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

2024/8/23 16:23:53  阅读:26 发布者:

一、语文与信息传递

很多人可能以为语文教育古已有之,有很长久的传统。但现在的语文课程实际上只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如叶圣陶所言:“语文”作为学校功课的名称,是1949年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以前,这门功课在小学叫“国语”,在中学叫“国文”。为什么有这个区别?因为小学的课文全都是语体文,到了中学,语体文逐步减少,文言文逐步加多,直到把语体文彻底挤掉。可见小学“国语”的“语”是从“语体文”取来的,中学“国文”的“文”是从“文言文”取来的。1949年改用“语文”这个名称,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既然是运用语言的本领,为什么不叫“语言”呢?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听别人说的话,读别人写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很多人说“语文就是听说读写”,源头也在这里。

现在对“语文”还有不同的解释,认为是“语言与文化”或“语言与文学”的简称,争论不休。如果回到语文课程的初心,或许就没有必要争论了。进一步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语文,对其本质可能看得更清楚。任何完整信息的传递,都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过程:一是信息的接收,二是信息的表达。任何完整的信息传递,都包含五个基本的要素:发出者、信息、媒介、接受者、意图(效果)。其实,如上文中叶圣陶所言,语言作为人们信息传递最常用的媒介,一是口头的声音,二是书面的文字。但使用这两种媒介的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需要靠后天的学习,尤其是书面语,更是需要通过学校来进行系统的教学。

如果回到日常生活,我们就很容易发现,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最主要的方式是口语。但是,或许是因为考试采用了纸笔测试,现在语文教育全面指向书面语教育。从信息传递的角度上来讲,这就缺了很大的一部分,“听说读写”在实际执行中缺少了“听说”。

二、张志公之问

再来考虑语文教育中的“教育”二字。毫无疑问,任何教育的目的都是培养人。具体到语文教育,如张志公所说:学校里设置语文课,目的是培养下一代,使他们在成年之后具备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说,使他们具备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足够的语文能力。是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呢?或许,我们可以将这称为“张志公之问”。

十多年前,“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其实,从钱学森之问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张志公之问:我们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试想,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如何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里自立?又怎么可能创新,怎么可能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怎么可能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张志公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对未来作了一个预测:“那么20 世纪末、21 世纪初……那时候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肯定会出世了,而第五代计算机的特点之一就是用自然语言而非程序语言来指挥……电子计算机肯定会成为工农业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的日用工具了,甚至会进入不少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了。”

张志公的预测完全应验了。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现在的信息时代,变化越来越剧烈,越来越快。很多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信息推送一个接着一个,短视频刷到半夜……如《信息简史》中所描述的:新的信息技术在改造了现有世界景观的同时,也带来了混乱,这就像是新的河道和水坝改变了原来灌溉和航运的水道。信息创造者与消费者(比如作者与读者、说者与听者)之间的平衡已被颠覆。旧的组织知识的方法不再奏效。这时,谁来搜索?谁又来过滤?在这场混乱中,希望与恐惧相互交织。

这里最重要的信息创造者跟消费者指的就是语文教育的对象,也是语文教育需要培养的信息时代里的新一代的角色。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时代掌握生存的技能?新旧交替的混乱中,希望与恐惧相互交织,教师要做摆渡人,要帮助学生渡过混乱,达成一个新的秩序与平衡。这是我们语文同道们不得不面对的信息时代提出的挑战。

三、面向信息时代

张志公在几十年前已经作了设想,他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的信息时代应该是这样的: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出口成章”的能力,因为他们要用自然的口头语言处理工作,指挥机器干活;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因为他们需要读的东西太多了;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的时间很珍贵,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他们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写的东西。

这样的语文能力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如果下一代达不到,而人工智能可以很容易达到,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就取代了人,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张志公进一步说:那时候社会上还需要有“低吟长啸”的诗人,“斟词酌句,反复推敲”的作家,或“婉约”或“豪放”或“典雅”或“诙谐”的语言大师,人们还需要文学。不过,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教育的周期是长的,是为未来服务的。搞教学工作不能不往前看。当然也不能脱离今天的实际,但是脑子里不能没有个未来——未来的生活,未来的社会,未来的世界,未来的需要。今天的和十几二十年后的年轻人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和当年的秀才们、举人们、进士们、状元们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已经大大不同了!这是我们探讨语文教学改革的时候必须时刻在念的!时至20 世纪 80 年代,这句话似乎不需要说甚至不该再说了,然而又不能不说,因为传统实在太深厚了,举人、进士们和“迁客骚人”们的幽灵依旧不时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游荡着,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甚至左右我们的思考。

