一种传承汉字文化的使命,回应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与此同时,这样的任务还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因而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任务成果的呈现也多彩多样。
会表达,概括的描述是“明确自身,清晰目的,把准对象,合乎体式,解决问题”。任务设计当然要考虑任务成果是怎样的。这里既该有内容的要求,也要有形式的规定,既考虑多数学生“跳一跳”就能完成,又给部分学生的创意表达提供可能。设想任务完成的效果,大多应能合情、合理、合体,也该是多姿多彩的。
会表达,植根于真阅读、受益于多体悟,是学生思维生长的体现。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设计,就相当于为学生建构的一组思维发展模型。而对于学生来说,一个任务的完成,就是他们可展现的一个思维生长的段落。再从培育和成长的角度打比方:情境是阳光雨露的大环境,生活是土壤,阅读是种子,体悟是耕作(施肥、除草),表达是果实。如果能这样去施行,语文教师的辛勤劳作定能优化学生思维生长的进程,实现教师为国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