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林江泽 齐腾达︱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境化设计特征及启示

2023/8/16 16:07:19  阅读:34 发布者:

【摘 要】北京卷、浙江卷、新课标卷和新高考卷语文试题在情境化设计方面颇具典型性。本文从语言运用情境的类型、情境材料的类型及情境化程度三方面分析得出,2019~2022年上述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境化设计具有“依托具体化情境”“精选多样化情境”和“设计真实性情境”的特征。针对上述特征,教师应以多样的语言学习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以“学习任务群”为核心的教学;改变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选取习惯,重视对社会生活类材料的阅读指导;转变评价理念,正向作用于教学。

【关键词】高考语文试题,情境化设计,特征,教学启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高考命题应“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1]。这明确了试题情境化设计在语文核心素养评价方面的重要位置。2019年语文高考试题命制首次以《课标》为指导。三年以来,虽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情境特征、类型和结构方面暂缺系统分析。为此,本文以2019~2022年北京卷、浙江卷、新课标卷和新高考卷为研究对象,分析试题情境化设计的特点,兼及反思其对教学的启示。

浙江省高考改革于2014年先行启动,《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强调:考试应“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精心设计试题情境是实现上述考查目标的重要途径。2017年,北京等地成为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地区。《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强调:“立足首都实际。主动适应首都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3]试题情境化设计是近年语文高考寻求改革创新的突破点。[4]因此,北京卷命题实践经验是分析的重要对象。全国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2013年新课标卷分为Ⅰ卷、Ⅱ卷,2016年新增Ⅲ卷。2020年开始,因高考改革,推出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2021年全国卷包括新高考(统考科目)Ⅰ卷、Ⅱ卷和高考甲卷(原新课标Ⅲ卷)、乙卷(原新课标Ⅰ卷)。就使用范围和考生人数而言,新课标全国Ⅰ卷和新高考Ⅰ卷具有压倒性优势,二者试题命制经验具有极强的典型性。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取2019~2021年北京卷、2019~2022年浙江卷、2019~2020年新课标Ⅰ卷、2021~2022年全国乙卷、2020~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为研究对象。

 

一、依托具体化情境,考查语文核心素养

《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5]积累、发展与展现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运用情境”包括语言材料的阅读情境和言语活动的社会情境。“依托具体化情境”,即无论语言材料的阅读情境,还是言语活动的社会情境,都必须摆脱孤立、抽象、概念演绎等特点,保持明确、真实、清晰。总体上,除了浙江卷中的名句默写题型,其余试题都已被纳入语言运用情境之中。

例如,2021年北京卷的30个小题中,有21个题被纳入“语言材料的阅读情境”,9个题被纳入“言语活动的社会情境”。其中,微写作试题呈现鲜明特色。

1)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让人心生遗憾又给人启迪的人物。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谈谈他(或她)为何令你感到遗憾,又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要求:写明作品和人物,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

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班级要开展“缅怀革命先辈、点燃青春激情”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参与策划,你会在活动中设计一个怎样的核心环节?请说说理由。要求:简要说明核心环节的内容,重点陈述理由。不超过150字。

第(1)题创设“语言材料的阅读情境”,与整本书阅读建立起多维联系,激活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鉴赏和多种表达能力,目的明确地创设有关作品内容或人物形象的情境,进而展现对经典作品的理解。第(2)题创设“言语活动的社会情境”,学生作答必须基于自己特定主题生活的经历与体验。

依托具体语言运用情境命制试题,是对学生语文学习实践性认识的深化,充分把握了学生基础知识运用、思维发展、情感体验的统整性。《课标》所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6]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习的统整性为基础,多方位综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精选多样化情境,反映真实语文学习

试题情境化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7]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报告曾指出,情境的区别表现在问题对学生生活影响的直接程度上,由此学生感知到的问题、激发的动机、采取的认知方式迥然不同。[8]《课标》把情境分为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结合试题分析并借鉴已有研究,三类情境可具体化为社会生活类、文艺作品类、学科本体类情境材料。[9]具体说明如下:

社会生活类: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活动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文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达方式等,包括社会资源(如网络、电视、杂志等)和生活素材(如书信、对话等)。

文艺作品类: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包括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词等)和艺术作品(如绘画等)。

学科本体类: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包括人文学科的研究材料(如关于文学、语言学等的研究材料)、文言文材料(如课外文言散文、课内必背古诗词等),以及与语文学习相关的材料。