张志公的预测发人深省。我们的语文教育、语文课堂是针对每个社会中的人的,要让他们拥有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信息时代的来临,对21世纪的年轻人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但要着眼未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很多时候,教育也会滞后。可能有不少人会告诫你,不要好高骛远,要关注当下,甚至用传统的、既有的套路来回应当下和未来的要求。这其中肯定有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想起邓小平四十多年前(198310月)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四、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恰恰要从语文的初心与根本来思考: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能用准确的、恰当的手段传递信息,完成交际。要达成这个目标,就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是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符合语法规则。语法基本的手段和规则从哪里来?是社会约定的,不能违反,有对错之分。另一个要求,是修辞。修辞是什么?就是各种语言手段的灵活运用,为的是提高表达效果,发挥的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个方面来说,有的人表达得好,有的人表达得不好,但这是好坏之分,不是对错之分。所以,语文教育要分清这两个层面:一个是社会要求的一致的部分,一个是个人自主且有伸缩空间的部分。

要面向未来,就得考虑未来在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回顾历史,在汉字产生之前,人们用什么来传递信息?用口语。口语起源的时代很早,目前学界有不同看法,比较公认的在四五万年前左右。文字产生的时代就晚得多,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不过是在七八千年以前。世界上所有族群都有口语,可能有6000多种,但很多都没有相应的文字。汉字是四五千年之前产生的,对于我们的信息传递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前是口语的时代,当汉字产生之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时代。文字可以使信息传递跨越时间和空间。笔者经常用赵元任创作的《施氏食狮史》来让学生感受文字带来的改变。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这段话,无论是用普通话还是方言都可以读,但要是读给其他人听,别人是听不明白的;而不同方言背景的中学生都可以自己阅读明白这个故事。文字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文化。

现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讲到口语跟书面语的各种区别,而我们更需要思考,什么是口语和书面语在信息传递上的根本差异。可以发现,口语是“在场”的,书面语是“不在场”的。口语要求交际要素都在场,信息的发出者、信息本身、传递信息的媒介、信息的接受者,以及产生的效果或要实现的意图,都在当场;当使用文字来传递信息时,这些交际要素有些可以不在同一时空。想想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就很容易理解了,现在读这个故事时,作者已经不在了,也不可能“在场”。一旦在场与不在场的要求发生变化,信息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都变了,也就有了书面语跟口语之间一系列的差别。比如,因为交际双方都在场,口语中有些话可以不说完整,跟在场的共同背景互补即可。随着大量地使用书面文字,口语跟书面语的距离就越来越远,各自发展,言文分离。口语是我们日常用来交际的语言,用来思考问题的语言;书面的文字则是为了取得社会地位、考取“功名”等。书面语与日常生活脱轨,一旦分离到不可调和的时候,就会成为社会问题,所以100多年前会有白话文运动。那时候,私塾的先生以及所谓的社会上层人士等,没有考虑未来的情况,没有考虑时代的变化,还在坚持僵化的四书五经等。到了白话文运动,开始提出废除文言,转向白话,这其实是要求书面语跟口语的统一,就是要弥合书面文字跟口头语言之间的隔离。

五、信息技术与新语文

今天的信息工具大发展,各种便利沟通的录音工具、视频软件等层出不穷。

、声音、视频都可以即时在线传播,也可以轻松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0238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我国网络视频用户数为10.44亿,用户使用率达96.8%。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麦克·卢汉认为,现在这个时代是口语时代的复兴。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文字所有的优势都荡然无存,同时让“在场”的交流成为信息传递的主流。在这个新的传播生态之下,书面的文字突然暴露出许多缺点。在麦克·卢汉看来,字母是一种视觉碎片化和专业主义的技术,印刷品提供的传播渠道是狭隘、线性的,甚至支离破碎的。而口语则表现出更多优点。口语主要是人的面对面传播,它伴随着手势和身体接触,调动了所有的感官,而不仅仅是听觉。如果说传播的理念是一种灵魂的交往的话,那么文字只能说是这个理念的一个可怜巴巴的影子。

当然,麦克·卢汉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技术让流动的声音和影像都能“在场”了,但这并不是口语化,而是多种媒介形式的融合化。以公众号为例,随便打开一个公众号的推送,大多是文字、

