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姚晓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黄浦实践

2023/9/12 15:28:53  阅读:38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教育家观察 ,作者姚晓红

专家简介

姚晓红

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黄浦区教育局原局长

上海市黄浦区推进“双减”落地,既是贯彻党政方针的政治自觉,更是基于对教育价值和内在规律认识的行动自觉。“减”不是唯一的手段,还需要更多的手段相辅相成、系统集成。为此,黄浦教育探索从课内到课后紧密对接、有机整合的系统再造,通过做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更加多元的选择,更加适合的机会;通过做乘法,让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赋能每个孩子的自我成长,实现倍增效应。

“双减”是党和政府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勇担“把握规律、攻坚克难”的改革使命,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护每个儿童健康成长,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的重大决策。

“双减”本质上回应的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深层问题,在于引导基础教育的育人转向。为此,我们不应将“双减”视为行政禁令,而应将这项“一号工程”置之于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布局中深刻理解与切实推进。

一、“双减”的出发点是教育价值导向的回归本义

“双减”以强化育人导向作为改革的价值追求,以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审视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准确把握了改革的真正定位。在黄浦,推进“双减”落地,既是贯彻党政方针的政治自觉,更是基于对教育价值和内在规律认识的行动自觉。

1.哲学审思:从功利性回归人本价值

教育的本义是“人”,“目中无人”是教育的异化。所谓减负,要减的是过重的负担,“过重”并非只是数量,而是蕴含“不应该”的价值旨趣,任何违背教育规律、异化教育行为引发的负担,才是真正的过重负担,也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减去的。当孩子被“压缩饼干”似的教育异化成为“学习机器”,这才是“双减”真正要破除的。

2.实践要义:从短视性回归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全面发展首先是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牺牲学生睡眠、视力、体能、心理健康为代价的,重结果轻过程、重速度轻质量,是有悖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二,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荒废“四育”,只追求狭义的智育发展,是有悖于和谐发展观的;其三,全面发展也是知行合一的有机体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纸上得来”缺乏“躬行践履”的学习,是有悖于辩证发展观的。要实现上述的全面发展,则必须让学生从过重的书面作业和校外学科培训束缚下解脱出来。

3.发展关键:从同质化回归自我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天性禀赋、认知结构、成长体验、学习基础也都是独特的,学习是因人而异的,学业负担同样也是因人而异的,学习是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必要的负担是每个学生需要承受的,但要求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速率学习同样的内容,达成同样的目标,不受自我掌控的学习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过重负担。另一方面,当学生没有真正将外在鞭策转化为内在驱动时,没有真正理解学习意义、尚未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条件下,“要我学”而非“我要学”的状态同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感受。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首要基点在于使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意义主体的价值得以呈现,让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中心,让“育分”真正回归“育人”。

二、“双减”的着力点是学校教育阵地的系统再造

“双减”只是手段,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更加健康、更有活力、更加完整地学习成长,而这其中着力点在于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落实“双减”,“减”不是唯一的手段,还需要更多的手段相辅相成、系统集成。当我们在“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身心松绑、时空释放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思考:如何做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更加多元的选择,更加适合的机会;如何做乘法,让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来赋能每个孩子的自我成长,实现倍增效应。为此,黄浦教育积极探索从课内到课后紧密对接、有机整合的系统再造。

1.课程统整:立德树人,丰富成长体验

对于学生的成长,课程是温暖的记忆、心灵的旅程,更蕴含着拥抱未来的力量。黄浦区作为全市唯一连续三轮的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整体试验区,以深入推进课程领导力项目为抓手,先后有23所中小学幼成为市级项目学校和70所学校成为区级项目校,坚持将区校联动致力于“区域特色课程构建共享”,区级共享课程数已达160多门,为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体验,为五育并举提供资源的支撑,为不同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平台。

在德育方面,形成“校本德育特色课程——区级德育特色共享课程——市级‘中国系列’课程”的三级德育特色课程建设体系,目前已培育20门德育课程入选市级“中国系列”课程,在此基础上,以传承黄浦的红色底蕴、红色文化作为推进区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抓手,深入建设体现历史进程深度、时代发展高度、社会生活温度的黄浦“红色思政”品牌。

在劳动教育方面,黄浦区以创建“全国劳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为契机,重点建设3个劳动教育跨学科项目,创建10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劳动教育资源共享。

在创新教育方面,黄浦积极打造 “融创”课程体系,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探索构建融入创新元素的跨学科课程、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和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等,第一批22门跨学科实践创新共享特色课程已在全区进行推介共享。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的研究,积极探索“五育”融合无边界课程,实现“一育”融“多育”、“一育”促“多育”。

2.课堂转变:“数”智赋能,探索因材施教

在当前大规模集体教学背景下,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化因材施教,这是落实“双减”的瓶颈难题,也是黄浦教育近年来孜孜以求的改革探索。作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黄浦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撬动这项攻坚任务的支点。

