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话故事的教材编排解读
神话是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语言简单通俗,属民间文学体裁。神话具有以下特点:想象力强,题材广泛;故事性强,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超凡。因此,神话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教学意义,神话阅读也是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统编教材很重视神话故事的编排,除了二(下)《羿射九日》、五(下)《猴王出世》,在四(上)还专门编排了“神话”单元。综观这些故事,可将教材中神话的编排特点及思路归纳如下:
1. 偏重中段,循序渐进。
二(下)第八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祖先的摇篮》《羿射九日》《黄帝的传说》,既有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场景的诗歌,也有想象神奇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远古时代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故事内容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神话、传说的阅读兴趣。四(上)第四单元以“神话”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一篇略读课文《女娲补天》,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五(下)第二单元《猴王出世》选自古典名著、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可见,神话故事在各学段均有编排,主要在中段,且随着学段升高,神话故事的篇幅和阅读难度不断增加。这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贴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2. 中西结合,雅俗共赏。
低段教材选入的神话故事情节简单,形象生动,二年级学生读一读,就能记住故事内容。这种文章适合用来“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进行复述和朗读的训练。
中段教材选入的神话故事内容较低段更复杂,情节更丰富,人物形象更鲜明。这些文章适合学生进行故事内容理解。教师要引发学生对古今中外神话故事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锻炼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快速阅读、提炼中心的习惯,为高段民间传说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从本单元课文编排不难看出编者的匠心独运。首先,《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在这个单元中一首一尾,一精一略,让学生既见证了盘古开天地的伟岸,也感受到古人与自然抗争的坚韧和顽强,让抗争和不屈的精神深入学生内心。其次,《精卫填海》是学生熟悉的故事,简短、简单、简明。编者将本文以文言文的形式编排,让学生读熟、读懂、读透。学生将现代文和文言文对比阅读,找到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克服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后,会爱上文言文,爱上中国古典文化。再次,《普罗米修斯》塑造了古希腊神话中典型的英雄形象,十分有利于学生感受神话中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和想象的神奇,使学生对西方神话也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精卫填海》也是古代诗人喜欢用作典故的神话故事之一,初、高中的学习中,关于精卫填海的诗词戏剧等不胜枚举。将复杂的神话简单读,可以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高段教材选入的神话故事篇幅进一步增加,人物关系更复杂,人物性格更多变,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情节更复杂,更适合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主旨,分析文章写作手法,为高年级的小说阅读奠定基础。
3. 兼容并包,持续发展。
在神话故事的选材上,统编教材既结合了学生已有能力,又兼顾了学生能力提升,既突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自信”的“主旋律”,又兼顾了外国优秀文化。故事来源兼顾世界神话故事的两大发源地———中国和古希腊,更将神话故事的学习引向名著,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方向,为初、高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订的兼容性和延续性。
二、神话故事的教学要点及教学建议
1. 神话故事的教学要点。
小学阶段的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充满好奇心,神话故事生动有趣,正切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那么,神话故事教什么呢?结合2022年版课标及统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小学各学段神话的教学要点可以归纳如下:
低段:(1)通过神话故事学习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2)引导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神话故事,学习默读。(3)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借助神话中的插图阅读和复述。(4)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补白能力,并在演一演、讲一讲中了解内容及故事大意。(5)引导学生学习寓意,培养学生良好品格。(6)指导学生阅读浅近的神话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说出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中段:(1)通过阅读神话故事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神话故事,能分角色朗读;学会默读。(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学习借助注释和字典、词典理解词句意义。(4)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情感,在神话故事情节变化中体会节奏、语气、语调的不同。(5)引导学生从故事内容出发,概括和推理出寓意,促进学生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6)指导学生读懂神话故事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高段:(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了解神话故事内容,提取重要信息。(2)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分析角色表现和神话故事结构。(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结合注释和字典、词典学习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4)指导学生能够在神话故事阅读中比较人物的行为和思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5)引导学生明白神话故事的寓意,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6)引导学生创编神话故事,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
当然,以上教学要点并不是要在一堂课中全部呈现,而是根据神话故事本身和学生情况,有所侧重。低段侧重识字写字、读故事和讲故事,中段侧重寓意的理解、概括与推理,高段侧重分析思辨能力和创编续写能力的培养。
