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三重境界:点燃、点拨、点化
2024/8/28 10:32:23 阅读:22 发布者:
在理想课堂建设中,教师要增强作为“火把”的角色意识。
聚焦深度学习,聚力高阶思维,聚情以生为本,瞄准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着力发挥点燃、点拨、点化作用。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在实践中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思想指导,以“激发引学—自主研学—小组帮学—班级展学—联系拓学—总结悟学”为基本流程进行理想课堂建设。
点燃,使学习如“旅游”一样令人神往。
现代汉语词典对“点燃”的释义有两项:一是使燃烧,点着;二是激发人的思想、希望、情绪等。
在理想课堂建设中,教师要增强作为“火把”的角色意识。有人将学习视为爬山式“旅游”,教师是“导游”,更是点燃者,正是“导游”适时点燃,增强着爬山者的信心和动力。
毫无疑问,每节课开始的时候是需要教师点燃激发的,所以“六学”流程的第一步就是激发引学,激发是启动,引学是起步。
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原局长魏书生做教师时把他教学的第一步叫“定向”,他善于从文章题目的“文眼”出发,在设疑激趣中吊足学生的胃口,把学习目标说得清楚明了,点燃学生渴望进步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了学习的“山门”,让学生聚焦问题目标展开自主研学,神往“登顶”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点拨,使学习如“观景”一样心旷神怡。
从认知规律看,学生往往会在学习时出现某些思维受阻的地方,“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出现这样的“堵点”是教学中常见的现象,而疏导“堵点”,指点迷津,让思维进阶,才是教学的应有之义和价值所在。
学生需要在自主研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即小组帮学。
在小组帮学过程中,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本质上是相互启发点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自然会把问题带到课堂,最终带给教师,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
点拨是撬动思维的支点,捅破“窗户纸”的指头,指点迷津的渡口,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教学是启智过程,点拨伴随教学始终,而又体现在紧要之处。
点化,使学习如“登顶”一样流连忘返。
有人对智慧给出了有趣的解释:“智”生“动”,如同开车时“踩油门”,“慧”生“静”,如同开车时“踩刹车”,只有把“踩油门”和“踩刹车”结合好,动静有度、进退有节、快慢适度,最终安全快捷到达目的地才叫智慧。
从多年的教学研究中我感悟到,联系拓学和总结悟学是生发智慧的关键,没有联系就没有学习,教学要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没有感悟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更不可能有智慧的生成。当学生能接通、会变通,进而达到融通,把几件事看成一件事的时候,学习才能说获得了智慧。
学生渴望教师能“画龙点睛”“点石成金”,让学习如“登顶”一样流连忘返。
比如: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背影》时,在联系拓学环节,有意把作者的写作动机,即“我北来时,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与教材后面提供的“朱自清父亲读《背影》时的材料”——“父亲已经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老花镜,一字一顿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结合起来,在父子情感交融处点化学生,教师借此点化:“这一刻,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儿子对父亲真情‘送达’后的场景,真的让人泪目,是真情化解了父子之间的芥蒂,所有的自作聪明都是愧疚,所有的埋怨都化为了理解,所有的细节都成了感动。可能在生活中我们也有埋怨父母的地方,让我们回想一下父母的背影吧,同学们想不想写一段文字表达你们父子或母子的真情?”这样的点化,让学生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在写作中生成了自我教育的智慧,这就是教学最让人迷恋的地方。
点燃、点拨、点化是教学的三重境界,它基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研读,对课标的深入理解,对教与学最佳结合点的努力寻找,是理想课堂建设的中轴线、观景台和制高点,彰显着教学的灵感、精神、思维和品格。
转自论名师之道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