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至为关键的核心能力,它直接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与高度,进而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这无疑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语篇学视域下
文本解读的内涵阐释
(一)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一般是指运用读解或阐释理论所进行的精细化阅读。文本解读是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其背后的指导理论也是多元与多维的,如文艺学、美学、阐释学、语用学、语篇学等。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既需遵循文本解读的一般规律,但又不能止步于一般意义的文本解读。它不仅要关注语文学科的本体特质,更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它是基于学科与学生,凭借文本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阅读策略、读写能力乃至综合素养的解读范式。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学生是解读行为的主体,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必须直接服务于阅读教学才能使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得到发展。但是,目前师生文本解读仍旧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贫弱往往反映着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可以说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下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语篇学视域下的文本解读语篇是语篇学的重要范畴,它是指具有交际目的、合乎语境的语言实体和语用产品。人们习惯将语篇学视域下的文本解读称作语篇分析,而会话分析、语境分析、功能语篇分析、体裁分析、语用分析、批评话语分析、评价分析无一不是语篇分析的实践形态。语篇分析是文本解读方法的重要理论来源,它对阅读教学甚至写作教学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了语言在真实情境下的运用,它要求“关注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的语言实践,凸显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篇分析更加注重语境与语篇的关联,更为关注文学的交际性与对话性。因此,语篇分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它对于各种体裁的文本解读具有普适性,既能增强文本的“语用”教学功能,又能助推《新课标》相关理念的具体落实。
二、
当前阅读教学中
文本解读的实践误区
(一)交际目的解读缺位《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上是指向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实践能力,即言语交际能力。然而,当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么是执着于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而滑向思想教育这一端;要么注重文本内容的解读而轻视其交际性或对话性。
就当下的初中生交际能力而言,《新课标》做了如下的要求:“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等。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交际(尤其是书面交际)能力显然没有得到系统的训练,其根源是教师文本交际性解读视角的缺位,导致学生很难在语文学习中养成关键的书面交际和语篇“交往”能力。
(二)情境语境分析缺失文本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情境中生成,这种情境在语篇学中指的是语境与语篇的关联,包含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等,它与语篇关系紧密。语境是语篇生成的基础,语篇读解很大程度上就是进行语境还原。阅读教学是关于文本读解与迁移运用的教学,因此想达到对文本深入的理解与运用就必须对各种构造文本的情境语境进行透彻的分析。
当下的文本解读大都从一个既定的、权威的结论出发,解读的结果又回到对权威结论的验证,有时还会过度倾向于学界某位学者的一家之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形式的花样翻新,缺失对情境语境的还原分析及深切体验,对真正落实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等学科素养事倍功半。
(三)评价与审美释解不足评价与审美解读分为文本评价与文本审美两个方面。文本评价是属于较高层级的文本解读方式,它要求师生从文本诸要素中分析其合理性,同时能对文本的缺失与不足进行质疑与批判,它是学生高阶思维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核心素养之审美创造能力的养成,要求学生应能“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当下语文教师的文本评价维度的解读往往处于缺失的状态,原因是考试评价机制中几乎不体现文本评价能力的考查。至于文本的审美性解读,它不仅包括修辞、语言美感的品读,还包括文本的形式、功能、衔接、连贯、语气、语态、前景化等的鉴赏。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多从语言的精细品读来挖掘其语言美感,这显然存在不足。教师不进行这方面的解读,学生的评价与审美解读能力就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三、
语篇学视域下
文本解读能力的
提升策略
