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从专家论述中多维度厘清单元目标本真

2024/8/22 8:50:42  阅读:24 发布者:

关于课程目标与单元目标、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单元目标与达成指标关系,关于单元目标的撰写及课堂上如何与学生分享学习目标,专家论述能帮助我们一线教师多维度厘清单元目标本真。

观点1:制定单元目标二条线

第一条线:按课标——模块——年级——单元进行目标序列分解,可采用比较补充法、要素分析法、剖析动词法、联系教材法、水平分级法。第二条线:基于核心素养,寻找、分解大概念,构建单元概念图。

观点2:课标目标与单元目标关系

大单元教学中单元目标是具体的单元学习目标,而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在育人目标统衡下的学段目标。是指完成这个学段学习后达到的标准,不能直接把学段目标作为单元的学习日标。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标准内容进行解构,要把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进行分解细化。

例如北师版小学数学“大数的认识”的各项日标如下:

(1)课标中的目标

①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②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2)年段目标

①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结合现实情境

表达对大数的理解。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②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理解各数位数字表示的意义。了解数位顺序

表的规律。

(3)单元目标

①结合计数器,用迁移的方法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②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万大的数,感受大数的意义。

③能够闸明数位顺序表,说出各数位的名称。

④能在具体情境中表述各数位数字表示的意义。

⑤通过推理、观察总结出个级数、万级数、亿级数具有同构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数感。

由此可见,细化后的单元目标不仅更加具体,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可测性。

观点3: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撰写区别

单元学养目标与课时学养目标共同点是:行为主体都是学生,都有行为条件,如通过什么活动、任务、方法等学习哪些知识技能及为程度,理解什么大概念。即方法、知识技能、大概念、素养(解决问题)融为一体。

不同点是:单元目标是在理解大概念后面,加上积淀什么素养。课时目标是加上可解决什么问题。

单元可以写培养素养,课时只能写理解概念后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即能做什么(迁移运用)

每个学科可选用适合的一种方法呈现。

观点4:学养目标与达成指标区别

单元学习目标从课标学段(模块)目标中找,达成指标从课标中学段学业质量评指标中找。

学养可目标可采取学段目标中替换法与动词二级解读法再加上要求界定。达成指标是对目标中的要求进行可量化、可检测说明,即做到这些证明目标达成啦。

观点5:统筹谋划,构建学科学习单位的目标链

把握全局性理解框架体系。让课标总目标、级段目标、单元目标、学时目标、课时目标、环节目标构成系统链条。

研制总体的整体全程式目标;设计阶段的连续性递进式目标;形成具体的针对性弹性类目标。统筹考虑学养目标、跨学科协同目标、上位的核心素养目标设计与达成。尤其是对学科素养、综合素养目标要进行分解、解读。建议采取“一主二协同一渗透"表述学养目标,即一个本学科重点要关注的学科素养目标,同时要关注协同其它学科要培养的二个协同目标,最后还要思考最上位的要积淀的核心能力、关键品质——综合素养目标。

观点6:课程标准如何转化为单元目标?

以确立单元目标为例,“对标”并非与课程标准机械地一一对应,而是需要教师掌握专业策略、作出专业判断。依托课程标准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单元目标大致有3种情形:一对一关系,意指一条课程标准比较具体、明确,可以直接作为一个学习目标;一对多关系,意指一个课程标准有一定的概括性,需要分解成多条学习目标;多对一关系,意指将多条课程标准或其中相关的目标要素组合、聚焦或联结在一起而成为一条学习目标。根据3种情形,教师可分别用到替换、拆解、聚焦或联结策略,立足教学实践确定具体的新目标。

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除考量前述所强调的素养指向的学习结果外,还可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教学建议”等,以明确达成核心素养表现的策略。例如,在初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单元中,教师可通过挖掘课程标准相应的“教学提示”明确其对学习方式的具体要求,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等多种途径,探究和认识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史等资料,了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众多科学家经过长期探索、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确定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应立足于对教材本身进行分析,确保相应“教学提示”所建议的学习过程、方法与教材内容贴合。同时,还要进行具体的学情分析,考量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能力基础以及兴趣动机等。

新目标叙写应该采取“经历(过程)—习得(结果)—形成(表现)”的句法结构。具体来说,这一句法结构往往表征为“经历……(学习过程或方法),习得(如理解、知道等)……(结果),完成/形成……(表现)”。譬如,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五单元的目标2为例:熟读四篇游记,厘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和“移步换景”等描写景物的方法(经历),丰富阅读经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奇美景观(习得),表现出自己对祖国锦绣江山的热爱之情(表现)。再如,通过采访、实地调研、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探究党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经历),理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性(习得),概述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表现)。不难看出,上述呈现方式立足于学生主体,同时观照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便于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引,便于指导具体的评价任务和学习任务的设计。

观点7:五步三问法单元目标叙写

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可以采用“五步三问法”:一看教材目录主题,二对标学业质量和内容要求,三定本单元素养要求,四搭叙写句法结构(即三问:此主题需要获得什么学习结果?此结果需要经历什么过程?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素养表现?),五查可测可评。