、视频的混编,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文字的排版、

的选用、视频的嵌入都已经很成熟了,将之与传统的报纸比较可以看到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催生了新语文,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语文教育必须得面对这一新趋势。

事实上,为了适应这一新趋势,语言自身也在发生变化。举例来说,这几年一直有人在批评“感谢聆听”这样的说法,认为是使用不当,“聆听”是自谦的说法,怎能让听众来聆听你呢?笔者曾分析这一现象,希望大家去关注造成这一新说法的动因与机制:“一种新的语体正在形成……在这种PPT演示体中,书面(PPT页面)和口语(口头讲述)一起呈现,互为补充;通常是一个讲者面对多个听众,最常见的场景是期待讨论互动的报告,可以说,PPT演示体正在试图体现一种平等沟通的新型关系。”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个新的语体的产生会带来一系列变化,因为“在场”,因为言文混合,传统形成的很多繁文缛节、尊卑区分就逐渐消失了,相应的词语要么被淘汰,要么被赋予新的意义。

我们调查中小学生的读写现状时,还特别注意到了媒介的变化。就阅读的媒介而言,在回答“是否更习惯纸质读物”这一问题时,选择程度345(程度一共分为51表示程度最低,5 表示程度最高)的占比达到83.81%,还是纸质占优势。但如果把程度3看作中立,那么更倾向于纸质阅读的只占57.45%。而在回答“是否更习惯电子读物”这一问题时,选择程度345的占比55.25%,去掉程度3,占比27.36%。就写作的媒介而言,纸笔写作的学生还是主体(占84.41%),不习惯的只有15.61% ;但如果从键盘写作的角度来看,却有近四成(39.87%)的学生声称更习惯键盘写作。综合起来看,目前似乎正处在一个变化的阶段,键盘写作或许是趋势。如果分学段来看,中学(高中47.86% ;初中42.80%)相对小学(27.90%)来说,倾向键盘写作的学生更多,多出10个百分点以上。这大概与家长、学校限制小学生使用计算机有关系。若如此,小学近30%的学生更倾向键盘写作就意味着:若自然发展,这一趋势必然大大增强。毛笔代替刻刀,硬笔战胜毛笔,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键盘取代硬笔大概是迟早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育是不是应该未雨绸缪呢?或许可以再强调一下,媒介的变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发生过的从刻刀到毛笔再到硬笔的历史过程观察相应的语文变迁。

六、智能时代下语文的变与不变

键盘代表的是现代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的输入方式,而计算机的进步则已经到了智能时代。2023年引爆全球的ChatGPT,有人已经尝试用它来对付高考的语文试卷。2023年有一道高考作文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高考后,笔者看到两篇ChatGPT按照高考题要求写的作文,个人认为几乎可以得满分。由此联想到了语文教育界,一些同道经常说,如果高考只考一道题,那就应该是作文。似乎一篇作文就是语文水平的pH试纸,似乎作文是人类智能的最后尊严。但这些想法都在一刹那被ChatGPT击得粉碎。

想想张志公的预测吧,在信息时代里,我们的下一代应该有“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如果早一点给学生计算机,早一点研究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来帮助学习,这个愿望是不是能更早实现呢?有语言学家宣称:“人—机—机—人”交际成为交际常态时,人在生活、生产的诸多领域都需要与机器进行语言合作,人类进入“人机共生”时代。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直面这一现实呢?近二十年来,学界开始认识到并接受,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复杂适应系统。简单来说,语言最早开始于个体用简单的手势或者语音等来进行简单的交际与沟通,随着环境和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语言也随之调整适应。在语言这个复杂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为了达成与其他个体的沟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话语,这就是一个具体的适应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一直在变动演化,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也必须以动态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和语文教育。

那么,什么是语文演化的根本动力呢?为什么人类需要语文呢?我们需要靠语文来交际与合作,这是目前能确定的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未来,只要有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合作就仍然是最重要的。交际五要素(发出者、信息、媒介、接受者、效果)也依旧重要,只是其中一些要素的具体面貌变了。比如信息的发出者,未来很可能就是机器;媒介也可能有变,最开始是语音的,后来变成文字的,现在变成多媒介的,未来可能变成脑电波;接受者现在主要是人,到人机共存的时候,接受者可能是机器。只要我们的语文教育能敏锐地意识到这些交际要素在新时代的变与不变,以及随之产生的新机制,并开始研究如何顺势而为,我们就能真正面向未来。

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