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材作文“当堂写”,需持续4年进行每日练写

2024/9/5 9:30:28  阅读:21 发布者:

如题,统编教材作文“当堂写”,指的是教科书中3-6年级编撰的单元习作。所谓的“4年”,指的就是小学3-6年级的4个学年。强调的“持续练习”,就是提醒语文教师应坚持从三年级开始教学写作,持续到六年级毕业,持续不断地实施“当堂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写作习惯得以养成,课标设定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培养目标,养成表达习惯,善于且积极主动地表达,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涉及“语言积累与梳理”“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方面的重要指征,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这原本无需赘言,因为在新课标中已经清晰、明确予以规定。例如,新课标提出“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但实际情况是,这一要求基本落空。例如在异地执教习作公开课时,感受最为明显。课堂上无论教师如何引导,怎么刺激,让学生写什么,学生就是写不出;写出来也少得可怜;不但少,依然没能达到要求。之前那些“辉煌篇章”,一旦到了课堂中,都成了过眼云烟。当堂写犹如“照妖镜”,折射出写作教学的严重缺损。

为什么学生在现场写不出来呢?这与日常写作教学与练习方式极有关系。

根据统编教科书的安排,3-6年级每学期课本中承载习作教学约8次,一学年16次。每次按照两课时计算为80分钟。在一学年中,即便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写的话,也只有1280分钟,折合20个小时左右。从总学时来看,这是杯水车薪的。可就如此少得可怜的写作学习时间,依然得不到保障。实际情况是,16次的写作学习活动未必在课内进行,大多异化为“课外作业”。而迁移到课外时,教师的监控就不复存在了,不少学生的作文是教辅抄来的,是听记父母得来的,是网络下载的,是机器人代笔的……在日常调研中还发现,较大一部分的教师,仍然要求学生在考试前突击背诵范文,以此弥补日常教学的亏空。

不仅产生疑惑:为什么教师不实施教学,不让学生在课内写作呢?

课内写作是教学系统中的具体任务,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要求,难度系数相对高。

第一,任务是临时生成的,根据教科书中的学习目标而定,师生都要遵循;

第二,要求是相对特殊的,不同篇目要求不同,不能完全靠经验支撑,不存在“全国通用粮票”,师生都要学习;

第三,评价规则是需要事先设定的,根据目标制定规则,以此评价,一一对应,对师生而言都是检验;

第四,学习目标是很明确的,在教科书的单元导读页面写明,在教学前需要优先理解、分析,并在教学中执行,这是师生共同的学习终点。

由于这4个方面的规约,在课内要实施何种教学,要让学生写成什么样,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抵达的。一句话:课内教学写作,是典型的“带着脚镣跳舞”。跳得好的是高手。高手自然是稀缺的。

以统编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为例。教科书提出要求是“抓住印象深刻的写”。基于此目标,提出让学生为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写一段话;抓住人物印象最深的特点;将家人比拟成一种动物;写出比拟的理由;谈及生活在一起的感觉。可见,教科书提出的写作学习是有路可循的,表达是有相对约定格式的。表达效果的呈现,依赖的是想象力是否发挥,构思是否合理,文字表述能否支持等。同时,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情感因素,决定了将家人比拟做什么动物,成为此次教学实现“学科育人”的关键要素。综上所述,四年级学生在现场写成此文,需要教师指导。指导,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具体而言,指导可以在三个方面实施,体现三“随”:

指导学生随时启动构思。

所谓“随时”,指学生需要理解教师的讲授,在教师下达写作指令之时,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个体写作的思维启动,进入写作状态。这就意味着师生需要配合,需要有默契。

指导学生随机组合素材。

所谓“随机”,指的是因循本次写作的契机,根据命题要求,及时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转化成可供支撑立意的素材,依据文章立意,实现素材间的重组。

指导学生随即实施表达。

所谓“随即”,即根据写作目标和教科书要求,组织文字进行表达。

这样一来,“当堂写”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是需要实践攻关才能完成的学习项目。所以,将写作转化为家庭作业,就是逃避困难。如果一年到头都没有实施练习,突然间要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在众目睽睽之下,随即写作,自然出现前文所举现象。

问题如何解决呢?必须实施“当堂写”。除去对“当堂写”的教学设计要求之外,学生的写作习惯如何养成?写作能力怎样培植呢?从学习科学的角度出发,有一条可行的路径——日常实施“百字作文天天练”。即以短小文的形式进行每日练笔,直至养成写作与修改的习惯。这符合学习论中的“刻意练习原理”。

1993年,心理学家 K·安德斯·埃里克松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文章《刻意训练对精通某技巧的影响》。心理学家证实:专家并非天生的,他们也不是天才。埃里克松让我们首次深入地了解到刻意练习的含义,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研究表明,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20岁之前比其他琴童多练一万小时的琴。以每年有250天在工作(5天一周共50周)计算,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掌握精通的步伐,你每天至少要花4个小时在你认为的最重要的那件事上。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心理学的实验而已。同时,一般人也不需要达成精通的水平。然而,新课标强调写作是“自我表达以及与人交流”,是日常交际交往中应形成的习惯。养成习惯直到“成自然”的状态,才能在“当堂写”的时候提笔成文。

要养成一种习惯,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每日坚持。在这方面,伦敦大学的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2009年,他们开展了“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长时间”的研究。研究首先界定了“习惯”,指一个已经变得根深蒂固而你毫无觉察的行为。当参与者通过了95%的能量曲线且继续某个动作时不再费力,就可以被称为“习惯”了。研究结果显示,被测数据实际为最少18天、最多254天,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形成新习惯需要时间更多,所以别太早放弃。

从这个实验看,一年20个小时的间隔性练习,无助于习惯养成。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和落实新课标的需要,设计实施“百字作文天天练”势在必行。进行“百字作文天天练”,伴随每次写作练习,学生将参与的是:

第一,随时启动的写作构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篇百字都是独立存在的。

第二,随机完成的素材组织,每一篇百字需要提供素材支撑,材料常用常更新,不至于因为长期停留在记忆仓库中而被淡忘。

第三,随即实施的表达。每一次的百字作文练习,即便短小,都是表达的实践,都构成刻意练习的一部分。

3-6年级中长达4年的持续练习,为每年中的“16次左右”的当堂写作提供有效支撑。这样的支持确保当堂学习写的时候,不要因为基础能力的缺损而落败。日常练习中具备了应有的能力,学生才能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在本节课应掌握的写作知识,需形成的写作能力上有所获得。这样的支撑能确保4年执教后,学生抵达课程系统中设定好目标。

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阅读”与“写作”是两项基本能力,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中的“发展型”任务群的三类任务,都是以“阅读”和“写作”组合的方式呈现的。写作,占据着小学语文教学半壁江山。落实新课标,关注学生“从无到有”的写作创生过程,伴随着每一篇文章的写就给予教学,这是教师的责任所在,不能转嫁给家长,更不能依托教辅。教师对“当堂写”的教学研究理应不回避,也势在必行。要想真正落实新课标中所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实现统编习作“当堂写”,日常的百字辅助必须实施。这样的设计,让课外实现对课内的支持,课内外学习相互协作,共同提升学生的表达素养。

自语文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