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观看名师课堂 促进教师成长

2024/1/5 9:57:11  阅读:38 发布者:

观看名师课堂 促进教师成长

为不断深化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课堂教学实效性,学习践行新课标,指导语文老师深入研究新课标倡导的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进一步用好统编教材,117日下午,梁庄镇第二中心小学语文组老师开展了“观看名师课堂”学习研讨活动。

观看名师课堂

老师观看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的名师课堂,并写了听课记录。名师们各具特色,两节课都充满着惊喜,让人赞叹不已的同时又受益匪浅。

主讲人靳倩倩老师观看了《慈母情深》这一课,感受很多。

《慈母情深》虽然是一堂八十多分钟的长课,但是在王崧舟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状态越来越好、注意力越来越集中。王老师的这节课,善于提问学生,表扬学生,同时让学生学会思考并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渐渐体会到了母亲的爱,体会到了母亲的不易。   

王老师将“鼻子一酸”设为整节课的主线,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品尝“鼻子一酸”的味道,在学生说完体会后,王老师顺势点拨,学生就比较容易感受作者内心的变化。王老师选取本文最有特色的句子进行品读:一是“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让学生体会什么叫“震耳欲聋”,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二是三次“我的母亲”的叠现,学生去理解、去想象、去创造、去品味语言的魅力和效果。三是四个“立刻”,王老师通过引领学生换近义词比较、朗读品味,来感受母亲挣钱的不容易。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慈母情深,回归课题,学生再读课题。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总能让我们内心震撼,那是慈母的爱;有一种情总让我们泪流满面,那是慈母的情。慈母情深深几许,慈母情深深似海。学生怀着敬意观看视频《母亲》,用心感受和体验。学生有的闪着泪花,有的红了眼眶,此时无声胜有声。

主讲人桑利利老师分享了观看《父爱之舟》这一课的感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感情。   

何捷老师目标意识很强,以课后问题为引,紧抓单元语文要素,指向教学目标。何老师先让学生寻找描写父爱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读难忘的场景,抓住场景关键字,体会浓浓的父爱。整节课中,不管学生回答如何,何老师都给学生最大的鼓励,激发学生发言的欲望,鼓励肯定,寻找学生发言中的精彩处。

何老师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渗透在教学之中,看清目标,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选取文章中的场景,抓关键词,体会父爱的艰辛、细心和温馨。在何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懂得了爱虽是无情的,但却也是最美好的表达。

听课反思

研讨会上,各位老师深入反思,积极发言,学习、借鉴每节课的闪光点及环节设计的精妙之处,来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李林丽老师分享自己的看法:何捷老师《父爱之舟》非常有个人风格。1.他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引与点拨。2.目标清晰,层层推进。3.研读场景,体会父爱,突破重点。4.图文结合,感悟父爱。   

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这堂课是充满诗意充满感情的课。王老师通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握了课堂节奏的抑扬顿挫,调控了学生情感的起伏,通过语气的轻重、声音的缓急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几个场景的讲解在一遍一遍的朗读和解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

周单菲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1.整堂课用谈话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师生谈话,将母亲的那份爱完美展现出来。2.作业单的第一题填的词语“龟裂、攥、震耳欲聋、鼻子一酸”,之后的课堂围绕这几个字展开,联系生活理解和感悟。3.分析重点句子,通过改变个别词语或转换句型,对比中理解重点句子,理解作者的感情。

于振飞老师感悟最深的是王崧舟老师这节课,王老师本节课通过还原形象、创设意境、激活情感三大策略来感悟和理解“我的母亲”这一情感性语言,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整节课教学中重视语感,从朗读中体会感情,重视语文熏陶感染的作用。以后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语感素养和情感素养的培养,既要关注话语形式,又要关注话语意图。这样才是圆融的、完整的语文意识。