据此对研究对象的情境类型进行归类统计与分析(见表1),结果如下:

不管社会生活类、文艺作品类还是学科本体类情境材料,浙江卷、新课标卷中的各类材料占比近年均较为稳定。就社会生活类情境材料占比而言,北京卷与浙江卷、新课标Ⅰ卷、新高考卷总体保持一致;新课标Ⅰ卷和新高考卷总体比浙江卷高10%。就文艺作品类情境材料占比而言,北京卷2020年大幅回落,浙江卷2022年小幅上升;除去上述变动年份,北京卷整体比浙江卷、新课标Ⅰ卷、新高考卷高。就学科本体类情境材料占比而言,浙江卷2022年小幅回落,新课标卷2022年小幅上升,占比升至第一位,北京卷和新高考卷稳定性较强;除去上述变动年份,浙江卷比其他三类试卷高约10%,但于2022年回落至与其他试卷持平状态。具体来看,14套试卷所提供的材料涉及生态学、生物学、计算科学、社会学、文学等多重学科领域。这说明,语文课程的外延已经扩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场域,语文课程的学习已经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面对试卷情境材料类型的多样化,教师应具备更加宽广的语文课程观,积极拓展阅读内容和阅读空间,设计“多来源文本”阅读的教学。

北京卷2019年偏重选择文艺作品类情境材料,占比达到51.8%,社会生活类情境材料占比为32.7%;2020年情境材料选择变化较大,偏重社会生活类,占比达到65%,而文艺作品类材料占比大幅减少,仅为20%;2021年仍偏重选择社会生活类情境材料,但占比有所回落,为60%,文艺作品类情境材料占比小幅回升,为26%。经过两年命题探索和调整,北京卷情境材料选择趋向稳定。社会生活类情境材料因为更加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在考查学生真实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优势明显,因而获得命题人的青睐,在四类试卷中占比最大。

14套试卷在试题情境材料类型上的分配,对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据统计,人教版教材课文内容中,文学作品占比超过50%。[10]受此影响,教师将大部分教学时间分配给文学阅读教学。而以北京卷、浙江卷为代表的地方卷和以新课标卷、新高考卷为代表的全国卷中,社会生活类情境材料占比均超过50%,部分试卷甚至高达60%。可见,教师需要改变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选取习惯,重视对社会生活类材料的阅读指导,加强对不同学科中不同阅读材料内容及特点的关注,使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特点更加契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学科素养,进一步深化对材料特点、教学价值的认识与发掘。以典型论述文《拿来主义》为例,当时发生的事件、讨论的话题(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写作目的(批判当时的所谓文化行为、态度)、写给谁看等在场语境,都与文章内容有直接关系。然而,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经常把现场语境背景化,脱离具体文章作空泛的概述,无法把学生带入与作者文本对话的语境。[11]其根源在于教师无法准确认识并把握不同文本类型的特点,盲目迁移文学阅读教学经验,出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错位。因而,教师应不断深化对学科本体内容的认识,避免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所选教学材料特点之间的不契合。

 

三、设计真实性情境,指向语文实践应用

“情境”和“任务”是试题情境化设计的基本要素。“语言运用情境”既可以是语言材料的阅读情境,又可以是言语活动的社会情境。在高考试题中,阅读情境是学生理解、鉴赏、评价语言的主要依托,社会情境是学生运用语言的主要支撑。情境化程度越高,试题情境的真实性越强。[12]基于情境和任务的不同组合,试题可分为三种类型:分离型,指学生作答不依赖阅读材料的试题;组合型,指学生作答是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展开补充阐释的试题;融合型,指学生作答是在阅读材料提供的条件中对阅读材料、已有知识、学科思维方式展开综合运用的试题。[13]基于以上分类,对四类试卷中各类型试题分值占比的情况作了统计(见表2)。

就试题设计旨趣而言,命题者追求“评价即学习”[14]的理念,将评价方式与学习方式紧密关联。情境与任务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唤醒、迁移,使得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评价成为可能。总体上,北京卷、新高考卷中的分离型试题分值占比较低,融合型试题分值占比相对较高,体现了上述试题命制理念。

