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选择题模拟题出发,经过了反复磨题。这个过程,既是对已有题目进行改编的过程,也是搜集资料、拓展视野的过程,更是备课组合力推进、精益求精的过程,同时也蕴含着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师日常编题的一些思考。
某次集体备课讨论了这样一道题: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渗透到百姓生活
B.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
C.文学世俗化惠及市民阶层
D.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这是一道迎接期中考试的模拟题,难度适中,理解起来难度不大。答案是A项。题干中的《劝孝文》《劝学文》等书名,“通俗”“民众”“生活理念”等关键词,导向性很明确,说的正是“理学思想渗透到百姓生活”。
很显然,这道题目的立意是在考查学生对程朱理学通俗化的理解,透过通俗化这扇窗来看程朱理学的民间气象。程朱理学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看,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通常认为是儒学的思辨化阶段;另一方面,从教科书内容来看,程朱理学对理解之前的儒学和后面的陆王心学有重要的价值。
该题为同学们理解理学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即通俗化的视角。因此,“理学通俗化”也就成了我们在备课时进一步追问的焦点。因为这与第三单元的很多内容可以建立起关联。于是,老师们提议,能否编一个题目,选择题或者材料解析题都可以,当然最好是材料解析题,让同学们练练这个方面的知识呢?一方面是出于巩固基础知识,一方面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对理学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然后我们围绕着“理学通俗化”这个主题进行历史资料的搜集,搜集了一些资料。大致罗列如下:
1.陈永宝、曾令超:《朱子理学的大众化教育及若干启示》,《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 1 月。
2.许至:《朱子学传播的民间化路向》,《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3.阮春晖:《通俗化与普及化:元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的新视角》,《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1期。
4.马晓英:《元代儒学的民间化俗实践》,《哲学动态》2017年第12期。
5.戴冠青:《朱熹的民间想象与闽南民众的崇儒精神》,《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
6.王志阳、周漩漩:《漳州民间传说中朱熹的良吏形象及其成因》,《天中学刊》2019年2月。
上述文献均是以理学(儒学)通俗化为研究对象的,针对性比较强。
一、磨题的经历
在解读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编题。当然,编题过程是伴随着反复修改的。
第一稿
材料选用:
朱熹编著《训蒙绝句》是为正统理学的学术地位作辩护,并试图扭转当时社会禅学对儒学的影响,即使在通俗类读物中也要抢占市场先机。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宋代理学家的通俗化文献类型可分为道德类、理学类、经学类、历史类、识字类、文章类、韵对类、博物类等8大类50余本。通俗类读物根本上是程朱理学在学术领域向下攻占的一种策略。
——据许至《朱子学传播的民间化路向》等
问题设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理学“向下攻占”的策略作出阐述。
答题思路:
为了应对佛教冲击,同时,重文风气,读书氛围浓厚且科举制带来的社会阶层的流动,社会身份趋于平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氛围宽松;市民阶层壮大,易于接受通俗读物,印刷术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理学家们借助通俗读物传播理学,藉此巩固儒学地位,教化了民众,在民间传播理学(儒学)。
写小论文是一种重要的考查题型,它是“高中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在新的历史情境中,在所学知识范围内,结合相应的史料,对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以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出观点并进行解释论证的议论性文章。”[1]也许是受到高三备考期间模拟题模式的影响,初稿主要是采用了这样的模式,而且,在答题的规范上,也是按照高三时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要注意背景、内容影响等要素,并试图向学生们要求这样的答题规范。当然,这对高一学生可能有点难度了,尽管该题在基础知识的包容度上可能覆盖面比较广。
第二稿
材料选用:
朱熹编著《训蒙绝句》是为正统理学的学术地位作辩护,并试图扭转当时社会禅学对儒学的影响,即使在通俗类读物中也要抢占市场先机。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宋代理学家的通俗化文献类型可分为道德类、理学类、经学类、历史类、识字类、文章类、韵对类、博物类等8大类50余本。通俗类读物根本上是程朱理学在学术领域向下攻占的一种策略。
——据许至《朱子学传播的民间化路向》等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指出“向下攻占”策略指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与“向下攻占”策略相关联的因素有哪些?