2. 神话故事的教学建议。
(1)聚焦“神奇”,激发想象。
其一,朗读中寻找“神奇”。神话故事里往往有神奇的景象、情节、本领等,因此可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神奇”。先通过个人读、齐读,引导学生轻松了解故事大概内容,把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通过角色对读或师生接力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故事情节的神奇。例如,教学《盘古开天地》,师生接力读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的部分,师读“他呼出的气息”,生读“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在朗读中,学生看到了生动的画面,感受到了神话故事情节的神奇。
其二,品析中领悟“神奇”。先让学生找出故事描写的神奇之处,再引导其聚焦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人物形象的神奇。以教学《盘古开天地》第2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抓住“黑乎乎”一词体会盘古醒来时伸手不见五指的糟糕心情,抓住“缓缓”“慢慢”品味变化速度之慢,进而领悟到天地形成时间之漫长,盘古开天地之艰辛。
其三,拓展想象中丰富“神奇”。神话故事往往有很多略写或留白的情节,这正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仿照文本语言进行语言实践的好资源。可以根据故事特点,从内容上设计补白、续编、扩充等方式,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者用词的恰当、炼句的精妙、构段的巧妙。例如,《精卫填海》中“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一句讲述了精卫填海的起因、经过,留下了很多空白。可以在学生理解文言大意后,重点引导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中感受精卫的神奇形象:想象精卫的心理、与大海的对话,想象填海过程中遇到路途遥远、时间漫长、天气恶劣、常年劳累等困难以及精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运用夸张、想象补充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坚韧执着、不畏艰辛的精神。再如,《普罗米修斯》中有普罗米修斯遭受风吹雨淋的情节,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故事的发展和特点发挥想象,扩写情节。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其四,复述中讲述“神奇”。复述是中段的学习要求。梳理各部分内容,找到每个部分神奇的想象点,再连起来讲,复述就会更顺畅。一是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复述课文。让学生先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怎样把这件事情讲清楚的,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复述时,可以先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再连起来说。二是借助课文插图,用给画面配音的方式复述课文。《盘古开天地》中四幅插图的内容是:盘古蜷缩在蛋里,双手抱着腿呼呼大睡;盘古抡起斧头劈开天地;盘古双手撑着天,双脚踏着地;盘古倒下,身体化为世界万物。学生借助图画和重点词句就能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2)紧扣形象,传承精神。
神话的主人公要么力大无比、战无不胜,要么法力无边、扭转乾坤,要么坚持正义、勇往直前。教学中要紧扣人物形象,不断与学生深入对话,让学生感悟神话人物的美德与品质,达到通过神话这座桥梁去寻找人类不断征服自然,开辟新天地的精神,从而构建有意义的生命旅程的目的。
其一,抓住人物言行,引导角色对话。例如,教学《女娲补天》,抓住“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引导学生品析、感悟女娲为人类造福、不怕苦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先读句子,思考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女娲补天的不容易。再在“寒风呼啸,女娲来到了悬崖边……”“赤日炎炎,女娲来到了山涧中……”等场景中想象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
其二,探求行动原因,丰盈人物形象。周益民老师有一个经典神话教学案例———《夸父逐日》。周老师问学生“夸父为什么要逐日”。针对不同的回答,先让四个学生朗读自己搜集并整理的四种说法:“有一天,夸父忽然发誓,要去追赶太阳,和太阳比赛。”“夸父看到太阳每天早晨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就要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人们白天黑夜都能得到光明。”“夸父看见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心想‘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有一年,天气非常炎热。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照着大地,烤死了庄稼,烧焦了树木,河流也慢慢干涸。许多人病倒了。夸父仰望太阳,对族人说,我一定要抓住它,让它听我们的指挥。”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种说法。最后追问:“这些说法有什么共同特点?”“夸父表面在追赶太阳,其实在追赶什么?”“明明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祖祖辈辈都要流传这个故事?我们学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从学生“追赶光明”“追赶希望”“追赶梦想”“傻是一种坚持”等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已经理解了“夸父所追赶的对象就是他自己;英雄的旅程就是梦想追逐的过程,就是追赶光明的生命旅程……”学生不仅对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有了自己独到的分析和评价,这些人物的精神还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内心里,培育了学生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对比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神话故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蕴含着特有的民族精神,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我们可以整合单元资源,将课文、习作、快乐读书吧,用一个大情境、大任务串联起来,策划古代创世神话系列的阅读活动(推荐阅读材料、开展讲演故事活动、归类整理神话故事),使学生明白创世神话内容上包罗万象,既有开辟天地,又有重整宇宙,既有塑造人类,又有为民造福,明白英雄形象具有的正义、勇敢、善良等美好品质是全世界人民追求的永恒主题。通过这样系统的活动,学生对神话故事的思维特征、语言特色有了更深地把握,真正做到开阔眼界,积累文学常识,提高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神话故事的教学需要体现教材编排意图与教学具体实施的统一,体现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双线统一。教师要立足神话特点,关注语言发展、形象建构、思维促进、文化积淀,让神话故事教学形成一个灵动和谐的有机整体,引领学生了解神话,诠释神话。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经历神奇,与古人的精神相遇,在人类祖先苦难的经历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源头,与此同时,发展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转自小学教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