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津梁】邓敏┃治事明理的荀淑及其家族——《世说新语》人物故事四

2023/9/4 10:37:41  阅读:35 发布者:

【作者简介】

邓敏,江苏省盐城市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多次成为中、高考“优秀阅卷员”,盐城市中考语文阅卷组组长,论文曾获省“师陶杯”一等奖,写作论文100多篇,在各大专业刊物和电子传媒上发表,指导学生在《作文成功之路》《作文通讯》等杂志上发表或者获奖近百篇作文。近10年致力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项目活动,每年开设一部经典名著的课程,并于暑期深入大山边陲乡村学校进行支教,她的先进事迹被《盐城晚报》《盐阜大众报》《扬子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及网络传媒报道,反响热烈。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主要生活在汉和帝到桓帝时期。《三国演义》中未提及他,但三国故事起因的党争及反对宦官的士大夫阶层倒是与荀淑有着一定渊源,他们大多是荀淑的崇拜者。

荀淑勤奋好学,品行高洁,在治学上气度恢弘,不死抠书本、寻章摘句,与那些思想僵化的俗儒自是不同。他被郡中明理贤士尊称为“神君”。他敢于反抗权恶势力,讥讽指责皇亲贵戚,虽遭大将军梁翼打压外放,却在任上清正廉明,明练事理,深受地方吏民的爱戴。他在知识界和政界享有盛望,前面讲过的与外戚窦武合谋铲除宦官集团失败殒身的陈蕃和第二次党锢之祸自首拷打致死的李膺等人都极其崇敬荀淑的人品和学识,自然他们的思想多多少少会受到荀淑的影响。《世说新语·德行》第五篇评说荀淑“清识难尚”,称他见识高明,人们很难超越。

荀淑是荀子的第十一世孙,也是将荀氏家族带入兴旺之途的人。这其中一方面与他的为人处世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的教子有方。

荀淑为人谦和,能礼贤下士。他曾在去慎阳途中遇到时年十四岁的黄宪。黄宪虽年幼且未发达,但他谈吐不凡令荀淑赞赏有加。荀淑甚至对小小年纪的黄宪说:“子,吾之师表也。”可见他完全没有架子,不囿于长幼的陈规陋习,愿意以有见识学问的年轻人为师,对人才是相当地尊敬。

《世说新语·德行》第六篇还记载了一则荀淑以礼待人的故事。荀淑的好友陈寔家贫无仆役,陈寔来拜访荀淑时,让大儿子陈纪驾车,次子陈谌持杖跟在后面,孙子陈群跟爷爷一同坐在车中。荀淑家因为其持家有方,家业兴旺,慢慢成了乡里的富豪大族。但荀淑日子过宽裕了,不忘接济身边亲朋老友。陈蕃一家来访,他并未摆排场让对方难堪,而是让儿子荀靖应门,荀爽行酒,其余六子掌菜,孙子荀彧坐在他膝前。两家人相聚会谈,真是其乐融融。

荀淑的八个孩子长期受父亲待人交友、学问之道的耳濡目染,也是个个聪慧过人,名噪天下,时有“八龙”之说。“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慈明就是荀爽。《三国演义》中他是被董卓以九十三天火箭式提拔的官员,又是在董卓挟天子迁都时拦路反对的朝臣,还是与司徒王允一同密谋除董卓的司空,可惜事未发先病死了。《世说新语·言语》第七篇讲到他内不避亲的故事,也可看出他继承父亲明达事理、磊落坦荡的性格特点。

《世说新语》中提到的叔慈是荀淑的另一个儿子荀靖。他德行高尚,终身不仕,五十岁就去世了,人称“玄行先生”。

孙子辈最出名的就要数曹操身边赫赫有名的谋臣——荀彧了。此人有“王佐之才”,他早就看出颍川会遭兵家之争,于是带领族人和信任自己的乡人前往冀州避难。先是投靠袁绍,说服冀州牧韩馥让袁绍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冀州,袁绍待他为座上宾。但荀彧看出袁绍胸无大志,不是匡扶汉室之人,于是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毅然决然地离开袁绍集团,选择了当时根基尚未稳固的曹操,从此成为曹氏阵营坚强的后盾和举足轻重的人物。曹操在阵前攻城略地,他在后方提供鼎力支持。他还给曹操推荐了许多颍川豪杰,像荀攸、戏志才、郭嘉、钟繇这些谋士奇才都是荀彧通过自己的关系介绍给曹操的,包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重大决策实质上也是荀彧向曹操建议的。