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的目标确定如下:

(1)借助字理、语境等识字方法【过程】,认识至少10个生字,会写至少24个宇,读准1个多音字【结果】,归类处理描写景物的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表现】。

(2)熟读四篇游记【过程】,理清作者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抓住重点、写出变化等描写景物的方法,丰富阅读经验【结果】,感受祖国的奇美景观和大好河山,表现出对祖国江河山川的热爱之情【表现】。

3)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印象最深的风景【过程】,运用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方法,写出自己心中的美景【结果】,表达真情实感,并乐于与同学们交流【表现】。

观点8:逆推顺写撰写学习目标

在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及确定单元大概念后,可采取类似证明几何题分析思路那样,采取逆推顺写的方法撰写学习目标。

具体讲就是,先思考掌握了单元大概念能做什么事?(表现性目标),再分析要掌握这个大概念需要学习理解哪些概念、方法?(理解性目标),最后再确定要掌握这些概念方法要学习哪些事实、技能?(基础双基目标)。然后依照逆推顺写方法依次呈现基础、理解、表现三层目标链。

由最终目标倒推下位目标,是建构单元目标链的一般思路;叙写单元目标则需再倒过来,由低阶层目标写起,直到最高阶层的迁移、运用目标,呈现一个由下位目标支撑上位目标,最终达成迁移、运用能力的目标体系。

学生最终能做什么事,即对外的输出一运用或迁移等;对外输出必然需要知识与技能的输入一掌握和理解,那么基于运用或迁移之输出,依据单元知识结构,应由上到下依次掌握、理解什么内容才能达成最终学习结果呢?这种反向思考由输出开始,逐层反推输人性目标,形成运用、迁移一一掌握、理解一一积累、识记等的金字塔形倒推学习目标思路。

观点9:单元目标表述应该是多元开放的。

主要方法有:

1、最明朗是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什么;

2、依照学科素养维度表述;参照理解为先一书目标呈现:单元主题、核心问题、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做(用)什么,简化方案为:知道使用哪些知识、技能;理解哪几个大概念及学后能做什么或用在什么地方,也可以简化为学会迁移、理解意义、掌握智能;

3、崔允漷倡导三维书写:通过真实情景中任务的学科实践探索,理解哪些大概念,形成什么素养;

4、崔成林提出进阶式目标:低阶双基目标+高阶素养目标,

5、也可以表述为:常规知能目标+大概念统领的核心目标;

6、依据韦伯提出的回忆与再现、技能与概念、问题解决与运用、思维迁移与创造等学习分类来确立。

经过与一线教师、备课组长务实的面对面研讨,我们对语数英科四个学科学养目标的表述与呈现达成了如下共识:

各学科学养目标要有达成指标,从课标中质量评价相关条款中找,把目标中理解、学习等行为动词、学习内容学到程度进行厘定,要具体、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

观点10: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学习目标?

《聚焦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看见每天学习的意义》一书观点:分享不能理解为在黑板上将学习目标罗列出来,或用课件打出来;也不能理解为与学生读一遍或让学生读一遍,这种做法仅是一种告知,与分享不能划等号。分享特指教师用多种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识别、理解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看得见每天学习的意义。可见分享的含义是让学生理解目标、明白目标含义、知道怎么做。

1)与学生分享学习目标的三个方面:一是与学生分享学习目标;一是与学生分享理解性表现;一是与学生分享成功标准(达成指标)

2)分享学习目标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举例的方式对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补充。用第一人称将学习百标描述后,在后面添加一些例子。例如,生物学科有这样一个学习目标一一“我能说出心脏的基本结构”,教师可进一步补充:“例如,能够说出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及与之相连的血管。”这样,学生就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就合格了。

第二种方法是,在描述具体的学习目标前,先加入一个情境,调动学生的亲身经历,激发学生快速投入学习过程中。

例如,初中生物“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节,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学习目标一一“能弄懂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及其与显隐性基因的关系,掌握计算遗传概率的方法”。在这个中,有相对性状、显隐性基因、遗传概率等抽象内容,学生不容易接受。那么,如何改进学习目标的陈述呢?教师引入了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引发其思考:“想一想你的家族里有哪些典型性状,比如双眼技皮有耳垂,总结该性状在家族成员身上的表现,然后推测该性状的遗传方式。”此时,学生就可以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他们特别想知知道为什么父母都是双眼皮,而自己是单眼皮,进而展开相关学习,推测选传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陈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创设具体的场景,可引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

第三种方法是,创设一段新的经历。这样的经历可以是一个表演、一段音乐或者一个小实验。如在初中生物“脊椎动物的生殖”单元中,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各脊椎动物类群的繁殖行为,掌握其生殖方式,最重要的是认同脊椎动物生殖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如何陈述这一学习目标呢?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大马哈鱼求偶受精过程、青蛙生殖、白鹭交配的视频和海龟生长发育的纪录片。学生观看后感到震撼。此时再提出学习目标一一“总结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学生就会觉得学习内容鲜活有趣。

注意三个误区:举例不恰当;误把增加情境当作学习目标;创设的经历缺乏合理性。

自变压器王红顺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