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刘雪荣 | 新课标背景下物理规律教学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2024/1/18 17:41:50  阅读:43 发布者:

一、问题提出

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原理、定律、定理、法则、公式等),揭示的是物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物理规律教学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而得到的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典型规律类课型,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之一。

物理规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其中,科学思维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而物理规律教学又是培育科学思维的重要基础。

新课标还明确指出了科学思维的培养要求是:会用所学模型分析常见的物理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推理能力、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和质疑创新的意识。

然而,物理规律是千百年来历代科学家的智慧结晶,学生很难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把形象思维的物和逻辑思维的理联系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环节设计不严谨、对知识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分析不足、不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导致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学习兴趣较低,不能深入认识物理规律本质,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且科学思维水平不高。因此,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既是物理规律教学的题中之义,亦是新课标的要求。

而力与运动的关系,是物理学家千百年来不停探索的一个难题,探索历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也是人类思维进阶的过程。牛顿第一定律又是牛顿在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等物理学家的探究基础上完善得出的,可以为初中物理规律教学培育学生科学思维,提供典型范例。于是,以下便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为例,阐述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

二、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

笔者对我校八年级430名学生进行了“力和运动”前概念问卷调查(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推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惯性大小与速度有关等,这些在学生头脑中隐藏已久的错误前概念,是本节课学习的障碍,需要教师设置思维冲突,引导学生释放头脑中的错误前概念。

下面从“创设物理规律建立的情境,运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规律,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借助科学方法应用物理规律,运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五个方面,阐述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

1“力和运动”前概念问卷调查

(一)创设物理规律建立的情境——确定思维的起点

依据认知理论,物理规律学习要经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要解决问题,就要先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物理规律学习的起点,也是思维的起点。皮亚杰认为,任何学习都要从情境开始,真实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物理实验、体验感悟、引发辩论等方式创设物理规律学习情境,避免因手段单一影响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兴趣。

笔者在教学时,首先播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滑冰运动员滑出会徽的视频片段。然后,提出问题:是什么让运动员由静止变为运动,又由运动变为静止呢?力和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是力,力和运动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于是,进入体验感悟和小组辩论环节。首先,教师让学生推桌面上静止的木块,木块运动,停止用力后,木块也停止了,此时教师展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然后,教师让学生用力推桌面上的小车,停止用力,小车没有立刻停止,教师介绍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接着,小组展开辩论:两个观点,好像都有道理,桌面上静止的小车,不推它就不会运动;停止用力还能向前运动;运动一段距离,会停下来,是因为桌面对小车有阻力。最后,学生提出猜想:可能是阻力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

综上,首先教师通过视频让学生看到运动员由静止变为运动,又由运动变为静止,提出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的问题;接着,教师通过两个体验活动,引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争论;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要解决争论,需要科学探究;最后,聚焦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因此,创设物理规律建立的情境,首先需要借助真实的情境引出课题;然后借助认知冲突的情境,提出问题,确定思维的起点,聚焦要探究的问题。

(二)运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规律——培养思维建构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科学思维是从科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以及相关关系的认识,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在教学过程中让科学方法外显,学生可以用科学视角去解决新的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整体方法体系。

1.探究实验,培养探究思维

科学探究既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路径,其难点是方案的设计和探究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先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要探究的问题,把笼统的探究问题转化为解决多个小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确定先后顺序,设计记录实验的表格,这样可以避免探究实验变成简单的验证实验;尽量分组实验,小组可以根据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地修正、改进方案。

首先,明确问题,设计方案。教师给出木块、小车、小球,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木块摩擦力大;小球摩擦力虽小,方向不好控制;选择小车,摩擦力适中,方向好控制。然后,教师提问:怎样改变阻力?学生根据经验选择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改变阻力。

接着,师生共同分析,怎样让小车运动。大家先是用手推,发现不好控制力度;于是,构建斜面,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控制小车到平面速度相同。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看是否有影响及影响大小。读取滑行距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刻度尺测量,一种是用小旗标记位置,经过师生分析后认为这是一个定性实验,采用标记位置的方法即可。最后,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表格,如表2

2 小车在不同表面受力及运动距离

其次,分组实验,得出结论。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如图1所示,让小车从斜面A点自由滑下,分别滑到毛巾、棉布、木板平面,用小旗标记小车停下的位置,数据记录在表2中。小组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结论:阻力对运动有影响,阻力越小影响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这样一来,学生亲历实验设计、分组实验、得出结论、分享收获的过程,深刻体会到阻力大小对运动的影响,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1

2.建构模型,培养科学思维

建构模型是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方面。从哲学角度来说,建构模型是指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因素与本质特征,忽略事物的次要因素,从而科学地解决问题。建构模型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经历初建模型、完善模型和建构模型的过程。

首先,递进设问,初建模型。如上,得出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的结论后,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想让小车运动得更远,怎么办?同学们回答:可以换用光滑的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

教师又问:如果我换成更光滑的平面,小车会怎样运动呢?学生回答:小车会运动得更远。教师继续追问:如果我把表面换成阻力为零的材料,小车会怎样运动呢?学生回答: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其次,演示实验,完善模型。教师介绍,伽利略为了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利用如图2所示的理想斜面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方法上进行改进。每次让小球从左边的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逐渐降低右边斜面的倾角,小球每次会滑到右边斜面相同的高度,但是,滑行的距离越来越远,当右边的斜面变得水平时,滑行得更远。推理:若没有阻力,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2最后,推理论证,建构模型。师生共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滑行时间和滑行速度是怎样变化的(见表3),顺利从“真实情况”过渡到“理想情况”。物理学家笛卡尔在伽利略的观点基础上,对物体运动方向进行限制,进一步提出:如果不受阻力,物体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要力来维持。

