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八上新闻“活动·探究”单元,共设置了“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个学习任务,其中,“新闻阅读”共包含6篇新闻,涵盖4种新闻体裁(消息、通讯、特写、评论)。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本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不足,学生对不同新闻体裁的认识仍然是零星的、分散的,缺乏对不同新闻体裁特点的系统性认识;同时,多数教学设计仍将新闻阅读与新闻采访、写作割裂开来,即先学特点,再学采访,后学写作,无法在阅读活动中有效锻炼和养成学生新闻采访、写作的意识与能力。黄厚江老师认为,就单元教学而言,“应该在多篇文本中确立一定篇目的核心文本……这些核心文本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应该起到支撑作用和统领作用……简单来说,它应该能够带动其他文本的教和学”[1]。那么,如何突破这一单元的教学困境呢?笔者尝试选定通讯稿《一着惊海天》作为核心文本,统领本单元的新闻阅读、采写教学。
一、核心文本的选定
选择《一着惊海天》作为核心文本,依据有三:首先,该文本虽为通讯稿,但其中藏着精彩的“特写”和“评论”,可谓一文兼具数体;且因通讯稿报道信息的完整性,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掘其中的新闻信息。因此,这篇通讯稿具有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各类新闻体裁特点的文本特质。其次,作为一篇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的优秀通讯,该文本呈现出完整的新闻采编过程和丰富的采、编、写元素。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新闻采访、新闻素材编排和新闻写作的具体方法,并进一步养成关注新闻的习惯。最后,此篇通讯始终关注“一着”背后的人,以及人物身上体现出的光辉精神。普通的新闻往往只关注事件本身,优秀的新闻却能关注到事件背后的价值。以此观照,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闻特点和采写之外,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新闻操守。
二、核心文本的特质分析
教师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剖析核心篇目的文本特质。具体来说,即深入分析《一着惊海天》作为一篇优秀通讯稿的鲜明特色,发掘其在新闻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独特价值。笔者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素材选择取舍得法,裁剪详略得当
事实上,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试验共有五架次战机分批着舰。当时,许多媒体为了报道的完整性,都对五个架次的战斗机着舰过程进行了全面报道,而记者蔡年迟只选择写了首架次的“一着”。正是这“一着”,才让这篇通讯稿如此摄人心魄,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扉。
摄影记者蒲海洋拍摄了大量的舰载机准备、起飞、降落以及降落后的影像素材,这些精彩的瞬间,都是极好的新闻素材,但作者并没有全部写入通讯稿中。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后发现,有的镜头与“首架次着舰”联系不够紧密,作者将其作了删减,如“甲板工作人员清除甲板异物”的镜头,通讯中就没有记入;有的镜头与“首架次着舰”关系密切,作者言简意赅,明确交代了其特殊意义,如“阻拦索安全观察员……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有的镜头,作者则浓墨重彩,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特写,如“舰、机配合,飞机准备着舰”和“飞机着舰成功”的镜头。整篇文本重点写了舰、机配合和战机着舰的过程,并用对话的形式来写舰、机完美配合,代入感、紧张感、现场感极强;战机着舰则用特写的手法,写出了着舰过程的惊心动魄。
(二)关键细节采用特写,恰当位置插入评论
1.文本中有多处精彩的新闻特写镜头。
如对舰载战斗机着舰前的特写:“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再如对舰载机着舰时刻的特写:“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几处特写,既有听觉感受,又有视觉印象;既有动态的细节描绘,又有静态的形象刻画。这样的特写,让人身临其境。
2.报道中插入评论,情理兼备。
文中插入的评论共有两处,分别处于第3、4自然段和第22自然段。我们以第一处的两段评论为例来分析——
第3自然段: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
第4自然段: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这两段新闻评论中,第3自然段有很强的抒情性,表达了这次飞行凝结着国人、民族和海军官兵的梦想、等待与期盼;第4自然段则有极强的说理性,用翔实的数据和事实说明这次降落是最具风险的难题,对飞行员是生与死的考验。两处评论,从不同方面加深了读者对整篇通讯报道背景的了解。同时,插入评论的位置也十分巧妙,写在最关键的时刻“刀尖上的舞蹈”到来前,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增强了通讯的新闻价值。
三、核心文本带动读、采、写
根据《一着惊海天》在整个单元的独特价值和文本特质,可从比较阅读、采访技巧和新闻写作等学习任务出发,设计情境化学习活动,由这一核心文本带动整个单元新闻阅读、采访和写作任务的开展。
(一)通过比较阅读活动,深入理解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三种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
1.对比评论。
《一着惊海天》中插入的评论兼具抒情性和说理性,但最主要的特色还是强烈的抒情性;而《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作为新闻评论,其特点则是说理严谨。因此,不妨将两篇新闻中的精彩评论进行比较探究。如可设置这样的比较活动:能否将《一着惊海天》和《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中的某一段评论删掉呢?
