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这是“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它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商业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那么,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不能应用呢?其实,无论是战场,还是课堂,涉及的对象都是人。方法、策略说白了就是造就一种“势”,使得用“法”者顺利地达成目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走为上计”,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发掘其深刻的内涵,开发其丰富的外延,所以,这里的“走”,不是退却、避开,而是意味着放手、回避、不解答、不教、不统一、不作要求、顺其自然、走进、走出……叶圣陶先生说:“‘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要达到“用不着教”,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摸索、历练,是一种有效策略。然而,学生毕竟阅历不足,见识有限,教师撒手不管也绝非正确的选择。只是,管,不能越位,更不能包办。教师要做的是诱导、点拨、评价、鼓励、创设语境。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适时地“走”?又怎样引导学生“走”?该引导学生“走”到何处呢?
一、生需为本,顺势而为
当前,我们的阅读教学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问题,学生是被动的,学什么、怎样学都是教师设计好的,导致学生没了教师就不会读书。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什么?其实就是把学生领进文本后就“走”,让学生自主学、自由学,教师仅作适时、适度的引领和点拨。倘若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不想学或者不感兴趣,无论教师怎么教,学生都会拒绝接受。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何在?其实就在于让学生趣味盎然地走进文本,也就是造“势”。
语文世界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神奇而精彩的世界,教师不要总想给学生框定什么,先让他们在那个世界里有滋有味地游历着,汲取他们感兴趣的、需要的东西,探寻想知道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从个人世界“走”进集体世界,进行交流、汇报、质疑、讨论,从中获取更多的有价值信息。
二、自由体验,倾吐真情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过程是学生感知、玩味语言文字的过程。教学中教师的“走”是十分明智的,因为体验是学生的体验,情感是学生的情感。不少教师喜欢主宰课堂,问题提出来了,学生有三两个说不到位,教师便按捺不住,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标准答案抛给学生,结果是连情感体验也统一了、标准化了。这样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组织的讨论和交流,也只是一种虚假的形式。笔者以为,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时,教师应该“走”得远点,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地玩味、体验。相互交流时,教师应多启发、鼓励,少下结论,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真情倾吐,鼓励学生体验上的创新,接受学生情感上的差异,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更深的理解和体验,求得方法和效果的优质。
体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自我感知、理解和感悟,它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抽象思维,以及情感、美感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即使对于同一情境、对象,由于学生过去的生活积累、临时心态以及个性等不同,体验也会有差异。教师“走”了,学生自然就跟文本近了。学生在与文本的密切交流中,更容易产生真实的情感。教师离学生太近,反而会干扰他们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甚至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而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是学生自己的体验、真实的情感、毫无掩饰的表达。
三、读为根本,感受阅读
语文教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分析课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体现的是教师的思想,逐句逐段地讲解,试图让学生从讲解中理解每一篇课文。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离了教师就不会读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第二阶段是讲读阶段,这个阶段比起分析课文阶段进了一大步,因为它把读与讲结合起来了,讲中有读,读中有讲。但是,它还是以讲为主,读也是为了配合讲,还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三阶段是阅读阶段,这个阶段摆正了阅读教学的位置,突出了读。读的主体是学生,即让学生通过读书来理解课文。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这是语文教学最朴素、最根本的方法。它体现的就是教师少讲或不讲,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去感悟、去理解。放手让学生读,还要体现读的自由性,不要给学生条条框框的限制,真正给他们读的自由。他们可以默读,也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快速读,也可以慢条斯理地读。宽松、自由地读,必然带来发自内心的理解。这就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心理需要结合起来了,这也是“走”。体现了学生的意愿,学生当然学得有滋有味。实践证明: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任何教师强加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教学,都只会使学生厌烦,其结果只能是“猴子累死,把戏不好看”。
书是学生自己读懂的。学生只有自己读书,才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感悟出读书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就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由于教师不肯放手让学生读,语文教学失去了活力,几乎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哪里还有“喜欢”“乐趣”可言?而今该是把“喜欢”“乐趣”还给学生的时候了,其对策就是教师“走”。
四、问题思考,源于学生
问题是阅读的路径。有了问题,阅读才有方向,才能不断深入,才能引发思考、探寻,所以有人把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归结为问题的设计是否妥当。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受教学任务的束缚,受急功近利教学思想的驱动,阅读教学往往陷入师问生答的窠臼。语文课堂沉闷、呆板、乏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甚至不少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阅读的效果不好。改变这种状态的策略之一也是教师“走”,即书让学生自己读,问题让学生自己提。不要担心学生提不出问题,因为在阅读中他们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总会有所发现、有所追求,总会对文章的某些内容产生好奇、产生兴趣。有疑而问,有奇而问,欲知而问,这是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的动机必然驱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这比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找答案要科学得多。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实质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围绕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讨论,弄懂他们想知道、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笔者曾经用《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进行对比实验。在甲班采用由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问题是“诸葛亮是怎样用草船借箭的”,然后引导学生读书、讨论。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较广,教学时花费了很多时间,结果是大部分学生说不清楚,最后还得由教师归纳出来。在乙班采用了由学生自己提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先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书、讨论。结果学生对“诸葛亮是怎样用草船借箭的”理解得非常轻松、到位。由此可见,问题让学生提,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学习效果都优于问题由教师提出,也印证了“走为上计”。
五、猜度历练,广泛阅读
猜度,就是根据已有经验或已知条件作出判断等。猜度也是一种能力,它是思维、分析、判断等能力的综合体现。现在的小学生少有猜度的体验和机会,在学校有老师扶着,在家里有家长搀着,连玩耍也有大人陪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是在学校里、书本里,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如果学生因为不具备猜度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无法理解,进而失去对社会、生活中语言现象的兴趣,那么他的语文素养也难以提高。以笔者自身的经历而言,在小学时喜欢读古典小说,很多字不认识,无论字音还是字义,都靠猜度。这样一篇篇一本本地猜读,竟然历练出了一定的文学功底。
现在的孩子有了大量阅读的条件,也必然会经常遇到音、义不懂的字词,如果都一个个去问、去查,太费时费力,而且影响阅读兴趣和效果。其实,这恰恰是培养孩子猜度能力的绝好时机。不必担心出现猜度有误的问题,笔者的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贴切地用上了“温馨”一词,但是他把“温馨”读成了“温香”;再问他“温馨”的意思,他也说不上来。可见他是从读书、读报中猜度到的,但是他能用,且用得贴切,这不能不说猜度在孩子们学习、积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故意不解答,也是“走”的一种表现,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些猜度的历练。
总之,阅读教学时,宽松、自由地读必然带来发自学生内心的理解以及猜度的历练。只有教师适时、适度、理智地“走”,才能引导学生经历真实的阅读过程,通过多元指向的深度学习,习得有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构建生本高效课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转自小学教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