我们积极推进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新技术应用,在全息课堂中,抽象的知识“触手可及”,可视化、形象化,沉浸式、交互式的教学场景与模式,使印在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远在千里外的场景“飞”过来,课堂的直观性更强、互动性更多、趣味性更浓。

学校运用IMMEX-C(多媒体互动测训国内研发平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借助于技术手段真实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利用图形化、可视化的形式描绘出学生在问题信息项之间“游走”的足迹,为教师洞察学生思维过程提供技术支持,方便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干预。

“云课堂”中,云课桌让每个孩子收到量身定制的练习,又能便捷地完成合作学习、交流分享;手持智能云笔,每个孩子学习的过程数据会即时采集、及时反馈,依托信息技术实时无感采集的大数据为学习精准导航,人机协同,打开了“课堂黑匣子”,帮助老师更精准地了解学生,更有效地调整教学,更有针对性给予辅导支持。

目前黄浦区正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展“数据驱动下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精准教学研究”,旨在系统、科学地运用学习分析技术,以大数据为工具,在发现学习、理解学习的基础上为学习者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促进其深度学习、高效学习、创新学习,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并呈现新范式。

3.作业研究:三“强”三“不”,提升学习效能

黄浦区将作业研究作为落实“双减”要求、撬动教育改革的关键支点,通过落实“三个强,三个不”,有效发挥作业“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全面素质、创新实践”的育人功能,从而带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引领教师的教学研究和专业提升,深度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学习、健康成长,真正提升作业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效能。

一是强管理,不超量。区域层面强作业学情调研、建作业共享平台、优作业监管机制,整体上形成作业的指导和管理机制,即“公示+备案”“基础+选择”“总量控制+质量跟踪”作业管理的三大机制。黄浦区自2010年起,每年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学情调研,掌握全区中小学生作业完成时间和作业量的总体情况和动态发展趋势。区教研室牵头开发初中数学作业平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课时作业设计,形成了科学设计作业的范例。区校联动,从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研究,不断优化对作业质量的监管研究。

二是强设计,不盲目。学校通过对各类作业的科学设计、系统设计,重点探索全面性的素质发展作业、差异性的选择弹性作业和综合性的项目学习作业。卢湾二中心小学在控制语数外三门学科作业量的基础上,积极倡导艺术、体育、科技、劳动等体验实践类作业,并加强此类作业的指导。如体育学科设计了家庭体育运动指南,开出了各年级体育锻炼处方,并由体育老师录制指导视频,讲解运动方式和动作要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向明初级中学作业布置遵循分层递进、先减后增、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C基础型必做作业、B能力型选做作业、A创新型选做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从基础型、能力型和创新型三个层次作业中选择相应的作业,并在老师指导下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一个鸡蛋有50kg”“一头牛650g”,当学生对“克”与“千克”量感建立不够清晰,认知经验不足而出现这样啼笑皆非的情况时,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教师能以“质量的初步认识”为知识背景,设计“自制天平秤”作业,从了解天平秤的结构到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再至尝试称重,让学生经历了“设计---制作—分享-—优化---使用”的“创意解决”之旅。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引入,围绕一项任务,预设多种完成路径,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综合不同学科、不同资源、不同生活经验中获得的学习信息来完成,既贴近生活、有趣,又有张度与深度。

三是强效能,不焦虑。学校聚焦规范批改、个别辅导、资源支持和教研指导四个关键要素,提升每一位教师控制总量、精选内容、适切把握、有效指导的专业能力,提升作业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效能。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采用教研组把关、备课组落实、年级组统筹,纵向管理、横向统整、双重监控的模式,确保作业效能。如:学校以数学学科为试点,依托作业平台,从作业数量、难度分布、达成度等方面为教师设计作业提供依据,利用网络技术的统计与数据处理功能,为作业研究提供实证研究所需的信度、效度等各项数据,严格控制作业的时长和知识点覆盖面,从而设计出适合不同水平学生完成的精准个性化作业,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作业的效率。

4.课后服务:精细管理,优化育人品质

推进课后服务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回应社会关切期盼的重要途径。早在两年前,黄浦区就将小学生课后看护服务作为民心工程,纳入区实事项目,精心设计、合理分段、丰富内容、通过提升服务的吸引力和满意度,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取得积极进展,有效缓解了小学家长“三点半”接孩子难问题。“双减”推行后,黄浦区围绕扩大服务覆盖,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支持系统为抓手,进一步提高课后看护服务水平。

一是扩大服务覆盖。在范围上确保小学初中全覆盖、公民办学校全覆盖、愿留尽留全覆盖,在时间上强调5+2”,即五个工作日全覆盖,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小时,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优化完善“润心成长,素质拓展多样化”“安心作业,个别辅导精细化”“暖心看护,晚托陪伴人性化”的分时段、有侧重的课后服务黄浦模式,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

