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回应美好生活需要的德育建构

2024/8/29 17:24:26  阅读:24 发布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落实的问题,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一个逻辑、两个方面。一个逻辑是:时代变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要回应时代的需要。在整体趋势上,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所谓“物质丰裕的时代”的一大突出特征是,由于个体与社会的“优势需要”转移所导致的教育需求的类型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中等收入群体队伍的不断扩大、受教育人口规模的空前增加所导致的社会人口结构类型也正在发生相应的发展范型之变。而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全社会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势必会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教育只能顺应历史大势、努力做出与时俱进的变革。也就是说,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逻辑即将发生重要转换——教育发展必将、也应当以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供给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唯有如此,中国教育才能更好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基本逻辑前提的改变,要求中国德育“与时俱进”的必然是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两个方面的品质提升。一方面,应当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以建构回应新时代需要的德育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应当让中国德育成为专业的德育、审慎的德育、美好的德育,以实现中国德育在教育形态上的历史转型。关于回应美好生活需要的德育建构的讨论,实质上是为新时代中国德育发展图景进行一次整体性素描的重要尝试。

道德教育本来就应当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依据由近及远的逻辑,新时代的中国德育要回应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至少应该在教育内容的建构上特别强调以下三大维度。亦即,当代中国德育应当努力在加强基础道德、民主法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上多做贡献。

1.加强基础道德教育——追求有基本人伦与教养的生活

基础道德教育,既是教育领域一个千古不变的旧主题,又是物质丰裕的时代亟待应对的新课题。这是因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且普遍的常识是:若日常社会生活不讲基本人伦和道德修养,社会成员行为粗鄙,人际以及家庭、社会关系普遍紧张,何谈“美好生活”?加上新时代与过去最大的不同是,人民群众的优势需要更集中于生活的精神层面,国民对于基本人伦生活的需要也会较过去更为迫切。为了因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这不仅是对社会发展中道德建设的强调,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来说,更是对于基础道德教育最为明确的强调。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既是对儿童道德发展逻辑的尊重,也是对儿童完整人格建设逻辑的必然要求。因为儿童的道德总是从与身边人友好相处的日常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没有基本道德人格建设,任何宏大的社会政治理想、价值观念都会失去其有效生长的起码逻辑基础。强调基础道德教育,既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永恒、普遍的教育命题,也是当代中国德育直面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精神需要必须做出的理性回答。诚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言,加强基础道德建设“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开展民主法治教育——推进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

“美好生活”,一定是每一个公民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都得到充分保障的生活。换言之,“美好生活”一定意味着每一个社会主体都能够生活于优越或先进的政治文明之中。因此,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要求大力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另一方面则需要在教育内容体系中强调民主与法治教育,确保公民能够成为负责任的权利主体、共和国真正的主人翁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主体。民主与法治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育,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的开展与加强,就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建构的应然之义。德育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最重要的是要以积极的、专业的态度回应新时代中国人对于公共生活、政治文明的“优势需要”。新时代的中国不仅要有优质的基础道德的培育,还应该努力推进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努力开展民主与法治教育、公民教育等。

3.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促进全球公民责任和团结的实现

当代社会,人类生活已经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一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一定与其他国家有直接和间接的关联。所以,近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中国政府都一直大力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不仅是一种政策宣示、一种社会理想,更是一种客观现实。在“同在地球村”的背景下,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和中国德育的使命,也就理应包括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当代中国人,只有成为“大国国民”或者成为堂堂正正的全球公民,我们才可能在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真正享受“美好生活”。

以上基础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构成了一个由近及远的当代德育内容的逻辑系列。只有在教育实践上不断扎实强化这些主题的教育,世界、生活才可能更加“美好”,中国德育也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供给这一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不仅要求有高品质的德育内容体系建构,也要求有高品质的德育形式方面的供给——让中国德育在教育形式或形态上更加“美好”、让新时代的受教育者有更多的接受优质德育的幸福感。具体说来,应当努力让中国德育成为专业的德育、审慎的德育、美好的德育。

1.让德育成为专业的教育——对德育规律的严格遵循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让中国德育实效提高、让人民生活因为高品质的德育而“美好”,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努力就应当是:严格遵循德育的客观规律,实现经验型德育向专业化德育的历史转型。由经验型德育向专业化德育的历史转型,首先要求德育实践一定要充分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由经验型德育向专业化德育的历史转型,还要求德育实践充分尊重德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在当代中国德育实践探索中,德育的课程改革一直是德育实践改进的重点领域之一。课程改革对于教育规律性的尊重就显得十分关键。一是课程政策上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比如,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政策出台,使得德育课程可以在国家课程之外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增加了德育课程建设在区域和学校层面“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针对性。而在高中国家课程思想政治的必修模块之外,开始设置若干选修模块,极大增强了课程的多元性、灵活性,也是德育课程政策上的一大明显进步。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做出新的整合的同时,也特别强调了“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二是在课程理念上对于德育规律的尊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鲁洁教授所倡导的“生活德育”理念对于课程改革的巨大贡献。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了“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等原则,继承、丰富了“生活德育”的理念。总之,为了让中国德育在教育形式上更加“美好”,中国德育应当在尊重德育规律、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等方面上做更多的努力。

2.让德育成为审慎的教育——对后真相时代的理性应对

当代中国社会,由于改革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媒介生活形态的突飞猛进等原因,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价值观存在的复杂性都已经空前提高。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后真相时代”。在中国,所谓“物质丰裕的时代”和“后真相时代”其实已是同一个时代。前者意味着精神需要的凸显和德育对于这一需要高质量回应的必要。后者则要求高品质的德育将批判性思维的培育纳入日常德育生活,不仅让社会大众减轻无所适从的信息焦虑,而且让德育对象在接受德育过程中充分体会理性而积极地接受新时代德育的美好。

3.让德育成为美好的教育——主体自由的真正实现

德育实效性提高的前提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突破学习主体对于价值与规范接受的逆反心理或情感障碍。当代德育应当成为一种能让道德学习主体自由真正实现的德育,一种自主的、生活的、审美的德育。无论自主的、生活的、审美的德育,或是其他许多浪漫、理想的中国当代德育的理论主张,在本质上都是在主张让德育成为因道德学习主体自由的真正实现而变得更加“美好”的教育——接受德育的过程同时成为体验人生与学习生活幸福的过程。应当努力建立、弘扬德育美学观,让孩子们当下的德育学习生活就是“美好生活”这一点,应当成为所有中国德育工作者的天命。这也正是物质丰裕的时代中国社会对于德育的最核心的诉求。

自中国教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