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生学业负担重导致的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在社会上也引发了强烈反响。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明确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所以,教师作为基础教育教学一线人员、教育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应认真领会《意见》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精神,在工作中构建语文作业新模式。本文将研究小学高学段语文特色作业设计,着眼于把传统作业转变到自主探究、注重养成、创新实践的发展性、特色性目标上来,以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特色作业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设计的目标
特色作业的概念是基于“双减”政策提出的,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多元性、趣味性、实效性、开放性、差异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特色作业不仅能切实有效地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特色作业的核心含义在于“少量、质优、轻负、高效”,以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特色作业研究实践的目标,从教师层面来说,应该倒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师最大维度深耕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学生层面来说,特色作业以切实达到压减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为目标,让特色作业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提供支持,让语文学科发挥其工具性学科的功能。
二、特色作业设计策略与实践
(一)立足高处,构建大单元作业体系
从整学年、整本书、整单元入手,构建长远的作业体系,确立长期的作业目标和学生的发展目标;从小处着眼,落实具体的课时作业,并将课时作业与作业体系建立联系,通过落实课时作业小目标完成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大目标。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采取的是循环螺旋式的出现和上升,语文要素要求的能力在不同的学段都会出现,但是不同年级又会有不同的要求,其中作业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具体抓手之一。
在教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时,在作业设计中,我遵循大单元教学及作业设计理念,以大主题“走近鲁迅”、大任务(搜索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为重心,依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建立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对本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基础分析、阅读内容整合、重组和开发,设计有层次、多元化的作业任务,实现教学与作业的整体化、体系化、结构化,以此落实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我先对本单元基础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设定了第一个层次的作业目标:通过自学和预习完成基础知识清单——完成字词作业,熟练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
在完成基础知识作业的基础上,我设定了第二个层次的目标:学会根据课文理解的需要搜集相关资料,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通过筛选资料理解课文,初步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第一课《少年闰土》:我提供搜集资料的方向和方法,学生根据要求查找,并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好的故事》: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三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在预习时要求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考虑到学生查找资料的范围较大,采用“1+X”群文阅读的形式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导学任务群,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帮助学生走近鲁迅。
通过资料筛选,学生对鲁迅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此时我确定了第三个层次的作业目标:整理一份关于鲁迅作品、名言等方面的资料或者根据对鲁迅的认识写一篇习作。
随着语文要素在本单元学习的步步推进,学生了解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对鲁迅就有了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认识,进而理解鲁迅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形成自己的认识。
根据以上三个层次的目标,我设定了五大板块的单元作业,将其分解到一个单元的教学、两个星期的课时作业中。第一板块:自学预习,夯实基础(设计目标层次一)。学生先自读预习本单元课文,认真完成课前预习清单,清单内容包括熟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第二板块:躬身实践,搜索资料(层次二)。内容为单元整体资料收集,如表1所示,列出作业完成的方法和列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主完成。
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确定的第三板块任务是:筛选资料,去粕取精(层次三)。要求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按照以下种类整理:生活中的鲁迅、鲁迅的名言警句,并让学生写一写感悟或者收获。
第四板块:升华认知,呈现收获(层次三)。要求学生谈一谈对鲁迅的精神品质或者鲁迅的作品有什么新的认识,结合所查资料谈谈本单元的收获,完善表格。
第五板块:总结写法,抒发情感。要求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能在写作中打开选材思路,捕捉具体场景,抒发真情实感。
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体现扎实落实语文要素与单元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原则,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总体设计思路是构建框架、指导方法、指引路线,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将单元学习内容和语文要素的落实体现在课时作业中,培养学生自学、搜集资料、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开放内容,实现多元化要素融合
1.设置促进不同学习能力发展的内容与技能分层作业
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丁香结》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为基础性作业,目的是疏通字词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看拼音写词语,理解词语,完成选词造句。第二层次为技能性作业,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仿写;熟读课文,完成课文内容填空。这一层次为由字词向句篇的过渡,使学生学用运用修辞、理解课文。第三层次为开放性作业,在以下四项任务中要求学生至少选做一项: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的“结”;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描写一种花(可配图);搜集与“丁香”有关的诗句或优美语句;读课文,想象画面,画一画自己心中想到的丁香。
以上作业在内容上做到多形式、多层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体验、欣赏、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由读到想,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体现了内容的层次性。
与此同时,同一学习内容也可以体现要求和形式上的层次性,比如,在完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复述故事作业时,A类作业要求根据
,看图说话复述;B类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设计思维导图,再根据思维导图复述;C类作业要求学生巧记人物特征,自己创作连环画复述课文。这一作业的设置体现了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让能力出众的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也消除了能力弱的学生对作业的畏难情绪。
2.设置课内外及跨学科的多元化内容融合作业
在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设置了古诗配画的作业,本次作业将语文与美术两门学科进行整合,通过对古诗的诵读和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并运用已学的绘画技法展现内容和画面,意在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作业也可以延伸至课外,渗透在生活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在五年级寒假期间,我设置了一份语文创意作业,第一个内容:请每位家长大年初一早晨给孩子写一封信作为新年礼物,夸夸孩子;同时也让每位孩子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感恩信作为新年礼物,向自己的爸爸妈妈道一声祝福。第二个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有条理地整理好自己的书架和衣柜;给老师、同学、亲人打拜年电话,记录一下你的压岁钱分别花在了哪里,你认为哪一处花得最有意义;介绍寒假期间令你印象最深的影视人物,并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日记记录下来。第三个内容:收集祝福短信:请同学们先收集最深情、文字最优美、最具创意的5条祝福短信,再创作2条祝福短信。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了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三)创新形式,凸显综合能力培养
一直以来,语文作业的形式多倾向于书写。由于语文学科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教师根据内容的多元化,可以多样化设计作业,以此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2022年底上网课期间,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举办了线上朗诵大赛,有的学生为了参赛反复诵读,模仿名家的语音、语调;还有的学生自制配乐朗读视频,展现出很好的朗读学习效果。另外,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业的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可以设置为图文小报、简报、思维导图、PPT、录音、短视频、调查报告、图表、图画、照片,甚至可以通过学生办刊、演出等展示学习成果。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的学习更具趣味性,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其中,同时也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特长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调动主动性,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提出的“费曼学习法”的理论,其核心是“通过用简短的语言,向别人清楚地解说一件事,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弄懂了这件事”。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学习方法布置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和布置中。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设计,可以师生共同商量布置作业,由课代表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互相布置作业;也可以是学生给教师布置作业。教师要学会合理地“放”和“扶”,必要时对学生设计的作业进行指导。
总的来说,“双减”政策下,教师要不断深化作业设计研究,把作业设计能力作为基本功。作业设计需要从全面培养语文学习能力、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全面育人的高度来构思。学生也可以在作业中发现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意义,注入学习的力量。
转自新课程杂志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