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课标视域下将思政融入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4/1/5 9:54:42  阅读:46 发布者:

新课标视域下将思政融入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梁庄二小数学组

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综合素质稳步提高!

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思政教育的培养,因为思政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除了能够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还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提高自身素养,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就尤为重要和关键,但是,对相关渗透方法还需进一步地探究。

针对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思政问题?我们梁庄二小数学教研组继续聚焦新课标,明晰素养导向,开始尝试在数学课上加入思政部分,我们主要从课堂中以下几点渗透教育思想。

1.在情境创设中渗透思政

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会通过情境创设引出新知。创设既契合教学内容,又蕴含思政育人元素的情境尤为重要。同样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情境创设来搭建,所以需要教师用心设计育人情境,帮助学生多方面感受相应知识,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以“德”育人。         

2.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政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过程中实现,探究环节需要教师采用启发、引导和激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探究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随时关注以“德”育人。如要及时表扬和激励勤于思考、仔细认真的学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生生与师生合作沟通的团队意识等等。         

3.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渗透思政

小学数学教学中离不开对新知的反馈和评价。而作业内容的设计在考虑减负的同时,还要在作业素材是否能充分体现育人功能上下功夫。如要挖掘科技领域的一些数据、研究过程等真实事例作为数学作业的素材,这样学生在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我国科技的日益强大,引发其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的动力,达到既巩固知识技能又实现育人的目的。

4.在数学文化的呈现中渗透思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会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数学文化的呈现。通过介绍知识的产生背景和一些数学文化故事,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发奋学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案例分析一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的第一课时,《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数与运算”的内容要求提出:探索乘法和除法的算理和算法,会简单的整数乘除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而乘法口诀是在孩子们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为方便计算乘、除法而掌握的数学工具。基于学生会“一五、一十、十五……”55个数数的基础,教材首先编排了5的乘法口诀,并设计相应的连加计算,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学生把眼光放在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上,并为进一步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概括并记住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播放北京奥运会视频,并让学生了解北京奥运会的健儿的伟大,为中国获得了54枚金牌,居世界第一,从而激发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北京奥运会上这几个活泼可爱的福娃成为了亮点。下面我们一起看有多少个福娃?

生:5

师:把5个福娃装一个盒子里,这里有5盒,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生:采用数一数,加法,乘法。

生:5+5+5+5+5=25     5×5=25

师:积是怎么得到的?

生:用加法得出来的。

师:这样计算是不是太麻烦了不简便,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5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视频,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基于学生会55个数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学生把眼光放在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重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案例分析二

1.教材内容分析:

《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模块。这一模块主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本节课主要是讨论“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让学生能够借助生活事例,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优化思想的魅力。本节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一种体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   

2.经历安排做事的过程,通过比较,探究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沏茶都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汇报:烧水、洗水壶、洗茶杯、接水、找茶叶、沏茶。

师:我们来看看沏茶需要哪些工序。

课件出示。

3.1.任务一: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拿出沏茶步骤的图片,自己动手来摆一摆,设计一种尽快李阿姨喝上茶的方案,并计算出整个过程一共用了多长时间?(提示:先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出示沏茶情境图,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气息中提出探究问题——怎样才能尽快地喝上茶?以探究问题里的“尽快”为突破口,引起学生的思考,再以沏茶要做些什么事情,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现做事的有序性,从而把优化在本课中的两个关键点渗透在其中。先自主思考,再合作探究,小组人员合作讨论交流,用卡片摆一摆,再记录,并算一算本组方案所用的时间,做到积极思考、人人动手、人人参与。   

生:我们的方案是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时间一共是1+1+8+2+1=14(分钟)。

生:我们小组的方案是洗水壶、接水、烧水,在烧水的时候可以找茶叶,在洗茶杯、沏茶,时间一共是1+1+8+2+=12(分钟)。

生:我们小组的方案是洗水壶、接水、烧水,在烧水的时候可以找茶叶和洗茶杯,最后沏茶,时间一共是1+1+8++1=11(分钟)。(师在黑板板演)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追问)那你给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在烧水的同时可以找茶叶和洗茶杯?

生:因为烧水有8分钟,而找茶叶和洗茶杯一共只需要3分钟,所以烧水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来找茶叶和洗茶杯。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没有了。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在对比解决问题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达到解决问题最优化的目的。

3.2.任务二:画一画    

师:当我们完成一件事情所需的步骤较多,可以通过画流程图来表示做事的先后顺序。

师:那怎么画呢,把沏茶的这些步骤用箭头连接起来就是变成了流程图,同学们来试一试吧,在我们的学习单上完成。

(提示:画图要用作图工具直尺哦!)

学生汇报展示,到台前演示。

师:谁能解释一下箭头的作用?生:箭头表示从一件事情到下一件事情的过程,也就是沏茶的顺序。

师:说得真准确!同学们用了不同的形式表示沏茶的过程,老师为你们点赞,真了不起!我们通过流程图可以很清晰、直观地看出沏茶的整个过程,并且很方便地计算出最快的时间。在这里烧水、洗茶杯、找茶叶,这三件事情是同时完成的,同时完成可以节约时间。

师: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让我们做事情的效率更高。你们知道吗?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研究中心发现合理地安排时间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他提出的“优选法”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数学中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运筹学。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并且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有利于启迪学生的人格成长。例如,在教学实施期间,教师可以合理发掘华罗庚、祖冲之、刘徽的科学研究故事,将华罗庚的爱国故事以及为祖国数学研究和发展做出的贡献进行渗透。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体验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的意识。这样让学生能够积极学习科学家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以此为标榜,在自身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上进行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深耕学科课程思政,潜心育人浸润无声。我们老师要意识到思政融入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合理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现代思政元素。同时,要善于把当代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情境创设和练习的教学实践中,不但把传统文化纳入其中,还把思政元素纳入其中,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转自:“内黄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