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文言教学的方法

2024/8/20 14:42:59  阅读:25 发布者:

有人说学文言比学外语还难,我想这大概是从学外语一年半载可用、学文言十年八年难通方面考虑的。如果要求的等级相同,我不同意学文言比学外语还难的说法,因为文言和现代汉语“都是汉语”,只是有祖孙行辈的不同。祖和孙是不同代的人,但是有血缘关系,就语言说,两种语文的词汇语法系统有血肉联系。《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几个字我们现在都沿用,这是词汇的血肉联系。《孟子》第一句“孟子见梁惠王”我们现在仍是用这个格式说,这是语法的血肉联系。有联系就容易懂、容易学。外语就不成,见了总是面生,要硬记。

再从正面说,关键在方法,方法对就不难学会,不对就难于学会。对的方法是什么?说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熟能生巧”,或者说,以“多读”为基础求会求通。学会语言靠熟,是人人都知道的,都经验过的。也可以提到“理”的高度说,学会语言靠熟,是以语言的性质为依据的,这性质就是“约定俗成”。你要会,能用,就必须掌握“约”,掌握“俗”;想掌握“约”和“俗”,自然只能用“熟”的办法。

不错,各种语言都是有规律的,就是说,表示某种性质的意思,一般是用某种性质的模式,如“主谓”“动宾”“偏正”等等。但这规律都是概括的,而且常常容许例外,真到用的时候,就多半不能靠它,而要靠约定俗成。举例说,活动触及或影响某一物这类意思,我们用“动宾”的模式表示,如吃饭,读书,买菜等等,可是机械地用这个模式,不能说“我醉酒”,而说“酒醉我”那就错了。这是句法范围内的情况。词法就更灵活了,比如用文言,你称老朋友为“故人”可以、称为“故交”也可以,却不得类推而称为“故友”,因为故友的意义是死去的朋友。谁定的?不知道,反正约定俗成了,我们就得照办。

熟的要求,或说熟的结果,是把一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印在脑子里。脑子里有这个表达习惯,或者说有各式各样的习用模式,看到新的,模式相同的自然会重合,于是鉴往知来,就会确定这个新的是什么意义。举例说,读过“雨雪”“雨霰”“雨雹”,知道意义都是由天上降什么,一次读到新的事“天雨粟”,立刻了解这是由天上降粮食。不过脑子里没有这许许多多模式,看见生疏的就会莫名其妙。求脑子里印上种种模式,除熟以外没有别的办法。熟来自“多读”,也是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多读,不能不多用时间和精力,还不能不讲求方法。关于读的方法,内容复杂,这里只能提提要点。

(一)要以精读为本。所谓精读,包括:1.选材要适当,既要高质量,又要利于熟悉文言的多种表达习惯。举例说,同是西汉作品,同是名作,读司马相如的赋就不如读《史记》,因为后者含有更多的文言表达模式,而且是典型的。2.要一字一词一句都了解得确切而透彻。这有如房基,稳固了,建以上多层就比较容易。3.要由慢而快,体会意义,吟味情调,抑扬顿挫地读,时间拉长,少则三五次,多则十次八次,读熟。必须这样才能印在脑子里。

(二)要以博览为羽翼。精读,求多不容易,所以要到精读略有所得,稍有能力前进的时候,应该博览。博览要求量多,理解方面可以安于粗疏,有时候甚至可以不求甚解。

(三)读物性质的面宜于宽,要各类文章都读。举例说,翻来复去总是《唐诗三百首》,或者朝朝夕夕《太平广记》,不愿意费些力气读子部书的议论,所得就会有限。

(四)原则上要由浅入深,理由用不着说。但容许跳跃,比如偶尔读一两种艰深的,硬着头皮啃,虽然不全懂,却会有利于更快地提高。

(五)要尽力试着由“他力”过渡到“自力”。所谓他力是老师讲解和详细新注之类。学文言,到适当的时候,应该练习自己读古籍,所读或只有旧注或无注,甚至没有标点。

多读,要求不止一项,总的说是个“勤”字。说起勤,我们都知道不很容易。常用的由“勤”构成的合成词有“勤勉”“勤奋”“勤苦”等,可见勤与努力的艰苦紧紧相连。难,可是又势在必行,怎么保证?我的经验,最好乞灵于一个秘方,“养成习惯”,因为它是勤的坚固的支柱,保证有效。

