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堂评价最能“俘获人心”?
2024/8/20 15:40:11 阅读:25 发布者:
谈及评价,它可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在经典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写到: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体验(学习经验) 、组织教育体验、评价教育体验。评价是查明学习体验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地检验学习体验在实际上是否起作用。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升级,教育越来越倾向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评价的形式也更加彰显多元化,各种服务于评价的软件、小程序层出不穷,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无疑丰富了我们的课堂,也给阶段性的终结性评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我们能借助“互联网+”这一手段精准地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的效果进行审视,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直面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评定学生的学习成就。
然而,无论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多么风起云涌,在课堂这一显性平台上,教师的角色依然至关重要。所谓数字化赋能,是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技术支撑,能带给师生更加直观的体验,但依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作为“人”的主导作用和人文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教学效果得以实现最大化。所以,教师的评价依然是我们不得不去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主要想就教师的“课堂评价”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课堂评价是“一堂好课”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引导着我们的教学向着更加“人性”、“人文”的方向发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加乐意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并在其中有所收获。
然而,纵观当前大多数的课堂实景来看,课堂评价存在过于单一化,机械化,重形式而轻实质等等一系列问题。诸如:我们最最常用的掌声评价,我自觉就没有用好,用精。反思如果我们自己是学生,每次只要一回答对老师的问题,老师就驱使或者说“启发”全班同学报以掌声,那这样的评价未免形同虚设。掌声热不热烈先放一边,这掌鼓得是否真得走心呢?是否真得是学生想要的呢?再如: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让学生在一节课能能尽量多听一点,多学一点,我们很多老师主观地大大削减了课堂评价这一抓手,一句不咸不淡的“你真棒!非常好!真不错!”草草略过,学生的内心不起丝毫波澜,长此以往,尤其是高年级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老师们会焦急地发现,课堂上,同学们的参与度较低,也鲜少有同学能主动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总习惯于归结于孩子们长大了,不像低年级那样爱表现了,不吃老师这一套了。其实则不然,不是他们不爱表现,是我们没有激发他们充满成就感的表现欲。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评价最能“俘获人心”呢?
“精而不多”的课堂评价最能“俘获人心”。好的课堂评价一定要是精准的。评价的着入点可以很小,小到只是评价一次举手,但只要能说到孩子心坎里去,就会是一次成功的评价。评价的精还在于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深度链接,时下教什么?学什么?就评什么?要充分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评价使用的频率,要适度。所谓的适度是指既不能太多,也不宜过少。太多没有新鲜感,太少作用难彰显。事实证明,过多的评价语反而会让听课的学生和教师感到尴尬。我们要追求“画龙点睛”而非“画蛇添足”。
“有理有据”的课堂评价最能“俘获人心”。好的课堂评价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好”究竟好在哪里?“不好”又究竟错在何处?要用简洁的语言“单刀直入”的去剖析,以求带给学生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也能让被评价者去影响周围更多的同学。这极其考验教师的教育机智,也最有利于评价发挥正向的激励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评价的真实性,要以事实为依据。因为课堂上,不止你一个见证者,只有合情合理才能心服口服。
“走心用情”的课堂评价最能“俘获人心”。“走心用情”的课堂评价指向良好的师生关系,好的课堂一定是师生相互成就的,好的师生关系也一定是。评价要建立在日常对学生的了解和把握之上,更要建立在充分的交往之上。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以心唤心、将心比心才能收获真心。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受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也就决定了我们课堂评价的多元性。面对性格沉稳、不爱表现、不善言谈的她,一次自愿主动的“站起身”,对她来说,就是前所未有的突破,那请一定抓住时机,不要吝啬你的溢美之词;面对粗心大意、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他,一次自我突破的“稳得住”,对他来说,就是显而易见的进步,那也请你快快伸出你的大拇指。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得懂我。
“不偏不倚”的课堂评价最能“俘获人心”。“不偏不倚”的课堂评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在运用评价时,教师一定要做到放低姿态,把学生推向舞台中央。所谓“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心中若获得“自己甚至比老师还厉害”的正强化,定会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很多老师习惯于在课堂上,把正向评价的机会留给学优生,一节课下来,有人沾沾自喜,有人却暗自神伤。这本身就背离了“平等”的教育观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不可取。
“新颖别致”的课堂评价最能“俘获人心”。“新颖别致”的课堂评价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即无形和有形评价相结合,单方与多方评价相结合,即时与延时评价相结合,多样与别样评价相结合。时代在变,孩子们的感观也在变。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吃老本”终将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终将让孩子们“瞧不起”。如果你的评价方式还停留在老套的“小红花”“小贴画”“小印章”,那你可能就需要尝试换一换思路了!上学期,身边的一位班主任的班级评价方式就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它打破了千人一面的积分制兑换物质奖励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在班级设置了“热搜榜”,分“红榜”和“黑榜”两大榜单,并与班级管理巧妙融合,收效明显。
总而言之,教师要用好课堂评价这一“催化剂”和“调和剂”,让课堂评价丝丝入扣,声声入耳,句句入心,让课堂在有效的评价中焕发新生机。
转自祖庆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