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高考命题理念变化的中学语文教学变革

2024/9/5 8:57:58  阅读:24 发布者:

教学与评价,二者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引导的高考语文命题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在大方向上,高考语文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重视在评价的同时发挥培根铸魂的作用,凸显了“五育并举”的教育追求。本文梳理分析了高考语文命题近年来呈现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之间也是紧密相关的),并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从中得到的启示,以期实现教学与高考同向同行,落实课标理念,优化教法学法,促进学科育人方式的变革。

一、契合课标,教学须与高考同向同行

课标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文件,它不仅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和如何实施,还明确了基本理念、学业质量标准,更重要的是提炼了学科核心素养。2020年课标修订完成后,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在当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中,相关专家明确了高考与课标的关系,即“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对接课程标准”[1]。2024年高考语文命题与课标从之前的“对接”到“对标”,再到“严格依据”,发展到了“衔接、契合”。[2]例如,高中新课标要求,学生应“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3],2024年高考语文命题就准确地体现了这一要求。例如,新课标Ⅰ卷第9题:

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鼓励考生对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理解,作出能够体现个人思考的回答。文末画线的句子是“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这个句子“表露出作者不无矛盾的写作心态,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这种心态,还要据此对文章作出相应的判断与赏析”[4]。此题落实高中新课标的要求,鼓励考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不同阐释发表自己的质疑。命题加大了开放度,围绕“是否做到”允许有多种理解;试题设问切入合理,正如“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5],问题激发了考生的体验、思考的内在动机和表达个性见解的愿望,只要言之成理,便可得分。

类似这样的命题与高中新课标已在能力和素养层面达到了深度的契合。这启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课标为引领,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对阅读的窄化理解,不要总是预先设定学习成果,导致学习环境呈现封闭状态,制约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尊重阅读个体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其实学生探究作者的过程也是探究自我的过程),实现精神的成长。此外,教师应该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让学生有体验、说实话、抒真情,在开放的氛围中,丰富生活体验,增长生活阅历,形成综合素养。与高考同向追求落实课标要求,这是因为教学一线不仅必须应对高考命题的变化,还必须从语文教学的自身必有依循出发,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须作为。

二、教考衔接,引导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教考衔接”的命题理念自2020年高考提出后,近几年逐渐强化:从2022年的“引导教学,应教尽教”[6],到2023年的“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7],再到2024年的“强化教考衔接”,其中“考”与“教”的关系愈发紧密,明确了高考命题就是要发挥评价的作用,从命题角度来促进一线教学提升质量。例如,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就是实践教考衔接的创新,这个试题用一个语言材料命制了五道小题,形式新颖,尤其是后两题堪称一线教学的范例。

20.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别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5分)

21.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

这两题根据发展的进程对学习活动进行排序,前一题要求考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对获得的信息及其表述逻辑作出评价”;后一题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试题设计还具有“挑战式”学习特质,“目标是让学生不再是信息和内容的摄入者,而是逐渐成为制造者和创造者”[8]。这两道题呈现了教学过程的理想状态:不仅有教师教,而且有学生实践;学生通过分析所学,展开实践,真正学有所得。这就凸显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基本属性。这样的命题意义就不仅限于考试测评,更是形象地为一线教学提供了范例,正向发挥了高考试题这一教育“指挥棒”的作用,引导一线教学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重视学习中的学以致用;教学中设计实践环节,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于做中悟,促使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阵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在理念。一部分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需要改变的就是相对陈旧的教学理念,如重视教不重视学,习惯讲不习惯听,关注刷题不关注语言实践等。在新课改深化的背景下,高考语文命题理念的变化启发一线语文教学,不能只专注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去分析那些局限于教材文字表述的显性知识,却忽略了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形成的能力和生成的经验,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悟和形成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必须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正如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质的变化,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的执行。语文教学中必须设置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进入真实的语言实践,如此教学才有提质增效的可能。

三、关联教材,用好统编教材夯实基础

2022年秋季最后一批课改省市开始使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当年高考提出“关联教材”;2023年高考明确提出“衔接统编教材”;2024年高考则“强化教考衔接,促进教学提质增效”,体现了以衔接教材和教学推进课堂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命题追求。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就较广泛地关联了统编高中、初中语文教材并衔接了相关教学。该题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由两段内容深度关联的材料构成: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材料一关联了高中、初中教材节选自《史记》的篇目作者司马迁和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的《苏武传》;衔接了《周亚夫军细柳》《鸿门宴》《苏武传》的教学内容,考查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知,对史传作品的理解等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司马迁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在教学《周亚夫军细柳》《鸿门宴》过程中,“知人论世”是基本内容,在学习《苏武传》涉及李陵时会得到强化,而司马迁人生大转折的根源就是李陵,所以凡是学习比较认真的考生都会对李陵其人、其事有所了解。教学中师生大多持李陵是陷入绝境无奈才降的立场,因为这也符合司马迁本人的立场。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同样关联上述教材和教学,然而其中的观点却与大多数师生在教学中形成的认知相反。这样命题关联教材和教学,不仅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引领考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读、分析,在考场上完成新的思维进阶,解题过程也是打破惯性思维,引导批判性思维、全面分析问题的过程。这种命题实践与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是一致的。

统编语文教材是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它肩负着落实课标理念,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任务。为此,教材以学习任务为核心,进行结构化的任务设计,突出了综合性、实践性,力求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教学中要改变教法和学法,加强整合,重视实践,创新评价方式等。一方面,要对标课标,按照教材设计使用教材。设计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要结合地区特点、学生学情,合理设置情境展开教学。教育欠发达地区,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教学就可首先创设好“读”的情境,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教材,在加固语言基础上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而不要只忙着开展无源之水的活动,由教师牵拉学生走完活动过程。只要抓住最基础的学习并不断提升,学生在高考中就会有收获。