我有时想人的活动或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或主要来自本能,如“吃”和“呼吸”等,生来就会,又须臾不可离,用不着以人力培养坚忍性。另一类就不然,如读书,尤其读文言,显然不是本能所要求,就需多用些人力,培养坚韧性。年幼、年轻的人初接触文言,一见倾心的大概很少,想学会,非勤不可,就最好用这个秘方,养成习惯。

阅读习惯是学会文言的保证力量,但性质偏于消极。还有更积极的,更值得重视,是“兴趣”。与习惯相比,兴趣的本事更大,或说性质有些怪。说它怪,因为它既是习惯的母亲,又是习惯的女儿。说它是母亲,意思是靠它可以产生习惯。

我当年盲人骑瞎马,开始就是靠兴趣养成读文言的习惯的,那读的是《聊斋志异》,现在想,如果碰到的不是《聊斋志异》而是《钦定四书文》,那情况就会完全两样。就学文言说,这件事很小,意义却重大,是为了习惯容易养成,选择文言读物早期宜多照顾一些兴趣。举例说,《陆宣公奏议》和《东坡志林》都是名著,初学读,那就以选用《东坡志林》为好,因为读时可以少皱眉,有利于锲而不舍。

以上说学文言不难的一面,筹画的路径,推想会引来不少诘难。理由有各种。(一)老一套,没什么新鲜的。(二)甘心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可以算作学会文言的办法,总不是好办法。(三)多读,于熟中求会,是旧时三味书屋的老框框;时至今日,要讲科学,讲效率,应该另求多快好省的学习规律。这第三种反对意见值得重视,因为不只不赞成,而是另有办法。这所谓科学的办法又是什么呢?我推想,大致是以了解文言的词汇语法体系的情况或说结构规律为纲,以知识代熟悉,由认识一“点”而希求通达“全面”。

我没有专力去调查,只是凭各方面见闻的集合,总感到近些年来,语文教学中形成一种风气,甚至成为潮流,就是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分析句子结构、研讨语法规律上,似乎相信这是不变通为通的一剂良药。表现在课内课外的是:详细介绍单复句的多种结构的分析法和图解法;学生的作业也是这一套,大多是析句,指出各个词在句中的身分和作用;语文期刊呢,也不能不随着这股潮流动荡,于是连篇累牍的谈论语法规律,分析句子结构。

这潮流自然不能不表现在文言教学上。举个突出的例子,大概一年多以前,一个女青年来求教,是分析一篇文言文的每一句的语法结构。问她,这道题是什么补习性的夜校的教师所布置,说是这样,可以深入理解,摸清文言的规律,一通百通。我皱皱眉,但也只好帮她分析。多数句子是比较容易的,但有少数不好办,有个别词,简直不知道应该算作什么语,原因是,一则句子结构不平常,二则不知道这位教师属于语法的哪一派。以“亭午雨霁”为例,“亭午”是什么成分呢?为了认真负责,我只好告诉她,依照黎锦熙先生的看法是附加语,依照赵元任先生的看法是主语。她追问究竟哪种说法对,她应该怎样分析,我当然只能说不知道。勉强分析若干句之后,我问她学习文言的情况,她说每天累得要死,题也做不完,也不知道有什么用,看见课本就头疼,想不学了。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教师这样教,用意主要是希望学生费力不多而能够学会,这是好的。只是据我看,这样做,希望十之十要落空,这样说理由有很多。

(一)这样翻来复去地分析结构,对于确切了解意义实在用处不大。以《论语》开篇为例,已经知道“子曰”的意义是“孔子说”之后,分析结构,说“子”是主语,“曰”是“谓语”,除去多费些话,多费些脑力之外,还有什么用?再举个例子,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里有“母子视之”的话,确切了解意义之前,怎么能够知道“母”是主语,以下是谓语呢?再有,分析结构,有时候并不那么容易。还是以《论语》开篇为例,“子曰”是主谓,不会有异议,向下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异议就会出现,大概会以为前面省略了“人”吧?由此可见,学文言,寄希望于认清结构,结果常常不是云开见日,而是走入迷宫。

(二)有关结构的规律是概括的,形式的,作为语法学家,这是珍贵的知识,至于一般人学文言,那就苦于用不上,因为它不能告诉你某一个词汇在某处是什么意义,某些相连的一组字是什么结构,表示什么意义。

