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从合理的教学设计到“学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路有多长

2024/8/26 11:39:23  阅读:28 发布者:

级部进行大单元教学研讨,我有幸陪几位老师磨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看着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到了课堂上完全变了模样,和我们想象中的课堂差距甚大。这中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例如一位老师《匆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是:板块一 梳理情感,总结方法,本板块主要通过表格的形式,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及表达方法。板块二 练习仿写,运用方法,该环节学生通过仿写的形式来练习表达情感的方法。板块三 对比文段,了解背景,该板块中孩子们通过自己仿写的内容与朱自清先生的进行对比,感知作者内心深处比我们更深的无奈,结合背景了解原因,并能感受到作者虽低落却不沮丧的状态。单看教学设计,我们发现板块与板块之间衔接自然、合理,而且步步推进,逻辑比较清晰。

但在课堂实践时,我们却发现,这份合理的教学设计完全失去了控制。第一板块,借助表格进行梳理(见下图),很多孩子在第一栏被卡住了,然后后面的原文摘抄又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所以这张表占用的时间完全超过了老师预设的时间。作为教者,此时心里开始慌张,孩子们完成后,就变成了老师按照表格的顺序(也就是段落顺序)中规中矩开始分享。为了节省时间,分享前也没有了小组合作,变成了一个孩子上台分享,剩下的孩子附和。这就让学习者变成了被动学习。

 

多少日子

描写的画面

表达方式及妙处

作者的心情

八千多个日子








逝去如飞的日子




 

第二板块的仿写时,老师没有给到第三段要仿写的具体部分或一个合理的支架或阐释仿写时要注意的事项,只是说让孩子仿写第三段,表达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于是,很多孩子把仿写的重点放在了段落的开头,说了一些很有感触的话,但却完全没有用上课文中的语言结构,这也就让仿写的意义大打折扣。同时,因为一堂课安排了两次比较“满”的写的活动,导致仿写的时间不够,但是为了完成第三板块,体现课堂完整性,教师仓促结束仿写,过渡到了背景情感的总结部分。所以,最后整堂课就变成了老师为中心的课堂,学习者的地位被“紧迫的时间”给代替了。

我们发现这堂课之所以没有特别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师将很多可以学生课下自主完成的学习活动都放在了课堂上。比如表格的填写,追其原因,其实也是因为对学生课下自主完成不够信任。但其实对六年的学生来说课下完全是有能力完成的,我们可以将课堂更多的时间用来一起探讨写法及妙处。课堂时间有限,我们要让40分钟价值最大化。

2.分享不应该被表格和段落给框住,而应该按照学生作为第一读者的身份,对文本最深/直接的感触去谈自己对文章情感以及表达的看法。体会真实自然的情感,还应该在最自然的交流和最入情的朗读之中。

3.教学进度常常是我们难以跨越的坎,我们发现当被时间督促时,我们很难平静地处理课堂。比如表格写的时间长,那后面的内容就放到下一节课,但是公开课的氛围常常不允许我们如此从容,我们自己或者外界常常想要我们展示完整(美)的设计,但学生就常常会成为完美教学设计的牺牲品。

4.像仿写之类的学习活动,我们应该预设到学生的困难,并给到一定的学习支架,毕竟语文是要学习名家的语言结构的,我们的练习也应该直指要害,不能“天马行空”。

所以,写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只是一堂课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要想给学生一堂好课,要走的还有很多步,这中间还有我们对学生的信任,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对学情的了解,对文本的理解……而这中间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从实践反思中去获得。看别人的课总是能发现问题,对自己却常常“宽容大度”,所以希望仅以此篇督促自己去反观自己的课堂,与同伴们一起成长、进步,将教案与课堂之间的距离缩短再缩短,给孩子越来越好的课,而不是完美的设计。

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