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品质课程的18个关键特征

2024/8/21 17:14:21  阅读:27 发布者:

课程的意蕴

课程是价值立场,是情境慎思,是理念转化,是目标聚焦,是学习选择,是内容联结,是新意摄入,是具身参与,是彼此观照,是特色凝聚,是个性生长,是逻辑建构,是诠释对话,是扎根研究,是协同共进,是创造过程,是内在自觉,是技术赋能……一句话,课程是充满意蕴的文化符号和行动框架。

高品质课程建设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课程建设需坚守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二是坚持人民满意,助力学生成长;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传递中国声音。面向新时代,推进高品质课程建设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高品质课程建设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建设高品质课程;二是课程的高品质实施。前者包含高清晰性课程立场、高敏感性课程情境、高转化性课程理念、高一致性课程目标、高选择性课程结构、高联结性课程内容、高关注性课程摄入、高逻辑性课程体系以及高成长性课程评价,后者包括高具身性课程实施、高贯通性课程衔接、高聚焦性课程特色、高协同性课程治理、高诠释性课程空间、高自觉性课程主体、高专业性课程管理、高扎根性课程研究以及高赋能性课程平台。这里,根据学界的诸多研究成果和品质课程联盟的现实观察,聚焦高品质课程的18个关键特征,供中小学幼儿园推进高品质课程建设参考,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前言 课程的意蕴

01高清晰性课程立场

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在建设高品质课程过程中,要有清晰的课程立场,同时谨防“去政治化”和“泛政治化”两种错误倾向。

02高敏感性课程情境

学校课程是特定语境的产物。学校课程设计必须探明学校课程情境及其内在逻辑,突破学校课程发展的“语境遮蔽”。

03高转化性课程理念

高转化性课程理念要把握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逻辑演绎与深度推理,以使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在逻辑上内在相联,体现学校作为转化性公共生活空间的文化特质。

04高一致性课程目标

高品质课程在目标设计上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高一致性,即内部高一致性和外部高一致性。高一致性课程目标要聚焦育人目标,要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05高选择性课程结构

过于僵化的课程体系会束缚人的自由和选择,限制人的潜能发挥。高选择性课程结构要重塑学生的课程场域,让每个学习者都能找到激发自身潜能的可能,获得自身学习能力赖以发展的机会。

06高联结性课程内容

高联结性课程内容要基于课程目标导引,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经脉,按照年级和学期推进学程设计,实现课程内容的完整联结和内在贯通。

07高关注性课程摄入

高关注性课程摄入要强化课程的时代内涵,构建具有时代气息的课程内容体系。彰显时代内涵的课程内容因子要及时摄入新思想、新科学、新技术等内容,要增强摄入的主动性,充分彰显课程时代内涵。

08高具身性课程实施

高具身性课程实施要激活课程实施的多元路径,要由符号学习向实践学习、交往学习和体验学习等具身学习方式转变,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活跃度和学习者课程参与性。

09高贯通性课程衔接

高贯通性课程衔接要立足核心素养发展,建构起结构完整、方向一致、目标聚焦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前继课程与后续课程彼此观照、融合和印证,更好地服务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

10高聚焦性课程特色

课程是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高品质课程要有办学特色课程转化的聚焦度和彰显度。高聚焦性课程特色应综合考虑时代背景、办学底蕴、本土文化和学生需要等因素,要既能有效凸显学校的办学底蕴,又能有力阐释学校的内涵特质。

11高成长性课程评价

高成长性课程评价应体现发展性,通过评价创意为课程增值赋能。增值评价在科学与价值、个性与公平之间具有辩证张力,契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高成长性课程评价的常用方式。

12高逻辑性课程体系

良好的课程是有逻辑感的课程。一所优质学校应该建构一个基于特定课程哲学而组织化了的课程体系,应该将课程的各个部分有机联合成有逻辑的育人整体,推进有逻辑的学校课程变革。

13高诠释性课程空间

课程具有空间意蕴。从构成要素上看,无论是空间系统的再造,还是空间场域的重塑,抑或空间关系的激活,高诠释性课程空间都离不开物、事和人三要素及其之间的互动,课程空间建构需要从物质空间、主题空间和人化空间入手。

14高扎根性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的重点是深刻理解特定情境和条件下的课程实践本身,而不是理论推导和逻辑演绎。课程研究不能脱离实践,不能为理论而理论。历史表明,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往往是扎根于实践中、生成于实践中的。

15高专业性课程管理

课程的生成性品格客观上要求我们关注课程管理的生成性过程,彰显课程管理的过程性、境遇性、关系性和创造性。高专业性课程管理是不断生成的过程,它聚于目标,起于问题,成于制度,归于文化。由此,学校课程管理方法论定位便蕴含其中。

16高协同性课程治理

高协同性的课程治理不仅要建立国家指引、地方统筹、学校自主、家长参与和社会监督评价的学校外部课程治理机制,而且要建立学校主导、家长和社区参与、专业力量支持的学校课程内部治理机制,多主体协同共治,促进课程健康发展。

17高自觉性课程主体

当我们拥有了高自觉性课程主体,有了清晰的课程自知、透彻的课程自在、积极的课程自为、深刻的课程自省以及持守的课程自立的时候,我们便作为“有创见的主体”主动地介入到课程决策、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了,学校课程深度变革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便有了可能。

18高赋能性课程平台

高赋能性课程平台的主要特征是内容多媒化、资源信息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反馈即时化、环境虚拟化和管理自动化。一站式、智能化、个性化等功能强大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观念、学习模式、课程评价的深刻变革。

自小学教研在线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