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分科之下,怎样实施“跨学科”教学(下)

2024/1/19 8:41:12  阅读:80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从不同的视角表述了“跨学科”的实施要求、教学建议以及评价建议等。那么,分科之下,何以“跨学科”?

05

教学需要付出“跨学科”行动

1.允许学生的“跨学科”理解

与北京某教育集团创始人聊天,我问她在什么地方学的管理学、心理学,她说没有学过。我有些不相信:没有管理学、心理学的丰厚知识做底蕴,能把事业做这么大?她告诉我:就是看琼瑶小说。我更诧异了。她说:“别人看到的是卿卿我我,我看到的是对每个人物心理的揣摩。”这样一说,我就懂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读书的收获都是个性化的,不会完全一致。如是,为什么学完课文要归并到统一的“主题思想”上来?如果要总结,那我并不反对,但不能牺牲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作者意图、文章中心思想,与个人的体会和感悟是不同的事情。

 

看到一个鸡蛋,你想到什么?或者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一个饿汉不会有其他想法,他一定会想到这个鸡蛋的充饥功能;一个艺术家可能会看到鸡蛋的光线与形态,也许会想到雕刻鸡蛋壳的高超艺术;而一个企业家可能想到的是这个鸡蛋的孵化带来的经济效益······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想到的可能是不同学科或不同领域的问题,对于同一个简单的问题的不同方向的思考,也是跨学科的一种方式。这种对单一对象和问题的跨学科思考,可能比对本身即是综合的对象和问题的跨学科思考更有意义。

 

在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允许学生的“跨学科”理解,事关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改革的进程是逐步的、渐进的。课程中的跨学科内容不可能一步到位,甚至还会有一二十年的改革探索适应期。在今后及相当长的时间内,分科教学仍会占据大多数的教学课时。我们不能等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完全建立以后才开始自己的行动,在当前分科教学占大部分教学空间的情况下,要允许学生的“跨学科”理解。而要做到“跨学科”理解,又需要我们让位于学生,重视学生的合作分享。

 

合作过程中会产生冲突,不同的冲突会产生针对多种问题的思考,针对多种问题的思考会形成学生的综合素养。分享会撞击出多种新的问题和智慧。通过分享不同的思考路径,呈现多样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生会获得不同的思维启迪。美国教育家克洛威尔曾说:“未来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心,是和学生一起去发现新的思维模式。”

 

前文提到的“交往合作域的扩大”是指要有实质性内容的交往合作与分享,而不是走马观花式地扩大活动区域。我读大学时,党史课是三个班的学生在小礼堂里合上的,两年的课程学完了,我没有认识几个外班的学生。我们也参加过大型的会议,往往“合作域”还不如一个小型的集会。我们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一个教室里,并不一定能实现其“交往合作域的扩大”。一人主讲式的课堂中的交往合作域要远远小于互动分享式的课堂中的交往合作域。

 

2.给学生选择权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改变教学方式;有人说: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人说:就是放权,让学生自主学习······

你会发现,这些说法都对,且有些微不同,即目的指向在逐渐具体,一步比一步明晰。但我总感觉,这离真正的“自我学习”还差那么一点。让学生自主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自主的实质是选择权的归属。我认为,让学生自主,就是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从人类的进化机制看,人是自然选择和文化选择的统一体,自然选择的归属权在父辈,而文化选择权的归属一定在子辈。子辈在文化选择权的归属上一定不会让步,否则,人类的种族便不会长期健康地发展繁衍。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弗洛伊德说“人天生就有弑父情结”。如此,教育者就要给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选择项,以供他们甄别、比较、选择,从而让他们建构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

 

这种选择权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五项: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的问题(做什么);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怎么做);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分享的同伴(和谁做);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时间(什么时间做);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环境和条件(在哪儿做)。

 

当然,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完全自主,都要受一定的时间、环境和条件等的制约。但如果以上几项中的每一项的选择权都在教师、家长等手中,还能说是自主学习吗?因此,教育教学的改革或说是对跨学科的重视,实则是要把选择权更多地赋予学生。

 

给学生更多的独立和自由的权利,少一些控制和管束,是“交往合作域的扩大”的前提条件。给学生自由,让他们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情境,才会触发问题;给学生自由,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他们才会主动探索、思考;有了思考,有了个人的独到见解,他们才会“抬起头来”,自信地对外分享自己的思想。

我们还要改善教育教学方式。课堂中的合作式学习、分享式学习,各种活动式教学、实验教学都是可取的。但无论哪种课堂,一定要将“执行的课堂”变为“质疑的课堂”“说理的课堂”“创造的课堂”,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说理、善于创造。

06

“跨学科”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樊篱”

跨学科,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樊篱”。那谁来打破?这里的主语是谁?是教师吗?如果是教师,学生做什么?是学生吗?如果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项目本身、问题本身,是在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中自然会用到不止一个学科的知识内容。打不打破,不是人为的,不是教师来帮着打破,不是学生要努力打破,而是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体现出的内在需要。不是教师和学生愿不愿意打破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主动顺应,去打破,去进行跨学科思考。

 

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单一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放手让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方法和结论,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和体会。由于人的感官的局限性、区别化,学生会在分享中展现各自的跨学科思考。我以为,这样做的意义和价值至少有四点。

第一,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学生会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属性,认识世界、认识事物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

第二,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学生会知道,不同的人关注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和思考。

第三,会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交流中,学生会发现不同的人的不同视角,发现自己的盲点,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既不自负(目中无人),也不自卑(以为己不如人)。

第四,会让学生有信心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通过分享跨学科思考,学生会发现一个事物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值得自己深入研究,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及优势,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来源 | 《教育研究与评论》,转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