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四打开”
2024/8/20 14:48:00 阅读:26 发布者:
一 、接纳喜欢:打开学生心灵之扉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而学习本是一种内生性的智力活动,让学习真实发生,学生就必须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实现由内而外的自然生长。这个生长过程,除了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更有着师生之间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而这一切都必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进行。“亲其师而信其道”,好的教学,都是发生在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善教者除了以自身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外,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心灵和个性需求,营造好的氛围,去打开学生心扉,拉近师生心灵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因素得到充分展示与和谐发展。
我们来比较两堂《愚公移山》教学课的导入环节。走进课堂,师生问候后青年教师开始演讲式地导人课题:“滔滔黄河,巍巍长城,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在困难面前,你是畏惧不前,还是迎难而上?你是知难而退,还是不屈不挠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战胜困难的故事。”学生刚坐下,还没转过神,就被摆出师者架子的教师劈头盖脸地洗礼了一番。高大上的渲染式导人不仅没有化解学生初见陌生教师的紧张,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致使学生缩手缩脚,害怕战胜不了阅读中的困难而被耻笑,学习难以推进。2016年12月,耄耋之年的钱梦龙先生执教《愚公移山》。进人课堂后,他不急于教学,而是和学生聊聊天,拉拉家常,亲切自然。而后钱老师话题一转,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听到我的声音,就知道我是个老人了。那么,我今年多大年纪?你们猜猜。”学生对钱老师的年龄很感兴趣,畅所欲言,纷纷回答,课堂顿时生动活跃,气氛浓郁。钱老师顺势再问:“我的年纪呀,和你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言文里的主人公差不多,那我到底多少岁 了?”学生旋即进人阅读状态,很快就找出了关键语句“年且九十”,教学就在“且”字的探究中得以自然展开。打开心扉,师生之间关系协调,感情上有共鸣,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就能顺利进人到语文教学的高境界。同样的课题,不同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学习状态,这在课堂初始阶段就已经露出端倪,说到底就是学生在老师心里的位置有区别,就是课堂上师生关系有优劣。
打开学生心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自身吸引力、影响力和权威性等很多方面做出努力,但关键在于教师要成为“目中有人”的教师。这“ 人”,指的是所有的学生。尤其对于学习基础薄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温暖、信任、宽容和欣赏,让他们感到安全、愉悦、平等和鼓励,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激发学习情绪,挖掘创造潜能,从“内部起作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某教师要求学生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一学生主动举手,翻译成“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一样捂住耳朵的闲人”,教师为此很是生气,狠狠批评了该学生,此后该学生就再也没有举手回答问题。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固然,学生的解释是错误的,可是退一步去思考,这个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的,只是简单地把“ 吾”字通假成“捂”字。教师如果能发现这个亮点,因势利导,带学生读读前面描绘月夜景色的美妙语句,学生就会自然明白这是作者月下全身心的观察和感知,不可能是捂住耳朵的。这样,爱中有严,严而有导,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敢于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又将错就错,重温关键语句,使学生加深对文言知识和对文本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没有经过自我构建的知识和方法终究无法和个人融为一体。真正的教学要先打开学生的心灵之扉,让学生接纳、认同、喜欢教师,进而建立起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状态下的师生关系,如此,才能促进师生心理相容,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育环境,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思考:打开学生思维之宙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语文教学思维的传递。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通过阅读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关注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是关注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于漪老师多次表达过这样的焦虑:“老师们最缺失的不是教学的技能技巧,而是思想与批判性思维。”这样的缺失投射到课堂教学中,又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滞后及创新精神的丢失。语文教学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唯有具备思维能力,一个人才能真正具备语文素养。从这个意义上去思考,真正的语文学习必须打开思维之窗。