(一)锚定文本交际性,提升解读能力《新课标》强调语文的实践性,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师的文本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文艺学话语体系中,人们往往忽视对文本交际性维度的解读。然而,阅读文学或文章作品,本质上就是品析与体会作者借助文本与外部世界进行对话的艺术和展开交往的智慧。
在语篇学中,交际性被视为语篇的根本属性。面对文本,我们可以强化交际性解读:
1. 目的意识。巴赫金提出表达的目的是得到回应,当下的话语总是有意突出某些信息,话语的隐含信息也将得以体现。具有目的意识,解读的指向将会更加明确。教师应当注意在特定的目的之下,分析作者运用何种结构、使用何种词汇、形成何种风格等。经过这样的解读,可以提升思维与认识的高度。以《背影》为例,文章从徐州写起,由丧事写到破产,由父亲失业写到南京谋差,由“我”从北京回家写到回北京上学,最后才引出车站送别的背影。有研究者分析,造成这种祸不单行的原因其实是父亲道德上的过错。对父亲此等提不上台面的品行,朱自清行文迂回曲折,用词隐晦克制,没有明说个中缘由,且不时流露出对父亲的愧疚。了解到这些,我们可以体会到,《背影》其实是为了达到与父亲和解的目的。只有把握这些潜藏的意脉、委婉曲折的叙事,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表达目的。
2. 作者意识。巴赫金在自我理论中指出,表述反映着作者的认识与价值判断。这意味着,我们要深度关注作者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职业、信仰等,体会其语言运用如何做到符合身份、契合语境。《背影》自1925年发表以来,学界对其解读有四种主要观点:父爱之情、儿子的内疚、女性意识和生命意识。作为学术解读,多元化固然不可或缺。但作为语文教学解读,回溯作者写作背景、初衷以及尊重教材编者意图则更为关键。故此,我们进行文本解读时,不可加入凭空臆想,仍需以父爱作为出发点,领悟其中曲折复杂、爱怨交织的微妙父子情感。否则,就会落入牵强附会,过度解读的窠臼。
3.读者意识。在文本品析中,强调读者意识的解读会使学生注意分析作者的读者意识,即虑及读者的社会心理、审美倾向等,使作品更加可塑与可接受。一般解读认为,《背影》的读者是朱自清的父亲,此文的创作目的是达成与父亲的和解。但其实,《背影》的预设读者应该还包括广大的中学生。早在民国初期,朱自清就为叶圣陶主编的教材供稿,为中小学生示范该如何用白话文写作。我们可以发现,《背影》的谋篇布局是极其严谨的,起承转合极其规整,可以说是一篇完美的范文,这符合文章预设的读者定位。另外,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用了“祸不单行”来委婉表达父亲纳妾之祸对于整个家庭的打击。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又是不能直接对读者明说的家丑,因此作者用词极为克制,以维护父亲的尊严。在文本解读时关注作者的读者意识,将成为解读文本的重要抓手,从而解读出最接近作者原意的结论。
(二)审思文本语境,指向深度学习
文本产生于特定的情境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任何作品都不能与之脱离。依据语篇学语境分析理论,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语境还原,探讨文本构造的时间、地点、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理解文本里的潜台词,从而走向真正的深度阅读。《背影》定稿之后,朱自清与其父亲仍然有着重重矛盾,父子和解的契机是因为朱自清父亲的一封信。信中说:“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约大去之期”喻指死亡,《背影》成文时间是1925年,而朱自清父亲是1945年去世的。这中间相差20年,为什么身体尚康健的父亲要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呢?究其原因,这是父亲希望与朱自清和解的托词。传统的家庭父子关系微妙,研究其社会背景可以发现那时候的国人不善于直接表达爱恨,而且作为封建大家长,让父亲给儿子道歉达成和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达成父子和解的托词既维护了父亲的颜面,也挽回了儿子。巴赫金指出,理解文本需要在历史语境、现代语境、未来语境中重作思考。这提示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语境中重新思考文本的意义与价值。文本需要结合语境要素进行多维解读。经过多维度的解读,学生会形成独特理解,同时也可以运用语境分析解读新的文本,提升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三)强化文本评鉴,提高审美能力
语篇学强调文本的评价与鉴赏维度的解读,它符合《新课标》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基本要求,可弥补当下语文教师文本评鉴能力的缺失。文本的评鉴性解读,可以从内容、形式与人际三个维度进行。
内容方面的评鉴。教师可以比较评价作者的观点恰当与否、信息完整与否,以及个体与作者看法的异同,并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深入解读《背影》后,对于其中的信息不完整要进行深入思考,文本的信息隐藏有没有达到作者和解的意图?有无更妥善的做法?类似的思考有助于发展其高阶思维能力。
形式方面的评鉴。可以从文本的结构与风格、语言与修辞、艺术手法、形象选择、使用特殊文体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背影》一文语言简练,结构谨严,对中学生作文有示范的作用。文中,形象选择谨慎,将父亲的形象局限在背影之上,暗含着父子的矛盾,对于表达些微不满的情绪有正向作用。
人际方面的评鉴。主要是分析文本的结构与语言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写作目的、读者及背景怎样影响文意的表达、预期效果与真实效果等,这样的评价解读是全方位的。《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语言大多为命令语气,这种命令语气使得一个传统的家长形象跃然纸上。因此,在评价《背影》时,可以说朱自清虽然想达到与父亲和解的目的,但在字里行间对父亲的那种掌控态度仍隐晦地表现出不满。
聚焦语篇学进行文本解读,有助于突破传统的分析框架和思维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书面交际和对话艺术,有助于学生提升篇章阅读和构造的能力,进而有效地提升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转自语文学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