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谨防运用学术成果助力教学的四个误区

2024/1/22 16:04:35  阅读:48 发布者: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马克思

近日,阅读到某省级刊物在2023年第11期刊发的一组系列文章,围绕“运用学术成果助力历史教学”这一专题展开论述,应该说这一组专业文章对目前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值得反复阅读与吸收借鉴。

这个周末,通过网络有幸聆听了几位历史专家学者的报告与讲座,受益匪浅,也引发我对学术研究这一话题的粗浅思考。基于历史学科特点以及一线教师教学实际,我们在运用学术成果助力学科教学时,必须严谨审慎,切忌标新立异,避免陷入使用误区,造成不当影响。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其重要性与突出地位不言而喻。课标明确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因此,教师在运用学术成果助力教学时还须谨防以下四个误区:

第一,主观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综合作用的产物。从事史学研究的学者也不例外,其思想与观点也免不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或个性特征。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半是一家之言。在教学中,倘若教师对学术成果不加筛选与甄别,认为正式刊发出来的文章观点都是正确的,就会很容易陷入学术误区。因此,教师在使用时务必注意。

第二,片面性。历史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就某一时段而言,由于搜集或掌握的史料有限,以及学者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论差异,对某一具体事件与问题的看法或观点很可能存在片面,不够客观公正与科学。犹如盲人摸象,有一定道理,但没能够做到客观整体上的剖析与认识。这样的研究成果,如果不加选择,直接引入课堂教学,就会很容易得出片面甚至相反的结论。再合理的片面观点,也是不完整、不客观。这显然不符合课标要求与中学历史教学实际。

第三,放大性。历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孤证不立,多重互证。若单凭掌握一则或零星几则史料就随意得出某某结论,言之凿凿,便有人为放大用意之嫌。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 及天地初开之时,瞭如亲睹。……始皇曰:‘此神人也。’弥信仙术焉。”若就据此得出:秦朝时有外星人光顾,秦始皇亲自接见了外星人。那么这样的结论让人难以信服。且不说这是一本距离秦朝六百余年的神话志怪小说的记载不太可信,就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多的史料或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因此,甄别史料真伪以及内在逻辑关联都需要仔细推敲与分析,切忌断章取义。

第四,否定性。学术研究在坚持规范的前提下应该允许其思考自由,合理推断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倘若有些观点与传统认知或现行教材中的提法不相吻合,甚至截然相反。那么教师在选用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时必须倍加谨慎小心。殊不知,教材是国家意志体现,是依据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编写的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材料,其严谨性、严肃性与权威性毋庸置疑。教师在教学中切忌非此即彼,自作主张,擅自否定教材中的观点与提法,那样只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诚然,丰富科学的学术成果有助于学科本身的发展与进步,理应得到肯定与重视。但教师运用学术成果助力我们的学科教学时,必须慎之又慎,严禁拿来主义,务必认真研判,反复甄别,真正让那些科学严谨、经得起推敲与检验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助力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学术素养双提升。

转自:“老王聊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