(3)“向下攻占”与汉武帝、董仲舒“尊崇儒术”是否背道而驰?试作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题思路:
(1)借助通俗读物传播理学
(2)思想:应对禅宗(佛教)对民众思想的影响;政策:重文政策及科举制带来读书氛围浓厚;技术: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的普及与推广,推动图书出版;社会:社会氛围宽松,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读书已成为各阶层日常生活之一部分;经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追求奢靡的现象引起儒学家警觉;市民阶层壮大,对通俗读物有一定需求;文化:文化领域呈现平民化世俗化(通俗化、大众化)趋势;
(3)不背道而驰;借助通俗读物传播理学也是为了巩固儒学地位,教化民众,在民间传播理学(儒学)。
这一稿比第一稿要简单一些了,至少在形式上有点高一试题的样子了。在行文上,也分了两大段,这样处理也显得更有层次感。
该稿先在几个班级试着练习了,发现同学们对第1问和第3问理解得比较到位,回答得也很准确,能指出来“向下攻占策略”的含义,特别是根据材料就概括出来了,且在表述上也是符合历史学科特色的。比如,有的学生回答说“向下攻占的策略是利用通俗化的儒学读物影响民众,使其符合儒家道德规范”,这个答案应该说是非常切合题意的,尤其是“通俗化的儒学读物”这一术语一语中的,显示了学生比较好的历史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样,对于第3问,学生也能指出了二者是殊途同归的关系,即无论是“尊崇儒术”还是“向下攻占”都是为了巩固儒学地位,只不过是途径不同,着眼点有别。“尊崇儒术”是着眼于上层;而“向下攻占”是着眼于民间。但对于第2问,同学们大多能回答出一两个因素,诸如印刷术的推广、重文政策的影响,等等,而且这还是用接龙的形式让学生起来说,有的同学能说出一个或最多两个,而有的同学则不会回答,站在那里思考良久也不知如何作答,即使答出来,也是重复了其前面同学的答案,没有自己的见解。
课后,我们针对第2问的答题情况作了深入分析,认为第2问的知识包容度是很高的,几乎这一节课有关宋朝的知识都可以涉及其中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同学们反而不知向哪个方向思考了。思维是发散了,但目的性、方向性不强。于是我们就在第2问的答题方向上作了提示,直接了当地指出来思考的要点。而且在设问的表述上也作了细微的调整,改为“你觉得与向下攻占策略相关联的因素有哪些?”突出“你觉得”,这样在语气上心得更接近学生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经过一系列修改也就是第三稿所呈现的样子。
第三稿
材料选用:
朱熹编著《训蒙绝句》是为正统理学的学术地位作辩护,并试图扭转当时社会禅学对儒学的影响,即使在通俗类读物中也要抢占市场先机。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宋代理学家的通俗化文献类型可分为道德类、理学类、经学类、历史类、识字类、文章类、韵对类、博物类等8大类50余本。通俗类读物根本上是程朱理学在学术领域向下攻占的一种策略。
——据许至《朱子学传播的民间化路向》等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指出“向下攻占”策略指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你觉得与“向下攻占”策略相关联的因素有哪些?(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等角度考虑)
(3)“向下攻占”与汉武帝、董仲舒“尊崇儒术”是否背道而驰?试作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题要点:
(1)借助通俗读物传播理学
(2)思想:应对禅宗(佛教)对民众思想的影响;政策:重文政策及科举制带来读书氛围浓厚;技术: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的普及与推广,推动图书出版;社会:社会氛围宽松,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读书已成为各阶层日常生活之一部分;经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追求奢靡的现象引起儒学家警觉;市民阶层壮大,对通俗读物有一定需求;文化:文化领域呈现平民化世俗化(通俗化、大众化)趋势;
(3)不背道而驰;借助通俗读物传播理学也是为了巩固儒学地位,教化民众,在民间传播理学(儒学)。
经过这样的一系列修改,后面几个班级的同学们在答题的时候,明显地,学生们回答第2问的准确性就提高了很多了。这主要还是明确了答题方向的缘故。答题的指向性越明确越好。本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几点反思
本次磨题,我们有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要注意情境的知识包容度。因为是迎接期中考试,故而在编题的时候,要考虑其综合性,即尽可能地通过一道题联系起尽可能多的知识点,以点带面。
第二、要注意设问的思维开放度。以一道题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而展开思考,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编题的一个目的,避免题目设问的直来直去,太直白了,就没有什么思维含量了。当然,在适当思维开放度的前提下,也要注意对学生答题角度(方向)的提示与明确,否则发散有余,而聚焦不足,也会影响学生思考与作答,降低了学习的效益。
第三、要注意学生的学情契合度。因为是迎接高一期中考试,设问要符合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要立足于实际。第一稿中的设问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偏难了,有点高三模拟题的样子,这就不合适了。第二、第三稿无论从试题情境的形式上,还是难度上都比较符合高一学生。
第四、要注意问题的难易递进度。几个小问题之间呈现一定的递进关系,由易到难,呈现思维的渐进性,由浅入深。
另外,命题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价值,“通过创设考试命题多样化的问题与情境,检测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水平。”[2]在设置情境的时候,一方面,要有寓知识于情境之中的意识,即要将情境的创设与主干历史知识关联起来,将主干知识蕴涵于于“情境”之中,并且情境(包括答题思路或参考答案)要有明确的价值方向,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情境的解析也是学习的过程,因此,正确的价值方向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情境的具体文字表述上考虑生动性与问题性(或探究性)兼顾,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因文字表述干涩枯燥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致。
总之,这是一段比较有意义的磨题经历,它使我们感觉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命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方面是重要的引擎。作为一线教师,命题也是日常教学生活的组成部分。命题意识也是教师们的必备素质。
转自高中历史教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