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整合与大单元设计(1) | 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三大内涵

2024/8/22 9:34:49  阅读:25 发布者:

无论是教学整合,还是大单元设计,都要围绕着共同的纲要——核心素养展开。因此,认识核心素养是重要环节。

1.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需求的综合体。

首先,核心素养以过程为导向,关注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体悟,体现了稳定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其次,它的培养过程是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动态化的过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最后,它旨在提升个体的适应能力,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达到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核心素养不仅可以促进个体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

2.核心素养的提出

核心素养的提出,最早是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同年9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的课题组,公布了用时三年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核心素养的价值

诚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所说,如果“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课程目标的1.0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目标的2.0版,那么核心素养就是课程目标的3.0版。这一变化体现了从教书走向育人的教育变迁,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变化。

第一,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改变了教育领域内依然大量存在的“唯分数论”的现象;第二,核心素养的提出起到了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了当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的作用;第三,核心素养的提出帮助学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总之,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所有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是多元维度, 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品质三个层次。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是核心素养的根基,它是学生形成核心能力,发展核心品质的基础。换言之,学生只有掌握了核心知识,才能将其转化为核心能力,再内化为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知识是什么?就是那些适用范围广、具有自我生长和迁移能力的知识,就是每个教学活动单元中必须使学生掌握、理解、探明的主要知识技能,是一个学期教学、一个单元教学、一节课教学的主体内容与知识主干,是整个教学活动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是联系全部教学活动的主心骨,是教学活动之魂的栖息地。

在图1-1中,基因和孟德尔遗传规律是这一节的核心知识,是学生形成关于遗传的知识网络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遗传的重要前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通过“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陌生转化为熟悉”的感悟,学生就能把握转化之精髓。

在这个案例中,核心知识是转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蕴含的思想的概括,又是对学生后续学习产生作用的知识的提炼, “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陌生转化为熟悉”的感悟就是在这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核心知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具有统领性、内核性和衍生性的特点。

1.统领性

所谓统领性,是指核心知识作为一个教学活动单元的统领者与连接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母体,其他课堂知识技能都是从这一基点衍生出来的,都是在学习这一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和习得的。如果将课堂教学比作一个支架,那么核心知识就是支架的支点,唯有找到并抓住这一支点,零碎的课堂知识才能被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可以说,它是教学活动的“心脏”,赋予教学活动以整体性。

2.内核性

所谓内核性,是指核心知识是知识中的“干细胞”,有了它的存在,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生发和生长。倘若课堂知识是一个“内核+围绕带”的结构,那么核心知识则居于中心,次要知识、相关知识等其他知识则依次排列在其外围,构成“众星捧月”式的结构。换句话说,所有其他知识为核心知识的生存和成长提供背景与生长土壤,为学习者接近核心知识、理解和消化核心知识提供垫脚石与敲门砖。

3.衍生性

所谓衍生性,是指核心知识是最具再生力、生发力和活动性的知识,一切其他课堂知识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生长和发展出来的。一方面,它在实际应用领域是以某一类实践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学习者一旦习得,就具备了这一类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并能在各种实践领域中应用;另一方面,核心知识是在课堂知识体系内部的某一具体领域衍生出的一系列新知识,可以让整个课堂知识体系扩容和增生。

总之,于浩瀚的知识之海而言,科学的、结构化的核心知识是学生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动力源”,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利器,是学生自主生长的根本。

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也称关键能力,是指学习中完成知识的输入、加工和输出的三种能力,分别对应着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它们是顺利地完成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主观条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效果。核心能力具有基础性、生长性、共同性和关键性特征,概括起来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1.阅读能力

所谓阅读能力,即自己读书的能力,就是自己可以读懂教科书内容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读懂是指领会内容,且能将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丰富、拓展其知识框架,甚至重新建构自我的认知体系。一个人真正学会了阅读,就等同于学会了学习。因此,这种通过阅读来学习的学习方式是人类主要的学习形式,也是教育的基本特征。