课改以后,学生的表现力被激活,语文教学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机械灌输、单向传送而造成学生思维惰性与封闭性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少了。但随着课改的发展,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如课堂过于追求“表现”而表面繁荣,乐于“展示”而浮于表面,看似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却仍然没有解决学生学习不投人的问题,课堂不仅缺乏深人的思考,更缺乏思维层面的深度发掘。教学《植树的牧羊人》,有教师设置了“种树表演”的环节,学生到讲台前模拟主人公种树的情境。“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学生表演得生动逼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但这样的表演目的何在,如何在表演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人思考文本的意义,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这些更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演要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深人理解和整体感知上,建立在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和对学生思维力、表达力、创造力培养的基础上。为表演而表演,忽视阅读和思维,让表演生硬地附体于课堂,这不仅无益于学生阅读思维的打开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还会对教学进程造成干扰和伤害。《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心血之作,语言朴素真切,意味深远。在母爱的主旋律下,课渐至尾声,教师问学生阅读学习感受,有学生说“读到了生命的意义”,有学生说“读后觉得他们过得都很苦”。学生的这两个回答很朴素,也很有高度,追问下去,课堂教学就会进人更高境界。可是教师并不认可这样的阅读感受,最后还是把学生拽回到“母爱”的赞歌上重复歌颂,学生的思维过程被打断,本已打开的思维硬生生地被扼住、被关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难以促进,很是遗憾。
如何打开学生的思维呢?怎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呢?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这两点。一是需要教师善问。用李冲锋老师的话来说:“要在把握学生现有思维层次、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挑战性、开放性、逆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教学郑振铎的《猫》,在引领学生探究第三只猫的死亡原因后,我提出了“文中共有几只猫”这样一个问题,推进学生思考。一个弱小的生命在“我”的强势话语的围攻下、在强势暴力的追杀下含冤死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此种命运的又何止一只猫!学生先由猫想到了文中的张妈,因为身处底层的张妈也是“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那么,“我”和“我”的妻子有没有可能成为这样一只被欺凌、被冤枉、被暴虐的猫呢?丑陋的人性不改,我们都有可能成为这样遭受歧视和被冤枉的猫。教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得知学生上一节课刚学过季羡林的散文《幽径悲剧》,我就问学生“树的悲剧和人的悲剧有什么共同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很积极地阅读和思考,发现了许多细微处的相似点,学习的自主性和深人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学习效果显著。二是鼓励学生善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意识不仅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而且在思维和认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门扉的有效方法。教学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问学生:“同学们,作者茨威格不可能目睹这次探险与遇难的过程,那他又是怎么写出这些人的相关细节的呢?”如此一问,抓住矛盾,激发思考,鼓励质疑,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形成思维碰撞。有学生认为是“胡编乱造”的,“因为当时又没有照相机、录音机”。这个质疑,很快激发了全班学生探究的欲望,一番阅读、争论、碰撞后,作者基于事实资料的天才想象便被学生更深地理解了,这是学生自己的最终“读得”“和“学得”,是变教为学的结晶。学生心扉打开,主动质疑,思维就会得到锻炼,表层知识背后隐藏的信息就会被发现,学习就会真正在发生。
三、敢于亮声:打开学生言说之锁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语文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倾听、应对和表达能力,使之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说话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学习,必须在“说”上下功夫。语文课,要让学生敢于亮声,乐于亮声。
这里的“亮声”首先是读,包括朗读和默读。三分文章七分读,学语文,多读一定没错。语文教学是和读书紧紧相连的,朗读更是进行口语训练、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新课标特别重视读,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钱理群教授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 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朗读,既有再感受的魅力,又有再体验的动力,是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 梁。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鼓励和指导学生朗读文章,由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字世界,增加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老山界》这篇文章重进教材,学生对红军长征以苦为乐的生活情趣缺乏实际的体验,单纯依靠教师理性的分析很难走进作品的境界,教学很容易概念化和标签化。我先用插图引导学生进人重点语段的教学,又借助朗读开展课堂教学的高效对话,对红军战士黑夜行军过程中的语言进行有滋有味的朗读、揣摩和感悟,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课文中这三句呼唤语的诵读,很有代人感。我让学生注意呼喊句中的感叹号,指导学生“呼喊”起来,去感受翻越老山界时的情境和情绪,产生共鸣。一些内向的学生不敢读,放不开,声音极小,感情平淡,就让他们加上语气词再来读读。“嗨!不要掉队呀!”“嗨!不要落后做乌龟呀!”“哈!我们顶着天啦!”这一加,果然不一样,学生不但读出了气势,还读出了红军的精神品质。结合这三句呼喊语的朗读,学生展开讨论,读读说说,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意图,在朗读中理解语句的内涵,对红军精神的体悟也因此更为深刻。