(三)分析结构,如上面的举例所显示,要费大量的精力和不少的时间,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的想法,不多读就学不会,所以是最严重的失策。

(四)翻来复去分析的结果之一是,学的人被搅得头昏脑胀,望文言而生畏,扼杀了接触文言的兴趣,这就等于拆毁了学会文言的基础,所以也是严重的失策。

那么,有关文言词汇语法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就毫无用处,永远不要学吗?也不是这样。我的想法要在有相当的感性认识之后学,才费力不多而收效大。比如课内课外已经读了二三十万字,普通的文言表达习惯已经相当熟悉,找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常识》,用十天半个月看一遍会有一些好处:对文言的认识,零碎的可以集合为全面的,模糊的可以化为明确的,感性的可以上升为理性的。

如果反过来,没有相当的感知,认识之前就硬记规律,难记且不说,还会莫名其妙。因此,我一直认为,就学文言文的进程说,规律性的知识是辅助力量,要放在较后期学,时间也不必用很多。

上面谈了学文言的两条路,我的私荐,一条是阳关大道,一条是死胡同。教是为学服务的,学应该走的路,教当然要随着走。不过中学是教学文言的大户,有特点,单提出来说说,引起注意,也许有些好处。

这要从过去和目前的现实说起,因为这是个大特点。现实是五年(或六年)都在学,结业时候绝大多数没有学会。没学会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时代风气,直截了当地说,是文言没有科技吃香。理论上,二者都有用,但文言的用不像科技那样鲜明而易得。其结果是学的人缺乏积极性,有分数管着的时候虚应故事,一旦毕业就弃之如敝屣。这情况可以改变吗?应该改变吗?这问题太大我不得不避难就易,还是就事论事,只谈要学,要教,怎样做可以更好一些。

中学教学文言,有目的,这见于教学大纲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怎样算“浅易”?怎样算有“能力”。就是说,要怎样教,才可以培养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我的想法,这有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刚才提到的时代风气,就目前、尤其将来说,要求中学生人人都立志学会文言,对文言有浓厚的兴趣,是过于理想的。无论货怎样好,对于不想买的顾客总是没办法。那么,这谈教法的文章还怎么下笔呢?教法是包罗万象的事,比如说可以细到讲授一首诗的教案。但更重要的是路径,因为错了就影响一大片,前面说了学的路径,教当然要随着走。以下主要算作举例,大致说说这条路径的要点。

(一)教的效果如何,教材关系很大,教材合用不合用,主要与量的多少和质的高低有关。在这方面,意见不是没有,但不多,这里为了集中谈教法,可以假定教材大致适合用的。

(二)课内,教材宜于精读作基础。讲,要求学生能够确切理解。但也只是要求到此程度,不必嚼饭与人,不必画蛇添足。必要的词句知识可以顺便提一下(比如念到“吾谁欺”,说说宾语先说的习惯和条件),不必多。写作和修辞方面的知识可以顺便提一下,也不必多。讲完,布置作业,比如说与其让学生把全篇的“之”字的用法分作几类,把课文中作句子成分的主谓结构指出来,不如让他们多读几遍,或把某一段译为现代语,因为前一种作业费力多而用处不大,反而容易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三)要把相当多的力量用在课外。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甚至限定他们在课外读,养成习惯。这有许多工作要做。1.课内讲的,指导他们怎样安排时间,在课外读熟,或相当熟。2.尤其较高的年级,要指导他们读课本以外的。课外读物,其中小部分也可以精读,大部分只要求泛览。3.也是在较后期,可以讲一些古汉语词句的知识,以期感知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理解得更深入;讲一点点古籍目录的知识,以便向前走,知道还有哪些著作可以找来读;讲一些近于文学批评的知识,以便他们能够提高眼力,能够分辨好坏,向前走,可以更快更稳健。

(四)总的精神要巩固阅读习惯,以习惯为基础培养阅读兴趣。时刻记住以多读为基础,求熟是决定教法好坏的标准。阅读兴趣是多读的保证,因而也是学会学通的保证。必须利用各种办法培养阅读兴趣,避免逆行,挫伤阅读兴趣。

总之,就中学的文言教学说,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情况应该是:(一)学生的主动性要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只是辅助力量,至多是引导力量。教师可以指路,应该指路,但走要学生自己迈步。(二)好的教法应该有利于学生自己高兴迈步,向正确的方向走。

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