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一高二来说,可能是马上收假,但是对于高三师生来说,开学已经有一阵子了,因此最近就有很多老师同学问我,今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应该如何做才有效且高效。
我说:“一轮复习,当然是过课本呀”!
对于高三的复习,我是有一套完整的计划的。由于这几年教考衔接很热,所以一轮肯定是过课本,在过课本的同时搭建一套语文的核心知识体系,这个过程就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一轮复习的越扎实,二轮三轮开展起来才会越快。二轮就是刷高考真题,把短则五年,长则十年的高考真题拿过来齐齐做一遍,做不是关键,关键是去研究官方答案,通过官方答案把握命题人的命题思路是什么样的,把高考题目背后的命题规律梳理出来,第三轮就是做考前押题了,这个环节我一般会自己命题,或者选择一些特别好的模考题让学生练。
听了我的这个回复,老师学生往往会说:“课本的重要性我们也知道,但是问题是我们不会过呀,总感觉要不然就是把五本书从头再讲一遍,这样做就很耗时,要不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一些学生都听腻了的‘知识干货’再过一遍,但是感觉也没什么效果”。
的确如此,当今语文教学,的确面临着一轮复习课本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广大师生不会用课本所致。复习课本,究竟复习什么?大部分师生的回答,一般是看课文,但是其实课文并不是所需关注的全部,甚至不是所需关注的重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课文是文本,而文本是中性的,一个文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方向和方法,比如《阿Q正传》,这个文本,研究的论文连篇累牍,如果放在大学博士生的课堂,大概能开一个一学期的专题课,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高中生应该关注的方向和方法呢?文学的“三千弱水”中学生应该取哪一瓢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教材中导语、学习提示、单元研习任务的重要性了,高中生应该着眼哪个角度,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其实在每篇教材的导语、学习提示、单元研习任务中已经标识的清清楚楚,而且实不相瞒,导语、学习提示、单元研习任务,就是高考出题的出发点和策源地。
比如今年全国新课标一卷的作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很多学生都说很难写,也出乎了很多老师的考前押题预想之外,但是,这道题真的是“凭空”出来的吗?不是的,如果学生对高中教材很熟悉的话,就会发现,这道题其实源自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
我们看上图中第二个任务,互联网的大背景,是一样的。课本中说到“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提示学生思考互联网便捷性下的得与失,而高考题考的也一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这个是互联网的“得”,在这种“得”之下,我们是不是也有“失”?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可见,今年高考作文题,无非是把教材上的“原题”往前多推了一点点罢了。
我们再举一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这是去年新课标一卷的语用题,这道题当时考出,也是被当作高考新题型分析,也是难倒一众考生。但是,如果你对教材足够熟悉的话,你同样能够找到这道题的出处:
这是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的学习提示,大家注意看,《故都的秋》开头多用短句,句中多停顿,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正好对应这道语用题的第20题,而《荷塘月色》善用叠词,语言朴素典雅、准确传神、贮满诗意,对应的是21题。
你看看,连命题的顺序都没打乱,原原本本地出在了试卷之上,因此,这两道题,在我看来,就是命题人给学生的送分题。
但是多少学生连命题人给的送分题都没接住。
为什么没接住,就是因为“看不懂”课本的原因所致!
那么学生要怎样才能接住高考命题人的送分题呢?我想“教考衔接”应该是比较有效的解法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