四、创新命题,导向学科综合减少刷题

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实践了“题型创新,注重学以致用”,近几年都在践行“创新命题形式,减少机械刷题”的理念。这一命题追求,使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呈现出崭新面貌,不仅更科学,而且更灵动,还尝试在一个题目中打破学科壁垒,更适合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例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第5题: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此题体现了近年高考语文命题在创新上的突破。从题型看,此题与以往问答式主观题没什么不同,其创新体现在内容、思维、跨界、问题的解决上。第一,此题将文中的语境迁移到文外的语境中,引导考生用在文内理解的观点来分析文外语境中的现象,由迁移而再迁移,真正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二,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对题目中诗人的诗句以及画家从自身领域对诗句评说的理解,考查学生展开理性分析,同时发挥想象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试题跨越了绘画和文学两个艺术领域,考查学生相关学科学习情况和形成的素养,以及学生综合运用这些能力和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命题调动学生结合所学,触发思维进阶,联系生活实际,助力问题的解决。此类试题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启示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全面理解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方案的能力。类似这样的创新命题,不是靠机械刷题能解答的。有些训练纯粹是自然的和机械的,可以用来增强体质,但不能促使我们进行判断。[9]应试教育的机械刷题不仅不能促使学生进行判断,不能促使学生增强体质,反而会因量太大损害学生的体质。当今语文教学,必须停止伤智害体的机械刷题,扭转片面应试的倾向。

五、重视思辨,引导创新思维品质培养

2022年命题着意“于思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2023年“提高思辨能力”,到2024年“考查思辨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品质”,体现了高考语文命题对“思辨”的重视。命题也是这样实践的,例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第14题:

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此题考查考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在教学中真正参与了相应学习的考生,解答时会体现相应能力,因为深度学习的活动会形成一种持续探究的冲动,并将不断深化,如同“螺旋桨”,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巨大动力系统。[10]请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任务:

二、阅读史传作品,了解史实之后,还要进行深入思考,甚至质疑史书的记载。本单元所选的两篇史传中就有不少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烛之武游说成功,除了辞令巧妙外,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项羽不杀刘邦仅仅是因为“为人不忍”吗?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述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细读课文,探究上述问题(也可以自己设计问题),写出自己的看法。

这个学习任务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发学习动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分析、评价、反思都会形成思维的进阶,从而培养思辨能力。教材设计这类学习任务意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能拘于一隅之见,对相关事件、人物要从不同时间节点、思考角度进行评判,注重批判性思维品质的提升”,高考试题考查的正是类似这些学习任务所指向的素养。因此,教学时对教材中凸显思辨性的学习任务必须认真落实,设计相应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反思,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高考语文命题同样重视与思辨能力相辅相成的创新思维品质。从2022年的“以科学创新,引领青年创造未来”到2024年的“激发科学探究的创新活力”,都体现了高考语文命题引导教学对创新思维品质培养的努力,回应了国家发展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需求,从命题角度发挥引导新时代中小学生科学创新的作用。例如,2023年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其材料摘编自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试题引领考生于考场上心怀对自然的敬畏,跟随这位旅行写作、自然写作作家踏上“深时之旅”,通过这位文学与环境人文学学者理性又富有文采的表达,了解人类栖居的大地之下以“深时”计量的岩层、冰川、山脉的信息。题目中的客观题在引导考生理解、分析、评价的过程中,营造了极为浓厚的科学氛围;题目中的主观题在激发考生求知欲的同时,发挥了能力考查、价值引领和科学创新的三重作用。例如,“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试题引导考生辨识信息,对比分析,筛选整合;强化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促进价值观正向塑造;触发考生探究愿望,有益于激发青年学生科学探究的创新活力。

有人认为,创造力只是个别人的特殊才华,其实“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所有的能力,因此可以预期,几乎所有人都会有创造性行动,不管这种创造性行动是多么微弱或多么罕见”[11]。重视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是调动所有学生的创造力。语文学科涉及的能力是一个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基础,教学不应只重视纯文学内容而轻视论述类内容,甚至忽略科学作品;当今教学更应重视思辨,引导创新思维品质培养,这是语文学科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应该作出的变革。

六、联系实际,启示教学对接社会生活

近年高考语文命题“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命题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种命题趋势逐年加强,在试题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体现得颇为突出。例如,2024年高考语文三份全国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都采用联系社会、对接学生学习生活的材料创设情境:新课标Ⅰ卷选用与青年学生紧密相关的睡眠内容,介绍睡眠的重要性、睡眠不足的危害、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等,表现了对长期睡眠不足的青年学子的人文关怀;新课标Ⅱ卷选择每个人都必有的经历——看云和运动,介绍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呼应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全国甲卷选用了老奶奶看糖尿病的自述材料,设置了“医患交流”的真实情境,考查考生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并根据语境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客观上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试题其他部分也多有体现,例如,2024年全国甲卷作文题: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很明显,这个高考作文题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对接社会生活中的典型现象,重在考查具有社会性特征的理性思维。不少人认为,学生整天在学校里,不接触社会,不了解生活,无须创设生活情境来考查学生。其实人都是社会性的,马克思指出:“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12]《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普通高中学段的定位:“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13]由此可见,育人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并且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应更紧密地联系生活。

高考是教育评价,它关注学生在教育目标实现中的成长和发展,目的是促使今后的教学更好地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在高考的促进下,落实课标,优化教学,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时高中教学也应研究高考试题,在高考前指导学生练习,但这都应在初中、高中阶段扎实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匆忙过完教材留出一年甚至更多时间进行大量刷题式的“高考复习”。因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和高考命题的发展变化,学生必须经历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过程,而“为国选才”的高考正是在教学中必然的延伸。

自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