3小车滑行时间、速度变化与阻力大小关系

上述探究实验,教师先引导学生推理出“阻力减小,小车运动距离变远”,再换阻力更小的小球沿着轨道运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没有阻力,小球会沿直线运动下去。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补充分析,增加过渡阶段,从真实实验现象顺利过渡到理想结论。

至此,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会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观念建立起来,突破了学生头脑中的“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的前概念思维。

3.思维加工,建立新的思维

科学思维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思维对不同观点和结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思维加工就是大脑的思考过程,其本质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是把获得的新的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更新。思维加工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提出问题,激发思维活动;创设情境,提供思维载体;通过类比,建立新的思维。

首先,提出问题,激发思维活动。根据上面的实验,教师总结: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伽利略改进方法,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物体不受力将永远运动下去”的创新观点;笛卡尔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提出“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完善观点。教师提出新问题: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是怎样呢?

其次,创设情境,提供思维载体。播放视频:航天员王亚平取出冰墩墩,放手后冰墩墩静止,接着用手推了一下,冰墩墩向远处飞去。学生思考后回答: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保持静止,直到有力让它运动;物体运动起来后会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让它停止。

最后,通过类比,建立新的思维。教师总结,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不受力时静止物体的情况,建构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经历了“亚里士多德提出观点→伽利略创新观点→笛卡尔完善观点→牛顿建构规律”的过程。课堂上顺着这条路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加工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突破。

一节课时间有限,规律的建立过程不能用到所有的科学思维方法,而每个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的能力也各有侧重。探究实验,重点培养科学探究思维,又侧重实验方案设计及数据处理;建构模型是初中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引导学生经历初建模型、完善模型及建构模型环节,让学生有了建模的意识;思维加工用的是“最后一公里”效应,培养学生分类思维。

(三)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培养思维推理的能力

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本质是物理学习的中心任务,又是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物理规律比较抽象,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教师要先借助实际场景,帮助学生从各种联系中,排除非本质联系,暴露规律的本质。然后,教师再借助实验或活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经过思维推理,理解规律的本质,形成物理观念。

首先,借助实际场景,暴露本质。教师投影冬奥会现场的滑冰运动员和观众

,提出问题:如果此刻外力全部消失,运动员和观众的运动情况会怎样呢?学生回答: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受力时,观众保持静止,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追问,为什么观众静止,运动员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呢?学生回答:观众原来是静止的,运动员原来是运动的。教师释疑:物体有一种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

其次,借助演示实验,理解本质。教师用细线悬吊两个外型相同的乒乓球AB,其中B球内注满水。用同样的力度吹小球,观察到小球A更容易动起来,B不容易动起来。得出结论: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本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所有物体都有惯性,物体没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是因为有外力迫使其改变,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综上,教师在物理规律得出后,还要继续挖掘规律背后的本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从本质上认识规律,培养思维推理的能力。

(四)借助科学方法应用物理规律——培养思维概括的能力

物理规律要借助科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深化和理解。物理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有用,展现的实验现象尽可能与生活紧密联系。同时,物理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使命,可通过对比、归纳、建构说理模型等方法解释现象,培养学生思维概括能力。

其一,模拟实验,认识惯性。教师先投影急刹车的情景,然后请学生用小车、木块模拟现象,体会刹车时人体前倾的情况。最后,教师请学生解释现象。

其二,小活动,利用惯性。首先,教师拿出一个松了的锤头,请同学们想办法,把锤头套紧在锤柄上。然后,小组讨论方案,一种方法是用手压上去,另一种方法是握住锤柄迅速敲击坚硬地面,利用惯性,把锤头套在锤柄上。最后,小组合作完成,解释原因。

其三,小调查,防止惯性。课前调查问题:随着汽车普及,各种交通事故频发,如果你是汽车制造商,你会在汽车上安装哪些防止惯性带来伤害的装置呢?学生展示:现在的汽车装有安全带、安全气囊、前后保险杠等。

如上,课堂教学设计按照认识惯性、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思路进行。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刹车、安装锤头、安全气囊归纳出说理模型,即确定研究对象原来的状态,突然某一部分发生变化,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状态,所以出现了什么情况。

初中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弱,缺少条理性、逻辑性,提炼简化的思维概括能力弱,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的抽象概括,也只是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所以教师在应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对比、建模等合适的科学方法,给学生“搭建脚手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归问题的本源。

(五)运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培养思维综合的能力

力和运动前概念问卷调查显示,有77.91%的同学认为,站在匀速直线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竖直上跳起,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能突破这一前概念,准确应用牛顿第一定律,教师设置问题:在大海中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上,一位乘客站在船尾,当他竖直向上跳起,他会落在哪儿呢?结果,仍然有46%的同学还会认为,人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接着,教师播放视频,人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拖拉机上玩蹦床,人会落在起跳点上。然后,教师用动画演示,匀速直线行驶的车上,竖直上抛小球,小球落回原处的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最后,师生一起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3

物理规律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延伸与应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选择与生活相关的原始物理问题,赋予传统习题以鲜活的情境,通过学生“想当然”的答案暴露出思维问题,再用可靠的事实使得学生“恍然大悟”。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物理规律多角度去分析,从而彻底消除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培养思维综合的能力。

三、结语

这节课遵循的主要逻辑是:创设情境,提出力和运动关系的两难问题;理想实验,找出力和运动的关系;思维加工,完善力和运动关系→揭示本质,用惯性揭示牛顿第一定律;科学方法,会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原始问题,破除头脑中前概念。师生逐步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形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物理观念。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不单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充分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物理规律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遵循一定的科学逻辑,帮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培育学生科学思维。

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3/09「研究」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

转自:“新课程评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