首先,分离型试题在四类试卷中占比均较低。具体而言,北京卷分离型试题占比最低,所选其余试卷分离型试题占比由低到高依次为:新高考卷、新课标卷、浙江卷。其中,2019年浙江卷分离型试题占比接近20%,但2022年显著降低。分离型试题缺少情境材料,或者情境材料无法对学生作答提供积极引导,不符合学生学习与思维发展规律。例如,2020年浙江卷名句名篇默写题:“(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题目虽然为学生作答创设了一定的学科认知情境,但是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所设情境仅仅起到提示的作用,学生即使不理解前后语意内容,只要能够熟练背诵相关文本,依然能够顺利作答。为此,语文教学应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只注重知识单向传授的教学惯性,为学生学习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注重对学生直接经验的唤醒,加大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度,重视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和鲜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提升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必由之路。

其次,组合型试题在四类试卷中均占相当大的比重。此类题型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意义的能力,与注重文本理解的单篇讲授的教学方式相一致。例如,2019年北京卷第20题:“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由题干可知,本题由阅读情境和文本理解性问题组成,学生作答的过程主要是“对象化”过程,即学生阅读的主要目标是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组合型试题体现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特点和规律,但在试题命制和试题本身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基于海量刷题经验,基本形成一系列针对组合型试题的套路化解答经验,使得试题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逐渐失去应有价值。因此,命题者应进一步提升材料与任务的融合度,使组合型试题不断向融合型试题靠拢;教师应改变功利化的经验分析式试题研究习惯,认识到评价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且进一步提升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形成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理论的研究范式。

最后,融合型试题在四类试卷的占比横向差异较大,北京卷占比遥遥领先,达到60%以上;浙江卷与新课标卷占比在39~48%之间;新高考卷占比介于北京卷和浙江卷、新课标卷之间。从近几年的纵向情况来看,北京卷占比趋于稳定,新高考卷略有波动。北京卷融合型试题在“名句默写”“微写作”“作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等板块中均有体现。其在文本情境基础上,鼓励学生融合自身经历与感悟,进行个性化的创意表达,试题融合度较高。浙江卷、全国卷融合型试题仅在“作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基础知识运用”等少数板块中尝试,且多为“评价鉴赏”,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创意表达的推动,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融合型试题提供的是阅读情境、社会情境和学科实践活动,重点在于通过任务的实践性特点,综合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迁移运用等能力。以2019年北京卷第21题为例,该题以《北京的“大”与“深”》为阅读情境,要求学生立足生活作答,充分体现了从阅读与评价中学习的理念。学生作答需要借助材料所展现的“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认识与思考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通过特定的感知方式,学生在结合生活个性化表达的同时,需要与文本情境保持密切的联系。再如2020年北京卷名句默写题:“(3)小张最近天天加班,早起晚睡。她借用《诗经》中的名句来调侃这种生活状态:‘      ,      。’(4)在学校运动会上,你的同学竭尽全力却未能夺得冠军,他深感遗憾。你用王安石的话‘      ,      。’来安慰他。”这两道题创设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将名句默写任务与所创设情境紧密融合,学生只有将已有语言积累的运用与情境紧密结合,才能指向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最终完成。

综上所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确定评价内容和方式至关重要。只有着眼于情境与任务的关系厘清情境化试题的类型,才能创设真实性情境,指向语文实践应用,设计出反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积极意义的评价工具。

高考情境化试题的设计,核心目的是使学生把在学习任务群统摄下所内化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外化。以学习任务群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与以情境任务为载体的试题设计,从教学和评价两个层面构成良性的互动。而在碎片化的单篇讲授式教学中,学生没有参与典型的语言实践活动,无法从中获得典型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且深入的试题研究指导下,创设真实性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实现多维学习能力的融合与提升,助力学生具备解答高考中分值比重不断上升的融合型试题的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91.

2]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EB/OL. 2014-09-19. https://www.zj.gov.cn/art/2014/9/22/art_1229019364_54933.html.

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831.

4][7][12]张开. 情境化试题设计在高考语文中的使用[J. 语文建设,20188.

6]蔡可.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J. 语文学习,20181.

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面向明日世界的学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3报告[M.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海研究中心,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323.

9]林江泽,王思方,钱荃. 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基于情境认知的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209.

10]王荣生. 散文教学教什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16.

11]胡勤. 论述文教学的语境选择[J. 课程·教材·教法,201710.

13]林江泽. 20197套高考语文卷情境化试题设计的特点及启示[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202.

14]李倩. 教育评价理念的转型:从被测试者到学习者——基于对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166.

(林江泽: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齐腾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211(上半月)]

转自:“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