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探究可以发现,《一着惊海天》中插入的几段评论是全程报道之外的补充,即便删去,也不影响报道内容的完整性。因此,其评论可以侧重于抒发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我海军实现舰载战斗机着舰突破前后的紧张与激动。而《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的主旨即是标题,因此更注重传递理性的声音,用具体、翔实的历史脉络和事实,呈现出“国行公祭”的庄严神圣以及“为佑世界和平”的重大历史意义。其严谨的说理逻辑和清晰的评论思路,决定了每一处评论都有其独立价值,每段评论之间亦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改动和删减。由此,学生便能理解,评论在不同新闻体裁中的运用是灵活多样的,运用方式可以是情理兼备的,并深入理解新闻评论在内容逻辑和说理表达上的严谨性。
2.对比特写镜头。
通讯稿《一着惊海天》报道了舰载战斗机着舰前、着舰时、着舰后的全过程,特写镜头重在记录舰载战斗机降落瞬间的关键细节;《“飞天”凌空》作为新闻特写,则聚焦吕伟跳水的全过程,写出了跳水前、跳水时和跳水后的关键细节,但主要笔墨仍着力于记录跳水过程的精彩瞬间。因此,可以将两篇新闻中对特写镜头处理的异同进行比较探究。例如,可设计如下探究活动:能否将《一着惊海天》和《“飞天”凌空》的新闻体裁互换,即用新闻特写来报道《一着惊海天》,用新闻通讯来写《“飞天”凌空》?如果你是记者,会怎样来写?
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可以认识到,《一着惊海天》报道的是我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只有采用宏观视角进行全程报道,才能展现出全体海军官兵团结协作实现重大突破的大事件全貌,若采用特写进行报道,容易导致报道冗余或以偏概全。《“飞天”凌空》报道的是跳水运动员个人夺冠事件,事件相对简单,为充分突出运动员夺冠的风采,更适合用新闻特写来报道跳水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当然,也应引导学生注意到,不管是报道复杂的大事件,还是相对简单的事件,特写镜头都应该捕捉和聚焦关键时刻的细节。如《一着惊海天》用特写镜头细致记录了舰载战斗机着舰瞬间与阻拦索形成的巨大“V”字;《“飞天”凌空》将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描写,犹如慢镜头回放,运用的也是特写。
(二)设计新闻采访和写作情境,训练采访、写作的意识与能力
1.新闻采访活动的设计。
《一着惊海天》中对新闻素材的巧妙选择和裁剪,是训练学生制定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和现场采访能力极好的素材。例如可设置这样的情境任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假如你是现场记者,需要采访数位现场人员,为后续新闻报道记录素材,请你制定采访方案,并草拟采访提纲,为采访做好准备。再如,可以设计“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活动,为不同小组设定不同任务:一部分学生扮演诺贝尔奖获得者,需要查询人物资料,了解其生平、贡献等;另一部分学生扮演记者,制定采访方案,拟定采访提纲。准备充分后进行现场采访表演,培养采访意识与能力。
此类情境任务重在让学生真实感受新闻采访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定采访方案,并需要像记者一样进行系统思考:哪些人最适合作为采访对象?采访顺序该如何安排?采访问题应如何制定?采访妥当顺利进行需要注意什么?采访时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采访后的素材应如何编排?采用何种体裁报道此次采访?等等。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可随时回顾教材文本的素材选择和裁剪技巧,帮助自己预设采访对象、采访问题和采访素材的取舍,等等。
2.新闻写作活动的设计。
《消息二则》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体现了消息的简洁性、及时性、精准性等新闻特点。通讯稿《一着惊海天》的特点则是报道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便于将其改写为消息。因此,不妨尝试在教学活动中设计这样的写作任务:请你抓住消息的要素和特点,将通讯稿《一着惊海天》改写为一则消息。
学生在改写时,一方面要全面梳理《一着惊海天》的报道内容,以确保改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需要回顾《消息二则》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关于消息的五要素及语言特点等,从标题的拟定、导语的概括性、主体的准确完整等方面进行改写,在写作实践中锻炼对消息和通讯写作特点的感知和新闻写作能力。
学生完成改写任务后,与教材中的三则消息进行比较,侧重从消息语言的简洁凝练和表达精准等方面入手,从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等方面作修改。同时,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荐组内优秀稿件进行分享、展示,让学生在相互借鉴中取长补短,修改出更满意的作品;亦可引导学生搜集和展示当年各大媒体关于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成功的消息报道,与学生的改写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和新闻效果。
此外,还可结合单元任务二和任务三的具体要求,设置针对社会人生和现实热点的新闻采访,并相应安排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本文对此不再赘述。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