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课标下课堂行为的新变化(二)| 理念 :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

2024/8/22 9:34:09  阅读:23 发布者:

核心素养时代的课堂教学,要实现从三维目标时代旨在解决“满堂灌”问题的教学合一,向解决“满堂问”现象的“教学做合一”转变,教师就要转变问题思维,提升问题的含金量,设计高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学做合一”中思考,培养其专家思维。

“教学合一”强调师生互动

“教学合一”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是一种将教学与学习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下述案例体现的就是“教学合一”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

师:想想圆明园里拥有的究竟是什么呢?就藏在课文里边,圆明园里拥有的是祖国的,乃至世界上的什么?

生:奇迹。

师:奇迹,送进去,再送进去。

生:艺术。

师:艺术,送进去。祖国的——,在第一段里边的,再读这段话。

生:损失。

师(惊讶状):啊!不要太激动,再读读这句话。

生:幻想。

师:再送进去。怎么一个幻想还有这么多的现实?

生:文化。

师:请大声再说一遍。我们平时都说“文化文化”,现在我们终于透过这些过程体会到了,我们终于明白了圆明园里原来拥有的是——文化。

从案例可以看到,在师生一问一答的合作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思考解决问题,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

1.理论提出

“教学合一”这一教育模式,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陈启原提出的。陈启原先生在其著作《教育哲学》中指出,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和环境是教育的五个基本因素,其中教师和学生合二为一,教材和教法合二为一,教材、教法和环境三方面共同合二为一,是“教学合一”理论的指导思想。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这一理论强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因此其核心是师生互动,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营造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从而促成协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2.理论分析

“教学合一”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借助于教学给予学生引导,借助于师生合作、生生互动,甚至口口相传和学习创新等形式,达到教学目标或教育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教学方式,体现以教育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促进学生自我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教学方式,它让课堂教学逐渐尊重学生的个性,拓展和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为学生提供自我突破、自我实现的机会,使之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获得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做合一”

“教学合一”这一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提出,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创新教育理念,具有深远影响的影响和意义。然而,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操作的问题,出现了或“满堂问”,或“问”得过于简单等现象,使之不能发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教育宗旨。尤其是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的提出,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由此,“教学合一”开始向“教学做合一”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发展。

1.导入新课,互动猜测

老师用悬念的方式简单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今天音乐课要给同学们介绍七个好朋友!同学们想要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接着,老师播放《Do-Re-Mi 》的伴奏音乐,学生互动,猜这七个好朋友分别都是谁。随后老师依次揭晓答案,将七个音符以卡通人物的形象用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给学生认识。

2.分组游戏,感受特点

教师将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各个小组成员戴上相应的音符头饰,跟着节奏一起跳,进行一场简短的cosplay

3.拓展知识,欣赏片段

教师结合学生的活动,做课外知识:“大家知道刚才我们表演的这首歌是来自哪里吗?它是来自一部经典的电影《音乐之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片段。”

上述案例是某音乐教师教学《七个小兄弟》一课的部分环节。从案例可以看到,教师采用的就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这一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不但营造了和谐的氛围,而且让活动展示了较广的知识面。

1.理论提出

“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方式是陶行知先生于1925 年在南开大学讲演时提出的,是其生活化教育的核心内涵。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据此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这一理论的又一重要部分,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这一理论强调“做”为中心,教是单边的教,教学是双边的配合,“教学做合一”是完整的结合,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为辅,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多亲身体验,促成学生主动学习。

2.理论分析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和内涵,但无论如何变化,这一理论体现的都是以学促教,以做促学,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变,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使之在做中学习,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验证真理。同时,这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还要求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看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立足专家思维,“教学做合一”教学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和参考价值。核心素养下的新课标课堂教学,更要立足“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实施“做中学合一”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专家思维。

1.以专家思维为目标

专家,即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的人;思维则是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心理活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顾名思义,专家思维就是像专家一样的思维,就是指专家的思维方式。

专家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最突出的区别就在于对概念思维的运用。普通人在思考问题时,侧重运用小概念思维,而专家在思考问题时则善于运用大概念思维。这种善于运用大概念思维的特点,具体表现:一是善于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善于对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三是善于用大观点思考问题,四是善于提出一般性的问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关注解决问题的思想和通法。

从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来看,专家思维体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三个中心:一是必备知识,即专家具有丰富的结构化知识,熟知知识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适用条件;二是关键能力,即能够建构“知识—情境—问题解决”三者之间高度关联的认知模型;三是创新思维,即能运用高度的反思能力和元认知能力来对个人的思考随时进行调整,从而能独辟路径地解决问题。

2.以高质量的问题引导

在新课标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学生的专家思维的培养入手,这种思维的培养途径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师要在大概念教学中,用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关注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方法步骤,学会用大概念、关联、原理、态度迁移去整体思考、解决问题。

某教师在教学“对顶角”这一知识点时,根据“对顶角”的概念设计了问题串,让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形成对概念的认知:

1.将两根木棍的中心用钉子钉起来,然后形成四个角,那么这四个角的大小是否能实现任意转变?

2.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图像的形式表示,比如相互交叉的道路、剪刀等,同学们知道它们的“角”是怎样?

3.剪刀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工具,如果把它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剪刀内的各个角在位置和大小上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存在着对顶角,除了交叉的道路和剪刀之外,同学们还能想出哪些包含对顶角的例子?

5.根据上述四个问题的启发,同学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对顶角的概念?除了对顶角,同学们对余角和补角又有什么样的认识?

在这串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学生从观察生活实例入手,感知图形,理解图形的概念,经历思维的过程,最终掌握知识,形成新的认知。

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于结构严密、互为桥梁的问题串,使问题之间形成联结点,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保证知识迁移的有效性。这正是对学生的专家思维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专家思维,就要在“教学做合一”的新思维指引下,设计高质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明确,高质量的问题是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基于对学科本质、学科核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真实解读,是根据学生真实的学情以及学科学习中真实的困惑,遵循学科内容的知识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融合学科教学的关键点、重难点而精心设计的、需要真正解决的、普遍存在的学科性问题。

其次,在设计高质量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创设合适与真实的情境,促成问题的转化,使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有效迁移应用到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中去;在注意遴选真实有效的学科材料,使之为学生的思考与学习起支撑作用。为此,教师要正确预测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特点,让问题尽量贴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直击学生思维的困顿与冲突,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使之置身于真情境中,调动思维与已有知识经验、情感共鸣,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要综合考虑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问题类型,同时注意问题的措辞表达,使学生理解问题的表征,进而从表层进入深层,明确问题的指向,清楚问题本身的关键和自己理应调动哪些学习经验来解决问题。

经过这样设计,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能与教学脱节,就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借助于大概念下的系统化的核心问题,以及围绕核心问题设计的问题串,像专家一样思考,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