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理解情境创设与任务设计的本质追求

2023/8/17 14:10:06  阅读:60 发布者:

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部分,针对课程结构明确提出了“构建学习任务群”,针对课程实施明确指出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学习方式变革”的显性表现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运用,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就是凸显“学为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携手合作着学,学的明白,学的深入。那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学”?这种旗帜鲜明的强调又将“教”放在怎样的位置上?

随着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课程的目标追求正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呼应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代背景下,只有拥有强大学习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和未来的挑战,积极实现人生价值。这就为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以往以知识和技能学习作为目标终点的课程实施定位,需要怎样的突破?以教为重心的课程实践惯性,需要怎样的反思、转身和变革?

实际上,自从“核心素养”概念被提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就已经成为了热点话题和探索课题,但是在实践层面的强大惯性面前,这样的话题讨论和实践倡导显得苍白无力。一线教师大多依然不肯走出“舒适区”,即使不会一味地“灌输”,摒弃教师把控的师生人际互动肯定是不愿意的。

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证明,学科知识和技能只有在运用体验中被深度理解,才能够真正沉淀为具有强大迁移力和创造力的关键能力。“灌输”或者教师把控的人际关系互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没有真正被用于解决真实问题,就不可能形成对知识和技能的原理性认知,就不可能沉淀为“素养”。

通过课文阅读,让学生找出文本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内容,并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进而布置学生练习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来写景物。这是典型的通过师生人际互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关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知识和技能运用。我们可以很确切地判断,虽然围绕静态和动态描写的认识、欣赏阅读了三四个文本,学生写了一篇习作,但是,单元学习结束后,这些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被遗忘,下次阅读写景文或描写景物,如果不被提醒,学生就不会想起静态和动态描写。

只有当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如何写出景物的不同状态以多角度表现景物特点,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捕捉景物的不同状态撰写文章并制作“电视散文”,才能认识到“动态和静态描写是作者对事物(审美客体)的审美反映,在展现事物特点的同时,以引起读者的审美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认识和理解,不是靠教师讲解达成的,而是通过指向问题解决的实践行动自主体验和建构的。这样,当学生以后阅读写景文或描写景物时,相关的体验就会被激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就会被积极调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必须以真正的理解为基础。大单元教学强调大概念的理解,强调情境任务的设计和运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

是的,从“课程理念”层面提出构建学习任务群,要求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是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需求,是学习方式变革的操作指引。

情境创设和任务设计与运用,到底如何操作,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又分别做出了明确指导。这些指导同样聚焦学生学的逻辑,进一步提醒教师: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内化及至形成具有强大迁移力的概念性理解,靠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互动,靠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在学生完成真实的情境任务过程中切身体验和自主建构。

那么,教师“教”是专业价值,就是为“学”服务,就是为了具体素养目标的落实,精心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评价量规。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