二是提升服务品质。作为上海市首个整体推进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行政区,黄浦区将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作为小学课后服务的重要载体,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从课程化的角度通过多样化的实施路径做强活动设计,不断深化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区域实践,加强内容的多元设计,持续改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使课后服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学阶段,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探索将课后服务有序延伸到校外文体、科普等场馆。黄浦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在下午课后服务时段,开设包括陶艺与雕塑、校园微电影摄制等多门通用劳动技术课程,供本区中小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多元化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是完善支持系统。“双减”推进以来,黄浦区进一步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支持系统,积极探索专兼职互补、校内外合作的资源保障机制,充实服务队伍、丰富服务内容;同时引导、鼓励学校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向学生开放校内各类场馆,做强做优“多彩学习圈”黄浦青少年社会实践特色品牌,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

三、“双减”的突破点是创新教育生态的重新构想

“双减”是国家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基本原则在于“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力求突破“学校万能论”的逻辑误区,统筹联动学校、社会和家长等多方利益主体,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状到面状的转变,构筑黄浦自然和谐的教育生态。

202111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主张在考虑一个人的终身教育权的基础上,要强调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强调教育作为一项公共行动和一种公共利益的功能,强调了生态主义的教育观。当前,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推进“双减”正是我们共同重新构想教育生态的重要契机,当“双减”这一系统改革改变了育人导向、改变了育人方式、整合了育人资源,恰恰回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双减”让我们找到了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创新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这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教育生态新构想。

1.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倡导创新人才培养,链接国家命运与民心所向的同频共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显然是时代的需要、民族的需要,这与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民心声其实不谋而合,关键在于对人才“不拘一格”的认识与评价,让创新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势能,鼓励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当人民群众认识到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在各个领域都能诞生,创新的方法也各式各样,只要是创新,都将被认可与鼓励,当大家都将创新作为新时代“人才”的核心要素,国家与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就能同频共振。

黄浦区2019年召开教育大会,确定以推进创新教育整体带动黄浦教育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深刻诠释教育发展价值追求,扎实推进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在全市率先发布《黄浦区推进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成立了“黄浦创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教育教学全要素、各学段全过程的创新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系统集成。

2.深化育人方式变革,聚焦创新素养培育,链接不同学段同向而行

高质量的教育生态构建目标应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如何各自完成独特的育人功能,同时又更好实现三者之间的衔接和融合,需要立足每位学生完整的学习经历,围绕共同的育人目标实现紧密对接、螺旋上升。

创新素养的培育不是高等教育的专属,更不是精英教育的专利,基础教育恰恰要努力成为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培养皿。黄浦区提出了打造“学段衔接,协同融合”的创新教育培育脉络,让创新教育贯穿于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学前教育重在游戏中探究,激发好奇心;义务教育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重质疑解疑;高中教育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为突破,重思维品质,职业教育以产教结合为主要趋势鼓励创新创业。

围绕培养目标,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处理好学期、学年、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幼儿园以“童趣、童真”为基础,小学中低年级以“动手、动脑”为基础,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以“创意、创作”为基础,高中以“研究、创造”为基础,职业教育以“创业、实训”为基础,真正让不同学段基于学生发展规律、围绕创新素养培养实现了同向而行。

3.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丰富创新实践资源,链接社会多方同心聚力

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还要凝聚家长,更要影响社会。学校、家庭、社会对教育的理解要与时俱进、齐头并进。有效推进“双减”落地的关键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合力扭转错误的教育价值导向,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取得掷地有声的实效。如果说,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导性力量,那么家庭教育理应成为基础性力量,社会教育则是支持性力量,只有三股力量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画出同心圆、增强凝聚力,才是高质量的教育生态。

基于此,黄浦教育充分凝聚“双减”带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合力,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给予学生创新实践整体性环境支持。一方面借助各类媒体加大对创新教育工作的宣传,促进创新素养教育扎根校园,深入人心。特别注重加强家校互动,及时收集积累适合家长参阅的创新素养教育材料、案例等,依托“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公益课堂等形式开展家长培训,把创新素养教育的相关理念、内容、目标及学校开展的创新素养教育导向传递给家长,通过家校互动,切实转变家长的成才观,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家校共育的创新素养教育体系。

在社会资源整合上,由教育、科创、文化、科委、科协、共青团等部门和机构共同参与,构建区域创新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充分发挥区域内科学文化场馆、图书馆、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部门和机构在推进创新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推进创新教育的良好局面。建立创新教育专家资源库,将全国、全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教授、教育管理者、教研人员、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等专家学者纳入专家资源库,参与对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新教育情况的专项指导,跟踪服务。

“双减”奏响了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强音,作为教育改革,必须坚守“以人为本”,通过教育使人成为彰显和谐性、独特性与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系统治理”,从体制改革、课程改进、方法改良、环境改善等方面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作为教育改革,必须坚定“育人方向”,重塑教育生态,赋能人类重新构想新的共同未来。这场改革,虽任重道远,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期待每一个孩子都将脸上带笑,眼里有光,心里筑梦。

(本文转载于“教育家观察”)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