作为发展智力的基础,阅读能力是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最后留下来,可以带走、可迁移的东西。关于阅读能力对个体的影响,可以从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学生对比中发现,一个人纵然头脑聪明,理解能力强,倘若不爱读书,其智力就会下降,就会降低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头脑丧失灵活性。因此,阅读能力对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2.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一个人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学习能力,它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质量。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相同的内容,能够深入思考的人比不善于思考的人更能深入理解内容,更能进行知识的建构。这是因为能深入思考的人已经理解了知识,并在思考中找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

由此可见,思考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的好坏。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依据的思维,以事实、数据和已有的知识作为依据进行推论和思维;二是有条理的思维,也就是周到、系统且有逻辑的思维;三是有深度的思维,也就是直抵事物本质的思维。

据此可知,思考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将外在的知识内化成能力,成为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所以,建立在思考基础上的学习方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培养思考能力就成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

3.表达能力

所谓表达能力,即表现能力或显示能力,是个体将内化的知识通过合适的方式传递给他人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内化的知识外显的过程。这是一种智能化的言语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影响力。

阅读是领会,思想是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表达则是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形成观点、想法,是思想、感情的产物。由此可见,表达能力是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语用能力,与智能的高低密切相关,是一种智能的言语外化。个体要表达,就意味着要有自己的想法、观点或思想感情,且要用准确清晰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反馈。

在表达的时候,个体经历了倾听、反馈、互动、对话的过程,并将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说出来。不同的个体在表达时,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形成观点。正是在阐述过程中,知识被激活、被内化,并逐渐形成自我思考,转化、升华为能力。

所以,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体现和综合反映。换言之,要提升学习能力,就要学会表达,通过对话、讨论、写作等诸多方式,以说或写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表达出来,在表达中自我思考,形成观点,构建知识网,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品质

核心素养中,除了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基础发展能力以外,还包括自律、尊重、认真这些核心品质。关键能力和核心品质之间彼此独立,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引领个体从不完美走向追求完美,走向美好人生。同时,此两方面也为我们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搭建了框架。

1.自律

自律,即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高度的理性和智慧,体现的是个体处理人与自我关系的能力。自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良知。如果个体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可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理性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自觉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实现自我认知提升,做到工作上不断获得进步,生活中把握自我界限和分寸,那么他就是自律的。

核心素养强调的自律,是针对他人与自我的关系而言的,是在张扬自由的同时,能够保持理智,让自己的行为能够合乎规则,尊重环境与对手,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得到提高,也尊重别人甚至与整个环境都保持和谐关系。于个体成长而言,倘若个体具备了自律的品质,那么他就可以科学地处理好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就会避免遭受一些不必要的挫折或伤害。因此,自律是核心素养强调要培养的核心品质之一。

2.尊重

所谓尊重,即尊敬他人、重视他人,能做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品质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就本质而言,尊重是一种接受和认可,体现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能以宽和的心态去接受,承认差异的存在。

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尊重品格,是基于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而言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一个具有尊重品质的人,能做到为他人着想,具有集体观念,不损害他人利益;能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待人处事有分寸,不随意侵犯他人的空间或利益;以诚待人,不欺凌弱小,不畏惧强权;不自高自大,不随意炫耀,不出卖人格,不丧失人性,做人做事有傲骨,懂得坚持与努力;能体谅他人,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珍惜他人的付出,心怀感恩……

3.认真

如果说自律和尊重是做人的态度,那么认真就体现了做事的态度。所谓认真,即做任何事情都严肃对待、一丝不苟,不马虎,不懈怠。它是一种忠诚、严谨的人生品格,也是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品质和科学务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核心素养所强调的认真的品格,是针对人与事的关系而言的。个体如果对每件事都持认真的态度,最终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认真就是做事的态度,也是做人的态度。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认真就是指对待学习认真,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完成练习和作业中,体现在回答问题中,体现在课堂互动中。

总之,核心素养强调的这三种核心品质,从培养学生美好品德的层面出发,引导学生正视自我,从善如流,不断开拓进取,在认识自我与他人的过程中,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对话中理解自我,进而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提高思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

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