《紫藤萝瀑布》一课中,我抓住“我在开花” 一句,让学生扮演紫藤萝花反复读这句,读出不同的重音位置,唤醒其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读法,对这句话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解读,从紫藤萝强烈的生命宣言里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最后传递出“用花的姿态,面对未来,面对现在,面对风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亮声,还要求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课堂教学过程是生命体之间情感交流、思想沟通、人格完善的过程。真实发生的语文学习,学生要敞开心扉,主 动分享,真说多说,畅所欲言。语文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有备而说、有话敢说、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才能使其通过语文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言,知行合一。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畏惧感,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课堂教学不能只盯着班级里少数的几个发言积极的学生,不能只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小范围对话,要着眼于全班,尤其是那些怯于表达、逃避发言的学生,更要给予关注和鼓励,减轻其心理压力,帮助其消除畏惧感,激发自我表达的欲望。学生的发言很多是零碎的、不连贯的,甚至会出现偏差,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出延迟评价,等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引导讨论,适时点拨。问题的设置和抛出,都要充分考虑学情,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强化学生敢于、乐于、善于表达的习惯。教《一棵小桃树》,我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来帮助作者表达对小桃树的感情,同学们纷纷发言,“谢”“爱”“怜”“念”“愧”等字各得其意。我注意到角落里的中一位女同学,她站起来沉默了一会儿,惭愧地说“我没想好”。我及时抓住这句“我没想好”,鼓励她从四个字中选择一个字,女生思考后用一个“好”字来表达对小桃树的赞美之情,为自己贏得一片掌声。受到鼓励后,这位女生学习更加自信,更加投人。自然发生,自然推进,真实成长。开口读,开口说,乐说,善说,并以此带动写作,提升语文实践能力,真正做到“能说会道”,语文的学习才真有实效。
四、激发动力:打开学生写作之门
写作,是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事实上,学生对写作是有很大畏惧的。一方面,来自心理上的高远感,缺乏信心;另一方面,缺乏教师的具体指导,不知道如何写。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足,动力不足。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努力引导他们乐于写作,勤于写作。首先,教师要摆正观念。初中生的写作定位是学习写作基础。文从字顺,规范表达,这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常重要的水平要求。尽管新课标有“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学习任务群设置,也有“尝试创作文学作品”的要求,这也只是“尝试”,属于非常态性的、非主要的目标任务。况且,创意表达和创作文学作品也是从扎实的写作基础上生成的。所以,教师要实事求是地从学情出发,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消除高远感和心理距离,进而增强自信。钱梦龙老师早就给我们做出了一个范例。钱老师新接手一个班时,发现班级同学们的语文水平非常薄弱。在一次作文课前,钱老师给学生说到,只要格式规范,就达到要求。学生一下子就 感觉这太简单了。等到作文本发下来,他们一看得分,欣喜万分。很多同学得到了较好的成绩,一下子对自己、对写作文产生了信心与兴趣感。相比较之下,一般教师习惯让学生读优秀的习作,以为读优秀习作就可以解决学生作文提升的问题,或者对着优秀作文对学生提要求,以为提要求就可以提升,殊不知,优秀的习作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彼此之间水平相差太大,以至于对于作文贴近发展所起效度并不很大。其次,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之为原点,引导学生自由地生长。我在指导学生诗歌创作的时候,以时值深秋的季节为背景,调动学生周末出去游玩的生活经验,去完成以“秋叶”为题的一首诗——“坡上,坡下,_____,散落一地。”“金黄的蝴蝶”“舞动的精灵”“宁静的回忆”“金黄的惆怅”“远方的思念”等,背后都蕴含着学生心灵的一段故事。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被关注聚焦调动激发,就有话可说,就有了表达的动力,自信心与成就感就能得以提升,其言语生命也就慢慢有了。再次,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以具体的写作指导。具体的就是深刻的。只有有了具体指导,学生才能得到切实的方法点拨,写作方向才会更加明确。我在教学《好久不见》这节作文课的时候,发现学生的思维狭窄了,需要“打开”。得有一个具体的点拨指导的引领过程,学生的思维才会逐渐开悟。于是,先从窗外的真实景物开始。天上的云、树上的绿叶、空中的飞鸟等,将主体“我”与外界建立联系,这是“我”与“物”的联结,继而是“我”与“人”的联结。我又进一步将主体转移,以“我”的视角来观察外界事物,去发现一个主体与另一主体的“好久不见”。在这里,“主语转换”就是将思维打开的具体方法指导,思维有序发生伸展,学生得到启发,就会越来越有灵感。有了思维的轨道,就会有很好的激发。最后,教师还要更新关于“写作”的观念,要以多模态写作来丰富学生的写作体验。我们习惯将写作定位为文章写作,但写作的结果也包括诸多非文章的成果,对联、广告语、口号等都是写作的结果。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以 多种真实的情境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比如,每一年学校都会营造毕业年级的应考氛围,学校的语文老师就向全校学生征集对联、标语,将被采纳的作品制作成条幅、书法作品,悬挂、展示在相应的位置。学生需要写出寓意或者出处,附着在展示栏,其作品及阐释都是学生写作的成果。这样可以在真实的同伴关系中大面积、多维度地强化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种真实的情境,可以帮助建立同伴关系,有了同伴关系,就很容易起到激发积极性的效果。
敞开心扉,激活思维,敢于亮声,乐于写作,如此,教学才真正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打开”就是激发,就是开放,就是生成。“四个打开”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语文课堂,给语文课堂正确的打开方式,让学生在每节课都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让语文学习真实、自然地发生。
转自语文学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