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纸化办公已经得到普及的今天,依然有不少学校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认为这样的教案能反映教师的思考,让教师不断进步。其实,优秀的课前准备并不只有“手写教案”一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案的形式,而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用心思考、对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以及与教学实践的匹配程度。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有教师购买最新型的写字机器人来完成手写教案。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本分,让写字机器人“手写”教案应该不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案,很可能只是用来应付学校检查的。要应付检查,就说明有些学校对教师是有手写教案要求的。
现在有手写教案要求的学校不在少数,有的学校规定全体任课教师每年都要重新手写每一课的教案,有的学校规定年轻教师要手写详细的教案,而老教师的教案可以只写重点或只写教案的更新部分,但也必须手写。当然,也有一些学校是允许电子版教案的,但这样的学校并不是主流。那么,在早已普及无纸办公的今天,教案为什么一定要手写呢?
主要还是这些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普遍都有这样一种认识:只有手写的教案才是认真的,才是真的过了脑子的,而电子版教案就很可疑了,因为总会有老师钻空子,用电脑的Ctrl+C、Ctrl+V功能直接上互联网“采集”。当今的互联网包罗万象,每个学科的每堂课都能搜到不少备课材料,一些懒惰的教师拷贝下来,放入自己的教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直接进课堂,备课、上课两张皮。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如果教材不变的话,他们的教案也是一成不变的,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而电子版教案也可以永远地一直拷贝下去。
再有,不少教学管理者还认为,只有手写教案才能让教师不断进步,这也不无道理。去年,不少媒体都报道了湖北省物理特级教师程启明40年手写400万字教案的新闻,程老师的教案每年更新,文字配图,内容翔实,字迹工整堪比印刷体,被誉为“活动的物理教案博物馆”,也正是因为手写教案,他每年都会把所有的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都重新在脑中“耕作”一遍,因而他的业务每年都在进步,最终成了物理特级教师。这也应了特级教师贲友林的观点:上课是“面子工程”,备课是“根基工程”。只有根基牢固,上课才会有目的、有方向、有收获,而根基不牢,上课就会“地动山摇”。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手写教案就一定能让教师进步吗?至少有一些教师大概率不会,这些教师天生就对手写教案有抵触情绪,我看到有一线教师这样评价手写教案:除了能练练字,就没有别的作用。我能想象这些教师手写教案时的样子,除了比Ctrl+C、Ctrl+V更费时费力外,其他没有区别:他们会照着网上下载的相关教案一通抄写,依然还是不过脑子,上课依然还是不会用这个手写的东西。
当然,在网上我也看到了另一类反例。有位教师写了身边的一位优秀教师的备课方式:这位优秀教师也写教案,也会让学校检查,这位教师的备课、上课也是两张皮,因为这位教师感觉最有用的不是他上交的备课材料,而是他在教科书上的小字批注,他会把教学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往遇到过的问题、可能的生成、需要提醒或提问哪些学生等,都用他能懂的小字和符号写在课本空白处。这位教师的课本几乎没有空白,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和符号,这个批注如果作为备课材料交上去,肯定是不合格的,因为除了他以外,别人都看不懂,但对他来讲,却比那些正式的备课材料有用多了。
再有,我以前有一位同事,从入职开始就认真备课,手写教案,但她还会做一件事:把自己的手写教案统统都录入为电子教案,进行电子归档,几年下来,她构建了自己的电子教案库,相较于那些多年存下来的一本本条理化不强的手写件,这种电子形式的教案库更方便查阅,可以进行前后对比,更容易让自己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可视化的脉络。多年来,她依靠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专业发展也是节节高,工作十多年后成了区级名师。试想,如果允许她一上来就写电子版的教案,是不是可以给她省下不少时间?
可见,手写教案的确能成就一些优秀的教师,但优秀的课前准备并不只有单一的“手写教案”一种形式,甚至不止教案一种形式,教师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知道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曾在一次活动中碰到过叶澜教授,就这个话题向她求教,她说这并不绝对,只是有可能(背后还有其他因素)。她还解释了她的话:教案的写作往往只是关注40分钟或45分钟的预设,是事先写的;而教学反思是在课后主动写的,更能激发出很多思考。
进一步思考叶澜的话,我想,不管是课前的教案还是课后的反思,那些被激发出来的思考才是这些课前、课后文字工作的灵魂,引发思考是做这些事的根本价值。这也和多数教学管理者的认识是一致的:有没有过脑子是关键!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判定是否过脑子,的确是一件有难度的事,从基本特征上看,似乎手写版的教案比电子版的教案含有更多的思考。
而事实上,抛开教学管理的难度,仅就课堂的价值而言,教案究竟是手写稿还是电子稿,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还是教师是否用心思考过教学内容,是否思考过自己的这一届学生的特点(甚至一些典型学生会有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和需要),以及是否思考过自己的特长如何在这一堂课上发挥得更充分。这些思考,对于一些有内驱力的教师而言,是不用检查的,即使他们没有成文的教案,即使他们只是寥寥数笔,相信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也一定有过充分的思考。在管理学上,对教师的具体监督和检查或许更应该化作一个更高的管理主题:如何真正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如何让他们的发展有更多的内驱动力。因为教师工作真的是一个良心工作,很多检查都无法涉及他们的内心。
如果我们的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还没有达到那样一种境界,还是要靠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来评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水平,从而督促他们的工作,那也请不要简单地依靠“是否手写”来做评价。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管理也是一种懒惰的管理方式:即试图通过最简单、最外在的方式来评价一位教师是否用脑用心了,这个指标显然是过于形式化了。
我们的教学管理者要像语文教师评价孩子的作文那样,至少要通读一遍教师的教案,无论他是手写的,还是电子文档,这不是关键。教学管理者要从教案的字里行间去体会、发现和理解一位教师的教案是否用心。我认为,其中有一个评价的核心标准是:教师的这篇教案是否着眼于他的班级、他的学科以及教师本人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对教师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是否真的有价值。那种电子版的教案,那种写在教科书空白处的教案,那种只有教师本人能看得懂的符号式教案,都不应该被忽视,教学管理者要向一线教师俯下身去,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体会他们的良苦用心之后,再做评价或指导。此外,另一个标准就是,教师的教案与他教学实践的匹配程度,也就是说,教师的课程是否真的受益于他的教案,教学是否真的按照教案的预判发生、发展和生成。只有这样,教案和教学才是一体的,教案花费的工夫和精力才没有浪费。
转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