但荀彧一直遵从汉室,反对曹操加九锡称魏王,与曹操在大政方针上出现不合。曹操派人给荀彧送上空食盒,荀彧知道曹操的心狠手辣,最终忧愤而死。

荀淑的曾孙中官职最大的是荀顗,他一直活到晋武帝司马炎执政时期,官居司徒、太尉,后又代理太子太傅。在《三国演义》中,他是给晋文帝司马昭建言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的官员。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和积累,颍川荀氏已成为魏晋时期的豪门大族,即使是当时最有名望的王、谢两族对其也要谦恭有加。

人才辈出、又与皇亲贵戚联姻的荀氏一族到荀顗时气焰达到了顶点,但也慢慢由盛转衰。荀顗不似祖辈、父辈那般铮铮铁骨,坚守节气。他为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卖力,又与贾充一起推举智商不够的司马衷为太子,为了让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做太子妃,还昧心称贾南风“姿德淑茂”,受到时人的讽刺。后来就是这个惹是生非的贾南风——傻皇帝晋惠帝的皇后,引来了西晋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荀氏失去中原根基,与晋室一同南渡,逐渐走上了衰落之路。

到隋初,兴衰四百年的颍川荀氏已彻底退出高门大族的行列,变得寂寂无闻了。从治事明理、为世人敬重的长者荀淑到隐身修学、守德不仕的荀靖,到耽道乐古、志行高洁的荀爽,到深谋远虑、正直清高的荀彧,颍川荀氏曾以德行名扬天下,但不到百年,他们重视道德的家风却逐渐流失,出现了荀顗这样不顾廉耻、谋权夺利的败类。到南朝时期,这个豪门望族、这个屹立三朝的荀氏家族、这个曾以极高文学造诣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因朝代更迭、子嗣微薄而推出了历史的舞台。

附:

《世说新语》“德行5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译文】

李膺曾经赞叹荀淑和钟皓说:“荀君那种高明的见识很难被超越,钟君那种美好的德行则值得大家学习。”

《世说新语》“德行6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译文】

太丘县长陈寔去拜访朗陵侯相荀淑,因为安贫乐道生活节俭,他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陈纪驾车送他,让第四子陈谌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陈群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荀靖迎接客人,让荀爽斟酒,其他六个儿子上菜。孙子荀彧年纪尚小,就坐在了荀淑膝上。当时太史观天象后,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

《世说新语》“品藻6

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顗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方王戎,裴邈方王玄。

【译文】

正始年间,知名人士品鉴名士互相比较时,会拿荀氏家族中的五位和陈氏家族中的五位对比:荀淑比陈寔,荀靖比陈谌,荀爽比陈纪,荀彧比陈群,荀顗比陈泰。又拿裴氏家族中的八位和王氏家族中的八位对比:裴徽比王祥,裴楷比王衍,裴康比王绥,裴绰比王澄,裴瓒比王敦,裴遐比王导,裴比王戎,裴邈比王玄。

《世说新语》“言语7

荀慈明与汝南袁阆相见,问颍川人士,慈明先及诸兄。阆笑曰:“士但可因亲旧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难,依据者何经?”阆曰:“方问国士,而及诸兄,是以尤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公旦《文王》之诗,不论尧、舜之德而颂文、武者,亲亲之义也。《春秋》之义,内其国而外诸夏。且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不为悖德乎?”

【译文】

荀爽和汝南郡的袁阆见面时,袁阆问颍川郡的人才有哪些,荀爽先提到了自己的几位兄长。袁阆讥笑他说:“所谓人才难道就是靠亲人故旧来成名的吗?”荀爽说:“您是依据什么原则来责备我的呢?”袁阆说:“刚才我问的是国家的大才子,你说的却是你的几位兄长,所以我才会责备你啊!”荀爽说:“过去祁奚举荐人才,对内不忽略自己的儿子,对外不忽略自己的仇人,大家认为这是最大公无私的。周公旦作《文王》之诗时,不去谈论尧帝、舜帝的功德,而去歌颂周文王、周武王,是符合爱自己的亲人这个大义的。史书《春秋》的原则是,把本国看成是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外人的。再说了,不爱自己的亲人而爱别人,岂不是违反了道德准则吗?”

转自:“咱们的语文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