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王君:《社戏》说课

2024/1/29 11:29:18  阅读:30 发布者:

王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青春语文”首倡者

鲁迅就是鲁迅。我爱死了鲁迅!鲁迅的文章就是好。比如《社戏》,正上反上倒过来上都能上出有意思的课。我的感觉是,几乎从任何一句话切入,都有得讲,而且讲得精彩。爱语文的老师遇到了好作家好文章,真是最幸福的事啊。

所以,这两天我都有点儿亢奋。因为,讲名篇《社戏》嘛!

学生虽然是新的,但我这个教师是老的。所以,决定不能走自己走过的老路。要有创新,要让学生享受,也让自己享受。

因为在进行文本特质的研究,所以,决定把这经典文本进行两种处理来实验:主题型文本和写作型文本。

第一种,传统的,当主题型文本来处理。抓情节,析人物,论主题。要咬文嚼字,要重锤敲打,要字斟句酌。方式呢,我不讲,让学生讲。让孩子讲孩子的事儿,他们会体悟得更真,更深。

具体操作,一堂课就是一场辩论赛。确定正反方的时候,我抓住最后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揪住“真的”两个字,采取删除替换的方式让学生琢磨鲁迅微妙的心理──越是想要强调与求证“真的”就越可能不是“真的”。看来,戏好不好,豆好不好大有文章哟!

我让男女生抽签确定了正反方:

正方:戏好,豆也好。

反方:戏不算好,豆也不算好。

然后要求孩子们素读课文,紧扣情节,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准备辩论。

结果,两个班的辩论都风起云涌。围绕着“好”字,我不断地推进辩论内容:

第一个层次:戏和豆到底好不好?

第二个层次:《社戏》中其实最“好”的是什么?

第三个层次:重点辩论谁是《社戏》中最“好”的人?

第四个层次:让学生揭示归纳总结《社戏》“好”的实质。

总之,这课上得很高潮。两个阵营的辩论激烈精彩简直停不下来。几乎每一个孩子都高高举手阐述了自己的意见。那种鲜花烂漫于课堂的状态是我梦想中的青春语文的状态。每一个孩子的言说欲望都被点燃,每一个孩子的智慧之火都噼里啪啦地燃烧着。课堂,美极了!快乐极了!而一旦孩子的精神与身体被彻底释放,他们的创造力真是让人惊叹。特别是辩论“最好的人”的阶段,最有趣儿,最灵动,最实在。在辩论的总结阶段,孩子们谈到了许多的“好”:人性之美好,童真之美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之美好,文化之美好,古拙世风之美好,人群之美好,自然之美好,人与自然相融之美好,过程之美好,幻想之美好,不好当中的美好……许多感悟甚至有了一点点儿哲学的味道。我想,鲁迅如果坐在下边听课,一定高兴得不得了。

我就略略点评点拨了几句。孩子们不给我时间。他们已经说得很好了,确实不需要我再罗嗦了。

语文课就是这样,有时候,一个好问题就是一种解放,一种好形式就带来一次释放。以前讲《社戏》,也有失败的时候,失败的原因几乎一样:总觉得处处可讲,于是处处都去讲,结果呢,累死自己,也累死了学生。

相信学生!这是好课堂的不二法门。

以上为主题型文本的处理方式。

第二种方式是把《社戏》当作写作型文本来处理。

教孩子们写什么呢?要教点儿新的,实实在在有用的。

我觉得,鲁迅写“心情”写得特别出彩,孩子们特别好模仿。

比如我们看他写“急”──因为没有船看不成戏而着急。

“着急”是一种抽象的心情,怎么写?鲁迅很聪明。

他先写“我急得要哭”。点出“急”。这是典型的直接写正面写。

然后写因为“急”,我产生了幻觉:我似乎听到了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句子非常精彩。激烈的情绪使“我”有了幻想。很有意思的。没有用“急”字,但写得很到位。

接下来的一段鲁迅换了个写法。也还是不用“急”字,而是写了我的状态“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其他孩子都开开心心地讲戏”,“只有我不开口”。写的是我的行为。在这个“不开口”中,我们能感觉到,“我”已经“急”出生活常态了,要“急”出毛病了。

“急”写得很简单,三句话,三个角度,三种法子,各得其妙。

接着是写“高兴”。因为双喜想到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可以去看戏了,我的心情由“急”而“喜”。

怎么写呢?

鲁迅的方法更丰富。

第一种法子还是直接写。写了四个字:我高兴了。

第二个法子跟写“急”一样,也写“幻觉”: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这是快乐带来的幻觉。因为快乐,放松了,膨胀了,要飞升了飘扬了,恨不得全世界都能看见我。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比天高比海宽。就是这样的哟。倒霉的时候呢,一定相反,身体会收缩会变得沉重,主观里边是一种躲避,希望被世界忽略遗忘才好。以身体的幻觉来写“高兴”,非常高明,人人读了都感同身受。

第三个法子也跟写“急”是一样的,写动作,写状态。主要有两句:我们立刻一哄地出了门。这个“一哄”可以带领学生好好体会。因为这两个字中有声音,有动作,有神态,有心情,有群体形象,也可以想像出个体表现,用词朴实,但很经敲打。第二句“大家跳下船”也写得好。它和前边的“一哄”相呼应,如果换为“大家上了船”,就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了。一个“跳下”同样的也是有动作有声音有场面,把个“高兴”写得活灵活现。

但比起写“急”,鲁迅有了新法子:那就是写环境。非常经典的一段文字“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这几段文字各种参考资料已经分析得太多了,我不再多说。为了扣我的写作主题,我和学生对于这段的对话一定要有意思。我问:如果不是高兴,而是焦虑,还能闻到清香吗?如果是焦虑,那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会像啥呢?如果是焦虑,那“歌声和乐声”还是歌声和乐声吗?我换个情景让学生一想像,非常有趣儿。比如,学生说,那山啊,像监狱,像锁链。那船啊,拖都拖不动。那乐声,像夜半鬼叫……这样对话,就是要让学生体会用“景语来写情语”的妙处。

其实讲到这儿,方法已经够丰富了。如果不够,还可以继续。《社戏》中的资源应有尽有。

比如写“倦”。戏不好看,我疲倦了。我理解,既是身体的疲倦,更是心理的疲倦。怎么写?

和前边既相同,也有不同。

直接写的:我有些疲倦了。点出“疲倦”。鲁迅也用大白话表达的,写得清楚明白。

也写幻觉: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再没有什么高低。

但接下来很精彩。没有写环境,而是写了一段“情节”:老旦的出场表演带来的心理的微妙变化。这段文字,妙在“虚词”。比如“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的“然而”和“终于”,比如“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地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来”的“只是”和“竟”,“不料他却又慢慢地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的“却”和“仍旧”。你看,这些虚词,哪个后边没有一个“倦”字支撑着呢?这样的间接写,不着一字,却妙趣横生!特别是关于“老旦终于出场”的“终于”,细细琢磨其中的韵味,很能引发学生争论,实在是妙不可言。

总之,要把抽象的心情写实,写得鲜活,写得生动,写出新意,鲁迅先生算是殚精竭虑了。当然或者也是妙笔点染。对于高手而言,靠的更是直觉吧。而这种直觉,来自于对生活的真切细腻的感受。

就这样,我带着学生读一读,赏一赏,提炼提炼,写心情的法子就出来了。再找两篇孩子们平时写得好的随笔应证应证。再设置情景给出题目当场赛练,这课,没有辩论课那么激烈精彩,但也上得挺实在的。

这样上,是为“写作型文本”的处理方法。

转自:“语文教育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