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草原》《丁香结》 教学“新”得

2023/9/20 10:56:57  阅读:3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高高的小院儿 ,作者高高

教学 新得

这个学期初,我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也给学生立了同样的Flag——感受文字之美。学生偷偷表示:这不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么?

我也觉得这句话很虚,甚至我自己都觉得是不是把话说得太满了。不过没关系,有目标总是好的。这里“美”不仅仅包括给读者带来的美感体验,还包括“思考之趣”,即去想为什么这里要这样写,而没有那样写。

这篇小文不在课堂结构化的介绍,而是几处有趣的细节品读。

Part 1

师父领路,很重要

1、第一句,简单而震撼。

为什么要查写作背景?开篇第一句告诉了答案。

在分享写作背景时,有同学说道:这是老舍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草原。我强调了这一个信息,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信息再去读第一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作者第一次看到了草原,而第一次往往最震撼、印象最深刻、情感也最饱满。而大道至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背后所饱含的,正是视觉的冲击,情感的震颤,这次总算看到了草原,这次看到的,是草原。

2、是废话文学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一句话学生其实没有注意到,品读完蒙古人迎客场景之后,我露出烦恼的神情,觉得有句话实在奇怪:”一百五十里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直接说”走了三百里,一直是草原。“不行么?刚开始同学们叽叽喳喳,“这不就是废话文学吗?”“老师你知道什么是废话文学吗?”更有同学炸了锅,鲁迅是不是也有“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我静静地等,等锅炸得差不多了,又问:这句话真的是废话文学吗?

学生观点1:写三百里好像太直接了,没啥意思。

学生观点2: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更能说明草原真的是太大了。但这样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呢?

师评:不管是这两个150里,还是那两棵枣树,作者都是在拉长读者的感受,进而表达某种情感。这是一种写作的技巧,如果老师不点透,学生可能就一带而过了。看似废话,实则巧思。

3、场面一度混乱

重新备课时,被这几句话吸引。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个单元学习的是从所读内容想开去。从这些文字中,我看到的是乱哄哄的样子。我们总是被教导写”具体“,但这样的场面,就具体不了了。手总是被握着,但真不知道是谁在握着;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在蒙古包里了,怎么进去的完全不知道啊,挤进去的、推进去的、架着进去的…虽然语言不通,说什么不明白,唱什么也不明白,因为具体说了什么唱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彼此都心领神会。而“乱”就是热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群激动、热情的一种体现。

文本鉴赏,单靠学生自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本身是不成熟的阅读者,还是需要“师父领进门”,这就对了师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父首先要能够读出美,读书趣,有豁然开朗或一拍大腿连声喊妙的体验。

Part 2

好的问题,很有价值

《丁香结》是一篇诗一般的散文,结构也比较清晰,先介绍了丁香花之美,再写丁香结之韵。从丁香结联想到了盘花扣,联想到了诗句中的“愁怨”,实现了从“物象”到“意象”的转变。

课堂最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也是我在阅读的时候没有想好的问题——为什么题目是“丁香结”,而文章内容将近一半篇幅描写丁香花?

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想法。

小琪:文章先写了观赏丁香花,然后再由丁香花注意到丁香结,之后才有所感悟,所以丁香花必不可少。

师评:没错,这个是文章比较显性的写作思路,由赏到悟,由浅入深,而感悟到的往往是更深刻的,所以对丁香花的描写不可少,但题目是丁香结。

小涵:我觉得作者是先扬后抑,想突出丁香结的愁,所以先写了丁香的美,作为铺垫,前后形成反差。

师评:这个思考也很好,是从情感变化线来说明的。丁香花那么美,但丁香结却代表着愁怨。那是不是只有先扬后抑呢?

学生想了想,发现作者最终落在了“扬”。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作者最终想要表达的是,面对解不完的“结”,还是要乐观面对,看来这篇文章的情感线是“扬——抑——扬”了。

最让我惊喜的还是最后一个解读。

小橦:丁香花给我们美的感受,而丁香结确实充满愁的。但是我们想一想,结是会开成花的。作者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我们遇到的结,会慢慢开成花,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师评:这一点老师真的没有想到,原来作者早就把结的结果揭示给了我们,人生有结又怎样呢?会开成我们生命中的花。此处必须有掌声了!

正如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学》中讲到,读者可以着眼在文本矛盾处。这是我在阅读的时候产生的疑问,其实我也没有确实无误的答案。但这个开放的问题抛给学生时,学生便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挖掘出更丰富的意味。

好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更深入、多角度的思考。如何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教会学生在个人阅读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在每一篇文章解读和鉴赏中慢慢积累,见得多了,问得多了,就会有多样的思考角度了。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