袁雪营老师认为王崧舟老师在《慈母情深》这节课中让学生读题,描述“母亲”的画面,说“深”的理解。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启了全文的学习。王老师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理解“龟裂”,让学生说自己看过龟裂的手是怎样的,属于谁的,从外貌描写初步感知母亲的辛劳。

何捷老师在《父爱之舟》这节课中,品读吃豆腐脑的场景,抓住“凉、热”品味细节。一个“凉”字你体会到了什么?一个“热”字你体会到什么?在凉热之间你觉得作者的童年关键词是什么呢?让学生在细节中体会到父爱如山。   

刘晓洁老师感触最深的是何捷老师的《父爱之舟》,上课开始就明确了目标,先出示单元目标。随后让学生谈谈对“场景和细节”的理解,思考:为什么人老了,对小时候的事记忆犹新?通过这样的方式,巧妙地引出了第二环节——梳理场景,抓住细节。这个环节,何老师给予学生很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说。最后何老师分享“丰盈的情感,文字与画面都难以承载”这一人生体悟,并推荐学生阅读书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节课何老师紧扣目标,关注课后习题,让学生借助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体会,达到分析场景、体悟细节的目标。

司社平老师观看了《父爱之舟》后分享:何捷老师首先明确目标,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初读感受,产生疑问。随后出示作者多幅关于小舟的画,以画解词。然后品味细节,突破难点,感受特殊场景下的父爱。通过多种朗读,绘画辅助学生阅读,读出场景和细节背后的父爱。何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李晓聪老师听了两节名师课后受益良多。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王崧舟老师以“鼻子一酸”为主线,把场景描写和母亲的手、背、脸、眼睛的细节描写贯穿联系起来,把慈母情深这个主题贯穿起来。又以三个“我的母亲”和四个“立刻”以及一个特写镜头“塞”把慈母情深这个情感主题烘托出来,在情感烘托到一定氛围时,让学生进行练习,把感情表达出来。   

何捷老师把情感的体会放在一个个场景和细节之中:卖茧、送他上学、花钱去客栈、做万花筒、缝棉被。从一个个场景中去体会画不出说不出写不出的父爱。又抓住关键词品读细节“冷”和“热”,以小见大,感悟父爱的平凡和伟大。

李悦老师听了何捷老师的《父爱之舟》这节课收获有以下几点:1.何捷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总能给与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不管回答的怎么样,总能抓住这个孩子回答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能关注到学生个体发展。2.让学生在文本中体会父爱的时候,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在这种氛围中让孩子体会细节,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伟大。3.整节课读的方式多样,有生读、师生共读、小组读等。

杨瑞芳老师观看了何捷老师的《父爱之舟》感触很深,何老师的课程充满了感情和力量,每一个字眼都清晰而深情,通过讲述自己与父亲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王菘舟老师《慈母情深》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与细节的解读让我深有感触,引导学生语言文字品析方面极其细致,读的方法很多,有读中想象,对比朗读,带词入句朗读,以情带读,从各个不同角度去读,换起学生感情共鸣,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文中的慈母情。

常晓敬老师分享:听这两节课的感触最深的是:1.语文课堂就该具有语文味,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最终落在笔头的表达。2.老师要认真研读文本,有对“面”的把控、对“点”的驾驭能力。3.长课文要短教,抓住重点句子分析课文。4.开头和结尾的简洁,直接点名主题,板书的内容不拘于一格。5.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的语文课是缺少厚重感的,这两节课都在文学的基础上向艺术跨越。教学内外,应多学习多历练。   

学无止境

本次活动提出了以后努力的方向:1.结合新课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2.从名师课堂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精备课,多听课,常反思,学以致用。3.重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朗读。4.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引与点拨。5.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关注课后题,抓住关键点,以点带面。   

观看名师课堂,促进教师成长,努力钻研新课标精神,精进自己的日常教学,让核心素养在“双减”后的课堂落地生根,提高育人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下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转自:“内黄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